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
大多數年輕人是帶一個漂亮的女伴或者俊俏的男伴。就比如陳家的陳天秋,他帶了個以清純著稱的娛樂圈小花,最近拍了一部現代校園劇熱度不錯,網絡上提名最美?;?,經??吹剿星叭?。紀文修在花園里坐了沒多久,這小花就如蝴蝶一般循香而來,施施然坐在紀文修身邊,美目流轉,語笑嫣然向紀文修搭訕:“您是紀先生吧?我常聽天秋提起您?!?/br>尋常人被這等美女搭訕,就算不至于臉紅耳赤,也多少會配合一二,讓談話繼續下去,紀文修卻是冷冷的,一雙眼睛亮如秋水,宅邸內的燈光映在瞳仁里,仿佛一汪冷冷的清泉。小花見他居然不理不睬,簡直傲慢至極,哪里受到過這等怠慢。但是她早就留心到江臨諸子之首的紀氏,這次偶然聽陳天秋說紀文修會來酒會,簡直大喜過望,下定決心這次就算勾搭不上紀文修,也要給他留個好印象,怎么可能因為紀文修一張冷臉就退卻。她笑了笑:“您就不好奇天秋對我說過什么?”紀文修長腿交疊在一起,換了個舒服點的姿勢,睨著她,問道:“說了什么?”見他終于搭腔,小花喜出望外,柔聲道:“他給我說了那個江臨紀退淇山姬的故事!”這江臨以南一帶的豪門世家,不知是誰封了個雅稱,叫做江臨諸子。誠如社會分有等級,金字塔的頂端再劃分階層,就不是看家里有多少財力,而是看傳承看家室看人脈。普通人展望未來,有錢人則鐘愛過去,越是家里曾經輝煌過的,就越是抱殘守缺,喜歡把祖輩的事跡拿出來翻曬點檢,漸漸便有了以家族歷史傳承定高下的風氣。紀家祖上就是詩禮傳家的高門大戶,人丁興旺,生機磅礴,就算遭逢數次改朝換代,家族中也總有旁支斜脈得以保存,把財產一代一代積累了下來。所以紀家尋根問祖,乃是顯貴出身,與僅僅靠三兩代或者是白手起家積累家業者有天淵之別。紀家人都不工作,財產交給專業的信托團隊打理,每天只需要想想怎么花錢就行。家里人也不許經商,嫌棄商人有銅臭味。像莫飛爸爸莫振生這種事業有成名聲顯赫的金融家,要登紀家家門拜訪都得提前三天沐浴齋戒。至于那些白手起家的,別管挖不挖煤,戴不戴大金鏈子,通通都算暴發戶,不入流。自人類在地球上誕生起,便愛結成團體,以抵御野獸災禍。這些豪門也愛抱成一團,互相幫助,彼此扶持。因紀家人脈聲望都更勝一籌,這些豪門便私底下奉紀家為先首。這是世家之間的潛規則,尊敬紀家,有事時紀家出面,讓其他紀家一起幫忙。當然,紀家也有紀家的原則和規矩,不可能什么事都幫忙兜攬。既然世家之間結成團體,漸漸地便根據遠近親疏與家世背景劃分出了等級來。喬家與紀家是姻親關系,財力人脈又矮了紀家一頭,便為次一等。次紀、喬一等的,則是陳家與鄭家,再次一等的,就是莫家、鄧家、江家這種五代以內發家的門戶。除掉江臨以南一帶,淇山往北一帶,也有諸多豪門世家,他們便以淇山姬氏為先首。姬氏自稱是五百年前赧王后代,家族出身顯赫,又歷史悠久,不免趾高氣昂,每每面對江臨諸子,總是高人一等的驕矜姿態,眾人家暗恨已久。有一次淇山姬氏幾個子弟來江臨做客,紀家身為江臨諸子之首,行接待東道之儀。當時紀家長輩們都在外頭,家中只有一個十五歲的紀文修帶著幾個弟妹小輩,這淇山姬氏欺他年少,頤指氣使,把紀家當做仆從一般。紀文修按照禮數招待了姬氏,姬氏蹬鼻子上臉,越發囂張,把江臨諸子各家都踩了一通。到了送別宴上,姬氏又吹噓起家室背景時,紀文修笑著問:“既然姬家是赧王后人,那么你們都會說漢中話嗎?”姬氏愕然。紀文修解釋道:“光武稱王后定都西北漢中,國人說的都是漢中話。后來平王雖然遷都淇山,但說漢中話的傳統并未改變。各位叔叔嬸嬸都是名門之后,肯定也會說漢中話吧?”語言是上流社會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從一個人的言談就能看出他的出身和社會地位。甚或是一個人的口音是否典雅,都能用來判斷他的出身,正如同西方媒體評價某國王儲的配偶不是純正的英倫貴族,因為她的口音不夠純正。姬氏既然自稱是赧王后代,又怎么能數祖忘典,拋卻鄉音,連一口純正的漢中話都講不出來?姬氏眾人半晌答不上話來。紀文修又說:“對了,我十歲時,奶奶給了我一件家傳之物,是祖上傳下來的版牘。今天想請各位叔叔嬸嬸過目?!?/br>一旁的傭人呈上一木盒,打開,里面用綢緞包裹著一物。紀文修取出來,那是一枚老舊的版牘,保存得十分完好,木板上寫著的鐘鼎文仍然十分清晰。姬氏眾人隨意地掃了一眼,尚不知道這一枚版牘是能讓姬家傾家蕩產的東西。紀文修露齒一笑:“各位叔叔嬸嬸都不仔細看看這上面寫了什么嗎?”見姬氏眾人沉吟,紀文修又說:“當年藩王割據,各自擁兵自立,赧王被打得只剩下淇縣、拜縣、沙丘到灃河這么一小塊地方,士兵連肚子都吃不飽。于是赧王向我祖上以一千銖黃金買小米十石,小米送到了東都,黃金卻遲遲交付不了,赧王于是寫下這張欠條,承諾一旦有錢便立即支付,利息以十倍計。后來我祖上體諒赧王國庫空虛,一直也沒提過此事,當然,錢和利息,自然也是一直沒有交付的?!?/br>姬氏立即懂了,這破木片可不僅僅是古董,它還是一張——借條!一張能要人命的借條!一千銖黃金,年利息按照十倍計,這都過了數百年了,利滾利,姬家想要償還,恐怕只能傾家蕩產!姬氏眾人登時臉都白了,連忙接過版牘查看,又大張旗鼓找人驗證真偽,紀文修早就請了專業學者來,一鑒定,真真是幾百年前的古董沒錯兒了。那時已經有了紙張,但是借條這種重要的東西,還是使用簡牘。姬家慌了神,要賴賬也不是不行,只不過這事一旦傳出去,他們豪門世家的臉面身份往哪兒擱?!姬氏面面相覷,這才深感小看了紀文修這十五歲的少年。他手里早就有了這張“借條”,為何不早拿出來?自然是要等到他們把江臨諸子踩了一個遍,他再出來打臉,拉攏人心。這人小小年紀,居然就有這種心計,真是可怕又可恨。姬氏眾人臉黑了又白,白了又綠,綠了又紅,煞是好看。紀文修噙著笑,看夠了,才施施然收好版牘,說:“各位叔叔嬸嬸,這版牘是奶奶送給我的,請恕我不能把此物歸還給姬家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