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92
什么?如今董賊愚弄我義軍在先,這大鴻臚韓融助紂為虐,理應問斬,直接殺了大鴻臚,用他的頭顱和鮮血,來祭奠我酸棗的軍旗!”“對!殺了大鴻臚!”“祭奠軍旗!”“殺了大鴻臚,殺了助紂為虐的使者!”大鴻臚一聽,連忙說:“老臣當真不是知情啊,當真不知請,老臣也是被董賊愚弄的,還請盟主開恩,請諸公開恩,此乃董卓的詭計,老臣很也是被董卓利用的!盟主開恩??!開恩??!”曹cao才沒時間聽他說開恩不開恩的問題,便幽幽的說:“眼下最重要的,并不是殺了大鴻臚祭旗,而是如何援助破虜將軍,不是么?”他這么一說,眾人全都沉默了下來。該如何援助孫堅?董卓親自帶大兵,準備包圍孫堅,可謂是來勢洶洶。這次的戰役,不止關乎到孫堅一個人,與上次胡軫包圍袁術可不一樣。從兵力數量,和領兵的將軍來看,就不一樣。此次董卓包圍孫堅,其目的便是打擊義軍聯盟。要知道孫堅是義軍之中,戰斗最突出的軍隊,與董卓的對抗中,孫堅也是最主動的一支軍隊,可以說是不要命。孫堅這個人,天生好戰,而且“蠻不講理”,只要是他認準了事情,十頭牛都拉不回來,孫堅憤恨董卓荼毒百姓,霸占雒陽,因此便全力攻擊董卓。孫堅日前向梁東進軍之時,被董卓派出的徐榮包圍,孫軍潰敗,可以說是九死一生,連孫堅這個主將都差點殞命,還是死里逃生,才來到陽人屯兵。但孫堅并沒有因失敗,而失去斗志,反而越戰越勇,收拾殘兵,征兵整頓,立刻又開始揮師攻打雒陽。董卓再次派出兵馬,攻擊孫堅的屯兵地點陽人,最后的結果竟然是董卓兵敗,孫堅在陽人之戰脫穎而出,名噪一時。孫堅本想趁著陽人一役勝利,乘勝追擊,趕往雒陽,打擊董卓。但是奈何此時袁術因著陽人之戰,忌憚孫堅,恐怕養虎為患,把孫堅養大,反而咬了自己,便斷送了糧草,不與孫堅輜重。孫堅糧草輜重被削,已經非常被動,如今還傳出董卓欲要親征孫堅的說法。要知道在雒陽南方,只有孫堅一個人是真正抗擊董卓的勢力,什么袁術,根本是在頑票兒。如此一來,如果董卓這次能潰敗孫堅,將孫堅斬頭,便能輕而易舉的打擊義軍,完結雒陽南方的夾擊勢力。曹cao心中猶如明鏡一般,倘或董卓成功打擊了雒陽南方的夾擊勢力,那么北方的袁紹,還有東方的酸棗,必然不戰而敗,軍心渙散,義軍也只有解散一個歸宿。因此這一戰……必須打!眾人各有心思,雖他們都為了各自勢力,但是想到董卓如果打敗了孫堅,那么接下來必然就是自己了。唇亡齒寒這個道理,大家心里還是明白的。于是這次的意見,竟然難得的統一。山陽太守袁遺第一個站出來,說:“盟主,這董賊離開雒陽,可以說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董賊料定了咱們義軍各存心思,不會援助破虜將軍,但其實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另外也有人應和說:“是了!董賊這小人心思,只管打在旁人頭上,當真是可笑至極!”“破虜將軍乃咱們義軍兄弟,如何可以不去營救?”“還請盟主下令,派遣我等援助破虜將軍,合力打擊董賊!”張超一看,這場面正好兒,董卓自己走出了雒陽,不在雒陽這個銅墻鐵壁的軀殼中躲藏,簡直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若果他們能抓住董卓,一舉殲滅的話,就可以揮師雒陽。雖大家心思各異,但在這一點子上,還算是齊心合力的。因著他們知道,只有打敗了董卓,他們才能開啟真正的互相廝殺。張超知道這是立功的大好時機,他的廣陵軍隊一向比較弱勢,人數就不占優勢,后期作戰一定撈不到什么功勞,于是便站起來,主動請命。張超說:“盟主,張超請命,作為先頭部隊,護送糧草入陽人,為破虜將軍先行運糧,一解燃眉之急!”這可是一個大好時機,董卓自己跑出雒陽,簡直就是自取滅亡,軍閥們最喜歡的是什么,當然是撿漏兒。難得此次大家統一,張超又主動請命,做這個出頭鳥,于是大家伙兒全都響應起來。曹cao剛要發話,讓張超領兵前去先頭支援,結果就在此時,突聽“踏踏踏”的腳步聲,一個士兵沖出營中,熱汗連連,大喊著:“盟主,急報??!”曹cao不知是什么急報,還以為是孫堅派送而來,趕緊讓人呈上來閱覽,就在此時,各營的士兵們也沖進來,與各家主公竊竊私語起來,似乎有什么重要事情。曹cao低頭看了一眼急報,隨即瞇起眼睛。張讓雖沒看到急報,但眾人的表情瞬間變得精明銳利起來,諸公的眼神不斷的晃動著,似乎在想什么計策一般。曹cao只看了一眼急報,便臉色十分陰沉的將急報遞給了張讓,讓他閱覽。張讓也看了一眼,突然明白了大家伙兒為何是這幅表情。因為急報上寫著……董卓即將遷都長安,放棄雒陽。張讓看罷,并不覺著如何驚訝,因著在歷史上,董卓也是因為懼怕了關東軍,所以放棄了雒陽,搶掠雒陽城中的富商,挖去了漢家歷代帝王的墳墓陪葬,然后驅趕著雒陽的人口百姓,徒步往長安遷徙。很多歷史古籍都記載著這次大規模大遷都,當時百姓們困苦不堪,吃不飽穿不暖,但凡是有錢人,都被席卷一空,雒陽周邊的墳堆,無論大大小小,全都被挖空了,百姓們徒步被董卓驅趕著向北往長安而去,一路上被車碾死的,踩踏而死的百姓不計其數,但董卓并不關心這些……大家正在商討如何援助孫堅,而此時此刻,雒陽傳來了董卓即將遷都的急報,這也是董卓的策略之一。要知道,長安在雒陽北方,一旦董卓放棄雒陽遷都長安,那么對于關東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