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7
,小的只兩個指頭那么大,彩繪立體鮮明,趣味盎然,就算放在宮里也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然而胤祚現在正是拿金碗吃飯都不香的時候,哪有興致去關注他的杯子? 馬齊見狀搖頭笑道:“殿下莫惱,這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皇上在這個當口分封諸子,出頭的未必是好的?!?/br> 他說著把七個杯子倒過來扣在桌面上,把頭兩個最大的杯子和末尾最小的杯子往前推了推:“您瞧,最顯眼的無非是這三個人,爵位最高的和年紀最小的,可是……” 馬齊說著又拿小銀筷子,把最末那個小的杯子跟最前頭那個大的撥到了一起,笑得一臉意味深長:“這樣,您就明白,這出‘敲山震虎’是唱給誰聽的了?!?/br> 是啊,惠妃的親子養子皆得封,大哥跟八弟結成一黨,太子豈能容忍?那四哥沒趟這渾水倒是幸事一件。 胤祚心里想著,嘴上卻不以為然:“您想多了。分封不過是例行公事罷了,大哥都二十四了,再不分府像樣嗎?” “真按年紀,不得不分的也就大爺三爺罷了。尤其是底下七爺尚未完婚,府中無人主事;八爺更是連指婚都不曾有過,怎么也封到他們頭上來了呢?” 馬齊又掰著手指頭數道:“七個阿哥一同封爵,光這安家銀子就得一百零五萬兩,再加上七座王府的建設,分給每位皇子的銀莊糧莊、瓜果菜園,麾下的煤軍炭軍,旗下的人口仆從。這可是一筆天文數字啊,戶部不豐,皇上還趕著分封阿哥們,這是在震懾誰呢?” “所以奴才才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呀!” 胤祚明顯吃了一驚,卻沒如馬齊預料的那樣焦急地向他問計,而是很快恢復平靜施施然又坐了回去,不陰不陽地挑眉笑道:“富察大人,你好像對爺的家事很是關心吶?!?/br> 永和宮里,繡瑜挑亮了蠟燭,一邊埋頭擺弄小銀指甲鉗,一邊說了差不多跟馬齊一樣的話:“出頭的椽子先爛,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且急不來?!闭f著不滿地摩挲他指腹的繭子,埋怨道:“說了多少次了,別仗著天熱就騎馬不帶手套,這繭子太難看了?!?/br> 在幾個兒子里小十四的臉最好看,胤禛的手生得好,修長細致指節分明,指甲蓋的形狀圓潤飽滿,不亞于后世雜志上看到的那些手模的手。從他小時候起,繡瑜就喜歡給他剪指甲,暗戳戳地欣賞了許多年,只可惜沒人能夠理解她這種圈地自萌的行為。 “額娘……”胤禛頓時無語至極,前一句話也許還能被理解為“強顏歡笑,安慰兒子”,后一句話……手好不好看有什么要緊?您兒子可是才丟了個郡王爵位! “咳!”見他不好意思了,繡瑜才恢復了一個正經額娘該有的模樣。 rou眼可見的,胤禛仍是有些低落。當局者迷,他雖然知道這次封爵沒有那么簡單,可還是忍不住反思自己是不是書念得不夠好?還事差事當的不好?又或者是哪次對策說的東西,不合皇阿瑪的胃口了? 繡瑜見他垂了眼睛抿著唇的模樣,嘆息一聲,知道如果不把這話點破,他今晚回去能想到雞唱五更的時候,遂出言點撥:“你皇阿瑪不封你高位,不代表他不喜歡你,更不代表你不堪大用,而是因為一朝天子一朝臣,他想留著王爵叫太子封給你罷了?!?/br> 胤禛聽了覺得有理,雖然仍有沮喪,但終于振奮許多,最終只是把臉貼在她的掌心,輕聲說:“又叫您為兒子cao心了?!?/br> 繡瑜笑咪咪地摸著兒子軟軟的后頸,莫名有種擼貓的快感,一直到宮門快落鎖的時候才把他送到門邊:“你回去的時候,順路去瞧瞧胤祥,這孩子最近也不容易?!?/br> 作者有話要說: 破梗: 兩個原因:1.女主光環 2.歷史上的原因應該是要留給太子封。 祝福作者在12點以前入睡,這樣明早就還有一更,否則就下午更。 第132章 胤禛辭了額娘往百子門以北的乾西五所方向來, 路過北角上的那座小院,果然見正屋亮著燈, 院子里還有仆從走動。門口的小太監揉揉眼睛, 忙引了他往中間書房來。 康熙的兒子實在太多了些, 如今十三個阿哥把乾東五所、乾西五所都住得滿滿當當;十四搬過來的時候幾乎沒了地兒,他又死活不肯一個人住到偏遠的南三所去。于是就在十三的屋子后頭加蓋一座兩進小院。因為地方不夠, 兩座院子只用灌木叢與藤蔓墻略做分隔,十三后院的小花園成了十四的前院, 倒像一座統共四進的大院子里住了兩個小阿哥似的。 因此胤禛一進書房,毫不意外地發現十四側身躺在窗前的搖椅上睡得正香,還踢翻了被子,露出身上穿的紅綾鯉魚戲蓮兜肚來。 胤禛不由嗤笑。 “四哥?!必废轫樦哪抗馇七^去, 也跟著樂了, 沒奈何地笑道,“他非說自己不困,總不肯到床上睡?!?/br> 胤禛順手解了身上的披風蓋在弟弟身上。正睡得口水直流的小孩兒下意識抱住柔軟的楊緞蹭蹭嘴, 留下一串亮晶晶的濕痕。 得,這是個屬狗的。胤禛暗自無語,轉頭去瞧鋪了滿滿一桌的字紙。 十三抄的當然是。十四寫了一半的是兩人的功課,一份明顯是自己的字體, 只是字跡略潦草些;另一份卻是仿的十三的筆跡,解的正是中的名句。只是言辭鋒銳、觀點離經叛道, 字跡又仿得倒像不像,哪里能瞞過皇阿瑪的法眼? 胤禛摸著十三毛刺刺的腦門:“還差多少?” 十三老實地說:“才抄了三十七遍?!?/br> 胤禛不由嘆息?;拾攲髮m婦孺吃穿用度上是寬裕的, 于位份等級上偏偏卡得極嚴。敏嬪一無容貌二無家世,身染疾病又拖著兩個年幼的女兒,她心里不安,就只能拼命抓緊胤祥這個出息的兒子。 她要的哪是這百卷,而是兒子抄經祝壽的孝順和誠心罷了。故而胤祥寫得極為認真,字體工整大小一致,三十七遍倒像一個模子里印出來似的。 胤禛亦是無計可施。同院而居的兩個小阿哥,一個正無憂無慮地酣睡,另一個卻不得不點燈熬油以寬慰母親的心??膳匀似珓癫坏?,老十三固然可以告到康熙面前不抄這書,或是應付了事,但不孝生母,永和宮的兄姐們只怕也不會如此喜歡他。 胤禛只能拍拍弟弟的肩膀:“今兒個上午,四哥錯怪你了。但是你這樣沒個章法,得寫到猴年馬月去?”他說著挽了袖子上前去,在桌上疊放五張白紙:“瞧見沒有?同一句話先寫一式五份,比五句話寫一份再抄四遍快多了。我們部里筆帖式謄抄公文都是這樣來的?!?/br> 胤祥驚訝地瞪圓了眼睛,倒不為了這抄寫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