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0
下這樣一頂帳子。 繡瑜頭上垂下三根黑線:“額娘說粉紅色的法蘭西絨料留給meimei做帳子, 不是哥哥!說著忍不住扶額對胤禛說:“別跟你弟弟計較, 都怪額娘,懷他的時候忘了吃魚?!?/br> 跟吃魚有什么關系?胤禛不懂, 但是這并不妨礙他驚訝萬分:“額娘,您想生個小格格嗎?”民間尚且重男輕女, 何況皇家?宮里人人都盼著弄璋之喜。因此妃子懷孕的時候,一概稱肚子里的孩子為小阿哥。德額娘卻連給小格格的帳子都備下了。 繡瑜看著正隨手把絨料團起來扎成個球的胤祚,笑道:“額娘有你們兩個臭小子已經夠了?!?/br> 德額娘連女兒都不嫌棄,更不會不要他這個長子了。胤禛心情豁然開朗, 緊繃的小臉放松下來。他在永和宮住了幾天, 已經深深感覺到這里跟承乾宮的不同。 承乾宮莊嚴華貴,室內陳設多用明黃之色,侍候的宮人嚴謹肅穆, 負責各種事物的管事來來往往,中宮箋表、皇貴妃寶印輪流動用,威勢赫赫。 永和宮的氣氛卻輕松很多,德額娘喜歡看著宮女們說說笑笑, 春日里扎風箏,夏日里做胭脂;天晴帶著兒子和貓曬太陽, 下雨則烹一盞香茗隔著玻璃窗賞雨;就連永和宮的擺設器物也是用了十足精巧的心思:炕上擺著黃楊木根雕小炕屏,門上一卷摻了五彩絲線編織的竹簾子, 上面寥寥幾筆勾勒出幾個圓圓的貓頭;窗邊掛著青銅風鈴,鈴鐺底下墜著一只只小巧的水晶天鵝。 胤禛從見過哪個人能在宮墻之內過著這樣悠閑逍遙的生活,他總覺得德額娘不像一個生在滿族包衣人家、長在深宮的婦人,倒更像書上說的那些出身在江南書香門第的漢人女子。 去年他曾幫皇阿瑪抄錄出巡途中各近臣親衛所做的詩詞?;拾斨钢{蘭侍衛作的一首說此為最佳。他當時不懂,現在卻有幾分明白了:皇額娘就是那享盡人間富貴的牡丹花,德額娘則是詞中別有根芽的另類之花。 偏偏這極富生活意趣的永和宮里又有個畫風完全不同的小六,真是有趣極了。 如果繡瑜知道兒子竟然偷偷在心里給她安上了“不食人間煙火”這樣高大上的設定的話,只怕會當場毫無形象地捶桌大笑。其實她只是一個普通人,只不過因為來自后世,難免有種“爭破頭也不過是史書上寥寥幾十個字,不如享受生活”的看破紅塵之感。沒想到落在旁人眼里就成了不慕權勢的表現了。 現在兩個兒子都不在身邊,繡瑜就回歸了懶懶散散的樣子,躺在床上一邊吃蘋果一邊聽著白嬤嬤做永和宮釘子掃除運動的最終報告:“……下藥的人是小茶房里管著提水、燒爐子的小宮女采兒,那桂枝則是夾在浣衣局清洗后的衣服里送進來的?!?/br> 這可就難查了。浣衣局的人流動性很大,每次送衣服的都不是同一個人,誰都有可能插手。繡瑜沉思片刻:“留著她,我生了之后再做處理?!迸c其趕了采兒讓幕后之人另想法子,不如假裝中招,麻痹敵人。 再說,她煩心的事情還多著呢。比如,太皇太后一直很喜歡胤祚。繡瑜原以為是胤祚健康活潑,愛吃愛笑所以討老人喜歡罷了,也沒放在心上。太皇太后何等的精明老辣,自然知道自己身份特殊,過于寵愛重孫兒,對他沒有好處,所以也不過是過年過節多跟他說兩句話罷了。 然而隨著年紀逐漸增長,太皇太后漸漸有些糊涂了,她不常見人,對自己的情緒也不如往常那般隱藏得很好。近日胤祚單獨前往慈寧宮的頻率越來越高,繡瑜不由心生疑惑,細細地囑咐了蘇嬤嬤,讓她把慈寧宮發生的一切事無巨細地稟報回來。 太皇太后老了之后越發喜靜,身邊除了蘇麻不許旁人輕易靠近。蘇嬤嬤在慈寧宮里束手束腳,不得時時跟在胤祚身邊,經常一問三不知。直到快一個月之后,她才猶豫不定地回稟道:“昨兒奴婢送了六阿哥去慈寧宮,在暖閣外等候召見的時候,似乎聽見太皇太后問了一句‘可是九阿哥來了’?!?/br> 九阿哥?九阿哥還在宜妃肚子里呢!繡瑜一時沒反應過來,白嬤嬤卻已經變了臉色,俯身在她耳邊回道:“娘娘,順治爺就是行九……” 繡瑜瞬間恍然大悟,據她那個愛看順治X董鄂妃清宮虐戀大戲的室友的不靠譜消息稱,順治爺小時候就是個喜歡吃rou的小白胖子。胤祚長得不像她和烏雅家那邊的人,又比康熙白了點圓了點五官Q了點,極有可能是他爺爺的隔代遺傳。 果然,第二天康熙去了一趟慈寧宮,不到一刻鐘就步履沉重地出來,御駕拐了個彎兒就來了永和宮。 “皇瑪麼老了?!笨滴醯穆曇舾裢獬林?,他這一生無所畏懼,唯有生老病死是人力不可扭轉的,為人子孫的只能略盡孝心,減少遺憾罷了。 “她既喜歡,就讓小六常去陪陪她吧?!?/br> “皇上……” “舍不得了?老六都快四歲了,你還把他捂在手心里怎么能成呢?就這樣定了?!笨滴鯖]有討論的心情,直接一錘定音。 繡瑜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去招惹他這個孝順孫子,只得應了。她親自把胤祚叫來囑咐了好一頓,最后憂心忡忡地說:“六阿哥,還記得你答應過額娘嗎?額娘許你吃東西,你才吃,對不對?” 胤祚記性一般,但是只要有人提醒一下子就想起來了:“對!” “那好,額娘不許你在外面吃東西。烏庫瑪麼問你,你就說不餓,等你回來額娘給你做蜜汁烤鵝?!?/br> 在額娘和蜜汁烤鵝的雙保險加持下,胤祚還是勉強恪守了承諾。恰好胤禛在永和宮住著,每次慈寧宮來人請,繡瑜就讓他們兄弟倆一同前去。太皇太后身體衰弱,康熙又命其他皇子勤加探視,單從去的次數看,胤祚還不算太打眼。 繡瑜這才放心許多。 皇貴妃的產期又近在眼前,說來,康熙這些年一直在皇貴妃和她之間和稀泥,誰真惱了就把胤禛打包塞過去安慰安慰,等另一個生氣了又塞回去。怎么這次她裝病留了胤禛在永和宮這么長時間,康熙卻不聞不問呢?繡瑜想著突然覺得有點不對勁。 康熙自然不可能枉顧懷孕的表妹兼妻子的感受,只是他此刻的心情是又驚疑又憤怒,不知該怎么面對繡瑜。 那日他說找人為皇子批命,本來只是隨口一說,但是半月前在西山巡獵的時候,跟裕親王閑聊,卻聽聞拈花寺的百歲高僧靖元大師占卜算卦十分了得,并且他有個規矩,每個人只給算一卦,卦文一旦給出,不論好壞,都不會再占第二次。 康熙一時興起就趁巡獵的機會微服前往拈花寺,面見靖元大師,只說給家中兒子們算卦。 現在讓他比較擔憂的幾個兒子中。老三身子不好,但是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