分卷閱讀292
視線,腦袋有些鈍鈍的痛,分不清是自己的血,還是敵人的血。賀湛用不拿劍的手抹了一把眼睛,想要將黏膩的液體抹去,但胳膊隨即傳來一陣疼痛,差點讓他握不住手中的劍,他反應極快,看也未朝來處看上一眼,劍鋒已然揮去,伴隨著敵人慘叫,他又迎向下一名敵人。原本他們與突厥人,算是勢均力敵,哪怕稍有弱勢,也不會遜色多少。但是江副將這支兵馬加入之后,與突厥人形成合圍之勢,形勢頓時發生逆轉,賀湛哪怕想要讓人撤退,也因為退路被堵住而進退不得。進退不得,只能一戰!敵人仿佛鋪天蓋地,殺也殺不盡,他的手臂已經麻木,可還得不停地揮起,斬下,刺入,掃過。對方的甲胄一次又一次磨損了劍鋒,以致于這把好劍都有些卷刃了,敵人卻依舊如山如海。一絲疲憊從賀湛心底悄然涌上來,隨即又被他強壓下去。他知道自己不能萌生哪怕是一點這樣的念頭。然而他手下的士兵們,并非個個都像他一樣意志堅定如鐵,早在同為朝廷兵馬的穰城士兵朝他們揮刀相向的那一刻,眾人心中的士氣就受到了動搖。連朝廷都對自己人下手,我們還有打突厥人的必要嗎?為何我們在這里出生入死,他們卻公然與突厥人勾結?許許多多的人帶著疑問與困惑死去,眼睛正正望著陰沉的天空,至死都未合上。然而踏著他們的尸體與血河,戰爭與殺戮依舊在進行。不知過了多久。賀湛覺得自己的身體已經到達一個極限。他知道自己也快要撐不下去了。難道自己所努力的這一切,最終依舊是沒有意義的?他忽然想起太子,想起死在伏念刀下的二哥,不知道他們臨死前,又抱著什么樣的心情。然后他就看見了一面旗幟。一面迎風招展,獵獵飄揚的旗幟。上面寫了一個“安”字。第158章賀融能及時趕來,其實也是因緣際會。他與蕭重帶兵南下,蕭重否決了直接收復長安的說法,而是提出繞道蘭州,循漢水南下,先到襄州整合兵馬,再北上商州,從商州入長安。這樣的路線看上去雖然繞了一大圈,但實際上襄州與商州都有朝廷兵馬在,他們可以順道再收編一些兵馬,先前賀秀解散的那兩萬兵馬,聽說也有不少后來離開京城,逃亡商州,都編入商州刺史謝石手下。再者謝石為人剛正,當年與賀融也有過幾面之緣,有他在,賀融也可安心將后方托付。誰知他們一行到襄州時,李寬等人前腳剛走,留下一個亂哄哄如爛攤子的襄州,突厥人即將來襲的消息傳得滿天飛,據說襄州刺史原也想跟著李寬他們一道走,卻被李寬拒絕,強令他留下,結果對方生怕像紀王那樣被突厥人高懸頭顱于城門,后腳就喬裝改扮帶著寵妾偷偷逃走,連刺史都不想當了。自突厥人入關之后,戰火忽起,音信不通,尋常一封書信,由南往北需要十天半個月,到了如今,恐怕一個月也未必能送達。先前賀融等人身處甘州,對中原的情形還不甚了解,如今一路走來,方才發現人心已經混亂到了何種情形。但這種混亂并非不可收拾,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朝廷連吃敗仗,加上許多人被突厥人嚇破了膽子,直接不戰而降,望風而逃,尤其像襄州刺史這等官吏,拍拍屁股一走,效果極其嚴重,上行下效,其他人還以為突厥人像風一樣,立馬就能到,越發惶惶不可終日,平日因有官兵管轄而不敢造次的地痞無賴也趁機出來禍亂他人,商鋪倒閉,民戶關門,市集蕭條,百姓慌亂。這便是賀融所看到的襄州。他在襄州停留了五日,主要是為了安定人心,收拾殘局。襄州刺史既然不告而逃,再回來自然也無官可做,賀融就提拔了襄州的長史充任刺史,這種任命本應由朝廷決定,但如今政令有些混亂,南北局勢不明朗,李寬雖然扶持幼帝登基,也已昭告天下,實際上賀融與賀湛等人,都很有默契地假作不知,甚至裝作從未收到過圣旨,連李寬派去宣召的人,也都被他們扣押軟禁起來,日后對方若追究,直接二一推作五,推到突厥人頭上就是。其實不僅是他們,就連許多地方官員,其實也并不信服新帝的存在,一來先帝死因未明,疑點重重,二來局勢混亂,政令不通,三來若論嫡論長論正統性,既有安王興王等人,又有皇長孫在,怎么都輪不到李氏之子。許多人明面上遵從詔令,實際上卻還在觀望,希望等局勢穩定下來,再選擇站隊。也有些人,直接就豎起義軍旗幟,立國稱王。但這樣的人畢竟少數,想要造反也得有足夠的膽量,天下雖亂,但這亂局主要因為突厥人入侵,純屬人禍。這兩年還算風調雨順,各地并未出現嚴重天災,當年季凌與賀融前往洛陽治河的效果如今終于體現出來了,去年黃河泛濫,竟也沒有沖垮堤壩,兩岸百姓無須遷徙,更無大面積的人員傷亡,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說回襄州這個爛攤子,安王既在,又有兵馬,一切自然聽從安王指使,襄州長史臨危受命,從佐官升至地方首長,正巴不得使出渾身解數立功,好讓自己這個刺史當得更加安穩,對賀融必然也言聽計從。因此在初步穩定襄州,確定李寬短期內不可能再殺個回馬槍之后,聽說突厥人已經離開長安,賀融與蕭重就帶人北上,結果剛到半路,就收到商州謝石來信,說突厥人與商州擦肩而過,賀融他們又從地圖上揣測出突厥人最有可能走的路,準備迎面攔截,打一場硬仗。他手下這些士兵,有很大一部分是當初在甘州之圍中打了勝仗了,再那之后一直沒有機會立戰功,隨著賀融修改戰時犒賞,他們眼睜睜看著同袍不斷立功得田封爵,心中那份歆羨眼紅可想而知,如今聽見打突厥人,反倒比其他人少了幾分膽怯,多了幾分躍躍欲試。他們趕過去的時候,鄧州城外的局面已經如火如荼。在伏念與李寬人馬的雙面夾擊下,賀湛的形勢一度急轉直下,然而安王旗幟一出現在戰場上,局勢再一次發生逆轉,江副將大吃一驚,還以為是賀湛與賀融早就知道他會在此伏擊,特地約好了唱雙簧的,一想到陰謀敗露,不由手腳慌亂,頓時不淡定了。蕭重是蕭氏急先鋒,北方悍將,眾人只聞其名,卻很少與他打仗,他帶著士兵沖入戰場,猶如猛龍過江,瞬間打破了戰場格局,許多人猝不及防,直接被掀翻下馬,步兵躲閃不及,而被踩踏于馬蹄之下,賀湛正與江副將廝殺,冷不防背后長刀當頭砍來,眼看躲閃不及,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