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
消息了,他年近不惑,身子骨早已不硬朗了,只盼著早日解決那樁懸而未定的故事,告老還鄉,頤養天年。何況祉國的天氣寒冷,哪怕是三月份了,地上還有一層化不開的積雪。天寒地凍的,誰愿意為了一個素有積怨,風評又不好的官員,拿著自己的身體冒險呢?單巖領命后,正欲向木堯的臥室走去,卻突然看到了同伴白航喜笑顏開的臉。白航揮舞著一堆泛黃的白紙,高聲喊道:“大,大人,我,我找到線索了?!?/br>“什么,在哪找到的?”張擇瑞大驚失色,一滴冷汗從額頭上滑落,混入塵土中,又很快凝結成了冰。白航不明所以,還在為自己找到了重大線索,而沾沾自喜。白航道:“從臥室的暗格中找到的?!?/br>本來,白航尋遍了整個臥室都一無所獲,而又聽到了單巖匯報的聲音,就正欲放棄時,卻瞥到了臥室的樺木書架,猛然想起自己曾在宮中偶然聽到的對話:“如果讓您自己挑選的話,您會選擇哪里作為自己藏匿秘密的地方呢?”“最危險的地方自然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自己想藏的秘密還是放在自己抬眼,便可望見的地方最為安心?!?/br>一個人從陰影處走出,朝白航微微一笑,又向著華清宮走去。白航沒記住他的臉,卻將他的話下意識的記在心中。沒想到,今天就竟然是在這里派上用場了。白航伸出手,一連抽出了書架上的所有的書,沒有反應。他又仔細的翻看了所有的書,其中就只有滿頁的“之乎者也”,看得他頭昏腦漲,急忙合上了書。就是有一點奇怪,這里的書都是同一本書,倒像是故意布置成這樣的。白航來不及在意,就一個個隨機的塞回去,在折騰了一炷香時間之后。在白航將一本塞回了書柜時,墻上的一個暗格猛然彈出。白航打開了柜子,就在其中發現了那疊紙。他沒敢私自打開看,就急忙出來匯報。作者有話要說: 嗯,接下來的幾章,都不會有太子殿下出場的機會了,就這樣愉快地決定了。你們真的可以猜猜,到底發生了什么,以及那些紙上到底寫了什么。哦,還有,差不多快放假了,提前預祝你們考的都會,蒙的都對。最后的廢話:之后放假,就會倆天一更了。☆、荊條(貳)張擇瑞面色凝重的翻看著手中,白航找到的一疊信紙,上面僅僅有著一些蠅頭小字的批注,字跡十分潦草,像是被人極為匆忙記下的,或者說是不想讓人認出他的筆跡。翻到其中一頁時,張擇瑞突然倒抽了一口涼氣,右手顫顫巍巍的撫上了那一行字跡:豐生甲子元年,八月初七,蒙古騎兵,糧草萬擔,共計白銀四萬九仟兩。豐生甲子元年八月初七那天,是他一輩子也不敢遺忘的日子:那一年,恰好是西北蠻夷侵犯祉國邊境,聯合蒙古騎兵,與祉國將領士兵在西北荒漠短刃相接。這同樣也是他窮困潦倒的開始,令他后悔了一輩子,也記了那個人一輩子。祉國一向是糧食短缺的大國,每年一入冬??倳蝠嚮亩I死幾十萬人。祉國人口眾多,是一個泱泱大國,但全國上下,可供人耕種的土地僅有二億九十萬七千八百多畝。而其記載在冊的人口就有四億人,相當于蒙古族的百倍。甚至沒包括那些黑戶與孤兒,足以令人發愁。再加上祉國時不時地發生雪災,山洪,凌汛等天災人禍。還未入秋,農民就顆粒無收,再沒有糧食過冬,也是時常有的事。官吏腐敗嚴重,下發的糧食到不了百姓手上也是習以為常的事了。而那年八月初七,是一個張擇瑞永遠沒有逃出去的噩夢——七月廿十五,張擇瑞正好隨鎮西將軍,嚴辭前往西北邊境視察戰況,慰勞軍隊。當時,西北的戰事順利,即將以祉國的勝利而宣告結束。蒙古兵已經彈盡糧絕,而西北蠻夷拋棄了他的盟友,早已向朝廷遞上了降書,聲稱,愿以西北的四座主要城池換取與祉國和平建交的機會。張擇瑞是與嚴辭一同作為欽差大臣,準備耀武揚威地前往西北談判議和。說是議和,本質上也就是接受他國代表的賠禮,外加被人盛宴款待一番的。他們同樣也背負著另一項任務,就是勸告蒙古軍隊不要再負隅頑抗,趁早投降的。當時他與嚴辭走在西北的茫茫戈壁大漠中。張擇瑞當時三十有二,雖是人至壯年,本該是精力旺盛的年紀,但他卻因體弱多病,又不適應大漠變幻莫測的天氣,才走到一半的路程,就染上了熱疾,只好病殃殃的坐在轎子中。而嚴辭將軍與他年紀相仿,正是建功立業的年紀。他倒也不負重望,年紀輕輕,就憑借著赫赫戰功,穩坐了鎮西將軍之位。他自幼習武,身強體壯,武藝高強,自是不曾感染上這些頑疾。至今,張擇瑞仍在內疚:若是他不曾如此無用,他們可能不是現在這般頹廢的樣子了。張擇瑞至今仍對那幾日發生的事歷歷在目,至今仍記得鎮西將軍雄姿英發地端坐在大宛馬上,一聲不吭,埋頭趕路,年輕的臉上滿是堅毅刻下的線條,精神奕奕。他們這次出行十分隱秘,使團的規模,陣仗皆不是十分隆重,甚至簡陋得如同出行逃難的平民,或是一隊普通的商隊。這同樣也是他們此行用的身份。本該是萬無一失,根本不會引起他人的懷疑的一次出行。使團的人皆是由朝廷命官親自挑選的,——其中就包括了了木堯,——號稱絕對真實可信。一路上的吃食,住宿皆是從簡,但他與這位自小錦衣玉食的鎮西將軍皆不曾抱怨,甚至是心甘情愿。當然了,這一切也都是出于安全的考慮。西北邊境近年來,并不太平,賊匪橫行鄉里,四處敲詐滋事,挑起事端。邊城內,四處充斥著不安與貧窮。邊城的每一位住民皆是衣衫襤褸,瘦的就像只剩一層皮包著瘦弱的骨似的。城中只有沉默以及隨處可見的尸骨。對了,還有黃沙,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黃沙。他們投宿在一家靠近大漠的客棧中。人生地不熟的,他們也不敢住驛站。畢竟客棧是人多耳雜,聊勝于無,也無法引起他人多大的關注度。張擇瑞坐在椅子上,與客棧老板套近乎,借機了解最近的戰況。客棧老板一聽他們要穿越大漠,就嚇破了膽,急忙警告他們:“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