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93
無人!夏元允說:“難道咱們走岔了,武將軍已經過去了?”段肅先生的表情卻嚴肅起來,搖頭說:“行囊不見了?!?/br>夏元允定眼一看,果然如此,行囊什么都不見了,營帳里空空如也!唯獨案幾上留了一封錦帛信。上書——郡主親啟。第425章悔婚武德悔婚了。這是一封給靈香郡主的留書,因著沒有封起來,所以段肅先生立刻就拆了開來。夏元允一看,說:“先生,這樣……不好罷?”段肅先生蹙著眉,說:“管不得這么多了?!?/br>他拆開來信,“嘩啦!”一抖,展開來瀏覽,上面只有短短幾句話,果然是寫給小靈香的。武德說自己遇到了大幸,這才遇到了靈香郡主,當年也只是一時不忍,順手從難民手中救下了靈香郡主,哪知道竟然能得到如此福報。一個人偶爾的善意,卻得到了如此大的福報,但武德在信上寫著,自己不配。武德救下靈香郡主之后,立刻就認出了靈香郡主,為了討好郡主和吳家,所以百般呵護郡主,這些都是出于牟利。哪知道郡主竟愛慕上了自己,武德也不知道這是自己的大幸,還是郡主的不幸。武德與郡主的年齡差,要比郡主本身的年齡還要大,武德對郡主的心思,也說不清楚。但他清楚,更多的定是利用。但如今武德不想再繼續下去了,他決定悔婚。夏元允也一同看了信,震驚的說:“這……這不對啊,武將軍既然想要利用靈香郡主向上爬,他……他更不會悔婚離開啊,這一哆嗦,一個節骨眼兒上,馬上就能得到吳少將軍遣送的三萬兵馬了,武將軍他……”段肅先生看了文書,立刻一攥錦帛,說:“武德這輩子可能只做過從心的兩件善事兒,第一件是搭救郡主,第二件……便是悔婚了?!?/br>他說著,立刻轉頭走出營帳,說:“走罷,咱們還要向主公回話?!?/br>宴席上的人都在等待,一個個竊竊私語的。“武德這也恁的托大?!?/br>“真把自己當成個人物兒?”“你們不知道?他從今往后就是個人物兒了!吳少將軍要送他三萬兵馬!”“什么?!三萬兵馬,這么多?怪不得武德要托大如此呢?!?/br>“真真兒是飛上了枝頭啊,現在什么人都能飛黃騰達了?!?/br>眾人正交頭接耳,就聽到“踏踏踏”的腳步聲,段肅與夏元允回來了。小靈香是最著急的,立刻蹦起來跑過去,說:“叔叔怎么樣?可是病了?還是傷到了哪里,為何還不來宴席?他一貫都是準時的鴨!”小靈香眨著大眼睛,緊緊盯著夏元允與段肅先生。夏元允瞞不住事兒,登時有些尷尬,垂低了頭,不知道該怎么樣對郡主說。對于一個女子家家,悔婚可不是一件小事兒,尤其一直以來靈香郡主都這般愛慕武德,武德這一走了之,實在是……夏元允實在說不出口,但他的表情明擺著,小靈香的面色漸漸變得緊張起來。“叔叔出事兒了么?”段肅先生拿著錦帛信,趕緊遞到魏滿與林讓面前。魏滿一看到信,蹙了蹙眉,林讓趕緊拿出來看了一眼,表情冷淡到了極點。“到底是怎么回事兒鴨!”小靈香急得直跳腳,想要去看那封書信。吳敇與廬瑾瑜覺得事情不對勁兒,便立刻來到林讓跟前,林讓把信交給二人。吳敇乃是小靈香的親大哥,他自然有權看信,而廬瑾瑜是小靈香的世兄,一直以來待小靈香猶如親妹,這封信他也有資格看。二人看了信,廬瑾瑜目光陰沉,吳敇這是暴跳如雷,暴怒的喊著:“武德豎子!”他這么一喊,嚇了小靈香一哆嗦,連忙說:“到底怎么樣,是叔叔寫的信么?快給香兒看看!”吳敇緊緊攥著信,躲了一下小靈香,小靈香一看,臉色從緊張變成了nongnong的失落。她是個聰明人,只是在武德面前,突然變得不太聰明的樣子,但她心底里還是個內明兒的聰明人。小靈香不是不知道,武德對于自己利用更多,她心中都明白著呢,也就是因著她明白著呢,所以小靈香才知道如何套牢武德這一輩子。可沒成想,還未成婚,她已經套不牢了。吳敇喊了一聲,就被廬瑾瑜攔了下來,吳敇后知后覺自己喊得太大聲,恐怕會傷了香兒。魏滿看著場面,今兒個宴席是不能夠了,便對廬瑾瑜說:“勞煩廬公子先帶香兒回去罷,好生開導開導,這場面還要收拾收拾,香兒留下來,恐怕諸多不便?!?/br>廬瑾瑜點點頭,招手對小靈香說:“香兒,來,隨為兄走?!?/br>小靈香一反常態的乖巧,伸手拉住廬瑾瑜的手,被廬瑾瑜順利的帶走。只是走出營帳之前,林讓隱約聽到小靈香說:“瑾瑜哥哥,叔叔是走了么?他為什么要走,哥哥的三萬兵馬,他不要了嗎?是……是嫌少么?”林讓心里也不知道是什么感覺,或許是因著自己現在是個正常人,雖他平日里不常表現喜怒哀樂,但到底有了喜怒哀樂,眼看著小靈香這樣落寞的背影,難免有些感慨。小靈香離開之后,吳敇便肆無忌憚起來,“嘭?。?!”一聲狠狠拍在案幾上,上面的美味佳肴都掉在地上。“豎子武德??!竟然在這關頭悔婚!”其實在場眾人已經猜出來七七八八,畢竟武德一直沒出現,后來段肅先生還拿回來一封信,總不能是綁票的勒索信罷?如今大家伙兒一聽,好家伙,武德果然悔婚了,真是能個兒人。明明三萬兵馬就在眼前,武德是吃了蜜蜂屎,竟然突然悔婚離開,簡直就是放棄了一個巨大的寶藏。他悔婚離開,最歡心的自然是旁人,吳家這個大空缺,誰不想堵上?吳氏盤踞魯州三代,已經根深蒂固,而且又兵強馬壯,從吳文臺開始,吳氏在各地豪杰心中,便是戰無不勝的代表,很多人敬仰不已,民心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