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5
張讓又是足足等了一整日,一整日都沒有離開營地,一直在配藥,讓張奉把配好的水丸送去了鮑信營中一趟。鮑信果然千恩萬謝,主動登門來拜訪張讓,感謝了張讓一番,這才回去了。眼看著一天又到了黃昏日落時分,卻仍然沒有見到張繡歸順的隊伍。張讓有些奇怪,打起帳簾子從內走出來,正巧看到了夏侯惇手提長/槍從旁邊路過,便說:“元讓?!?/br>夏侯惇一聽張讓叫自己,便說:“先生,可有什么事兒知會我去做?”張讓搖頭說:“并未有什么事兒,只是想問問,今日張繡的隊伍,何時才會到營地?”“張繡?”夏侯惇聽罷了有些奇怪,說:“張繡……他今日不來??!”張讓奇怪的說:“不來?”又不來了?這張繡怎的竟是一個反復無常之人?張讓這般想著,就聽到夏侯惇大咧咧的說:“是啊,張繡今日不來,不是說明日上午才到營中,今日自不會來的?!?/br>站讓更是奇怪,說:“可曹校尉說……”他的話剛說到這里,曹cao立刻“殺”了出來,剛出營帳就聽到張讓和夏侯惇在討論張繡的問題,連忙沖將過來,一把捏住夏侯惇的后頸。夏侯惇被曹cao捏住,嚇了一跳,轉頭去看,便笑著說:“兄長啊?!?/br>曹cao干笑著說:“元讓,你快去幫我看看士兵們可有偷懶?”夏侯惇不疑有他,笑著說:“好嘞,兄長,元讓這便去!”于是夏侯惇歡歡喜喜便走了,準備去校場監察士兵訓練。夏侯惇離開,張讓便用木然的眼神盯著曹cao,盯得曹cao渾身發麻。張讓冷淡的說:“曹校尉,張繡的隊伍,到底何時抵達營地?”曹cao咳嗽了一聲,說:“這個……原本是說今日抵達營地的,哪成想……半路上遇到了一些困難,因著這些,所以推遲一日,明日抵達?!?/br>張讓說:“當真?”曹cao臉不紅心不跳,立刻說:“自然!”曹cao怕張讓有所懷疑,便又說:“我可沒騙你,我騙你能有什么好處不成?”張讓奇怪的看向曹cao,說:“讓未曾言曹校尉說謊?!?/br>曹cao:“……”其實是自己心虛。于是張讓又在營地整整呆了一天,今日張繡的隊伍還是沒有到達營地。第二天上午,與前兩日便是不同的,夏侯惇、曹昂、呂布等等部將,全都穿戴整齊,一身戎轉,這才看起來像是要納降的模樣。張繡的隊伍于第三日上午,可算是抵達了曹cao的營地。張繡帶著自己的親信部將、郎官軍師等等,浩浩蕩蕩的來到了酸棗曹營,列隊整齊,為了表示誠意,還將所有的兵器全都放置在曹營之外。張濟身為中間人,趕緊為曹cao等人引薦張繡。張濟拱手說:“主公在上,此乃小侄張繡?!?/br>張繡連忙拜見曹cao,說:“卑將張繡,拜見主公!”“拜見主公!”“拜見主公!”張繡屈身拜下,身后的將士們也跟著屈膝拜下,高呼主公。曹cao放眼望去,只見一片壯闊,密密麻麻的跪了幾千人,這種俯首稱臣的感覺,的確令人振奮。曹cao哈哈一笑,說:“不必多禮,你既來投效我營,以后咱們便以兄弟相稱,如何?”張濟趕緊對張繡說:“侄兒,還不快快叩謝主公大恩?”張繡連忙又跪下來叩謝,說:“卑將多謝主公大恩大德!”曹cao隨口中說著“不必跪,不必跪”,但其實并未有阻攔之意,反而看著張繡跪下來磕完了頭,這才將人拉起來,十分虛偽的假笑說:“何必如此客套?來來,入營!”張讓跟在后面,因為是名士,今日便是來充場面的,他看到了張繡,不免有些好奇,這在歷史上讓曹cao連喪兩名大將的人,到底是個什么人物。于是張讓便仔細的端量起張繡來,張繡此人看起來和曹cao年歲相當,均是二十出頭的模樣,身材高大,可謂威猛,上挑眉,鷹鉤鼻,蓄著胡子,有一種狠戾掛相,又稍顯陰險的模樣。張讓打量著張繡,這面曹cao引著張繡往里走,就和張讓那“癡癡然”的目光打了一個正著。曹cao一看,登時十分不悅,瞇了瞇眼睛,使勁咳嗽了一聲,隨即對張繡笑著說:“此乃我營中名士,長秋先生?!?/br>“原是長秋先生!”那張繡一聽張讓的名字,立刻上前來恭敬的行禮,說:“久聞長秋先生大名,今日得見,當真是幸事!”張讓只是淡淡的點了點頭,看起來又十分冷漠。曹cao本以為張讓對張繡“有點意思”,但又見張讓一如既往的冷漠淡然,心中暗暗地欣喜起來,心想也是,張繡此人不過是個虎將罷了,長得高大了一些,方臉小眼鷹鉤鼻,容顏不及自己萬分之一,張讓的眼神也不至于如此不好。張繡見張讓如此冷淡,稍有些尷尬,便引見自己身后之人,說:“正巧,此乃我軍中郎官,名喚賈詡,對醫術略通皮毛,或許與長秋先生有話可談,日后二位倒是可以互相切磋切磋,還請長秋先生多多指教才是?!?/br>張讓聽到“賈詡”二字,抬頭去看,眼神倒是比方才“熱絡”多了。當然這個熱絡,其他人都看不出來,只有經常觀察監視寶藏的曹cao才能分辨出來,眼神的確是熱絡了幾分。賈詡!張讓之所以突然“熱絡”起來,是因著他聽到了一個熟悉的人名。這賈詡是何許人也?賈詡其人,在歷史中乃是赫赫有名的曹魏政權開國功勛,曹cao手下的著名謀臣。曹cao有言: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可見賈詡對曹魏政權的貢獻有多大。不止如此,賈詡此人,還是軍師名士至少,少有能看得開,官居三公,最后卻得以善終的人。都說君王的嘴巴是鳥嘴,只可同患難,不可同享福,而賈詡此人,福禍雙收,名利兼具,最后還得以善終,不得不說,絕對是有大智慧之人。而賈詡真正登上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