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6
柔嘉公主。 雖然因為尚且年幼的原因,柔嘉公主還沒有正式的封號,名下沒有封地食邑,可作為陳宣帝唯一的子嗣,她往日里可謂是受盡寵愛,后宮中人對她是要星星不給月亮,指南不敢往北。 可是,當景寒試探性地提出讓柔嘉公主繼位后,最先流露出反對意向、且情緒激烈的不是別人,就是往日最為疼愛柔嘉公主,最希望將皇位傳遞給親生子嗣的陳宣帝。 景寒不禁輕輕嘖了一聲。 他有的時候真的很難理解這些封建古代社會的男人們。 他們寧愿把家業傳給自己的侄子、兄弟乃至于叔伯,也不愿意將家業傳給自己親生的女兒,真不知道腦子是怎么想的。 這到底是因為古代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社會背景致使這些男人們輕賤女子,寧愿把家業留給旁支的男嗣也不考慮女兒。 還是說,陳宣帝也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會成為潑出去的水,擔心將陳氏基業傳給柔嘉公主后,待柔嘉公主成親成了別人家的人,陳氏江山也會跟著改名換姓不成? 景寒是真的沒想到,陳宣帝剛剛被嗣子陳瑯毒害致使壽元凋零,卻仍舊固執地試圖把大陳江山傳給姓陳的男嗣,就是不肯把目光轉到自己的親生女兒柔嘉公主身上。 撇了撇嘴,景寒直截了當地說出事實:“你要是不選你的女兒柔嘉公主,那你還是要便宜你的侄子、兄弟,指不定你死后他們怎么編排你,怎么薄待你的后事?!?/br> 雖然景寒比較想看到陳宣帝立女兒柔嘉公主為繼承人,可他心底到底是有些唏噓。 如果說陳宣帝死后由嗣子繼位乃是既定的事實,那也難怪陳宣帝的生母、大陳當今的太后會站在端王和陳瑯那一邊,為他們背書,默認對陳宣帝下手的事情了。 畢竟端王也是太后的親兒子,陳瑯也是她的嫡親孫子,若是陳瑯繼位,太后將會是名正言順的太皇太后,這可好過庶子的兒子繼承皇位太多了。 景寒不怎么留情的話甫一出口,陳宣帝臉上的表情頓時變得僵硬起來: 這真的是一個他怎么也沒有辦法反駁的事實,他畢竟沒有兒子,如果不選擇女兒柔嘉公主繼位,那朝堂百官肯定會聯名上書讓他從皇室宗親中擇出嗣子。 而陳宣帝的侄子多得是,都是不錯的過繼對象,朝堂百官才不會管陳宣帝心里郁不郁悶,他們只想讓大陳好好傳承下去,這樣他們這些做官的才不會朝不保夕。 說到陳宣帝的侄子,自然是他同胞弟弟端王的兒子與他最為親近。 可就連與陳宣帝關系最親密的胞弟端王和侄子陳瑯都做出了下毒害他的事情,陳宣帝又能相信哪個兄弟,從哪個兄弟的兒子中挑選一個作為嗣子? 搖了搖頭,陳宣帝滿臉苦澀地嘆息道:“說到底,還是朕沒有男嗣繼承,所以才會面臨這樣的局面?!?/br> 景寒聳了聳肩,不死心地再次建議道:“既然你這么不甘心,那不如干脆就試試培養柔嘉公主唄,再怎么樣也比便宜了下毒害你的陳瑯要好?!?/br> “民間尚且有女子招婿上門,為什么公主就不能招上門駙馬?柔嘉公主的兒女若是隨了陳姓,那一樣是你陳氏子弟?!?/br> “女兒和侄子你可能更偏向于是男丁的侄子,可外孫和侄孫子……你自己想想哪個比較親,哪個繼承天下更讓你來得開心?!?/br> 陳宣帝面上神情變得糾結起來,這皇位傳給侄子,還讓人好想一點,畢竟他自己沒兒子嘛,迫不得已之下只能把皇位傳給自己兄弟的兒子了。 可這侄孫子和外孫比起來,尤其這外孫還跟著姓陳,那這可就差得有些遠了,而且肯定是外孫比較親! 見陳宣帝已經有些意動,景寒微不可查地低笑了一聲。 如果柔嘉公主真的有帝王之材,等她登上皇位,順利握住權柄,那下一任皇帝究竟是男是女,那可就不好說了,沒準女帝繼位以后還是女帝繼承大統。 不過這些事情,都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了,等到這些事情發生,陳宣帝怕是早已作古多年,就沒必要說出來讓他知道了。 總之,只要大陳沒有滅亡,那這天下肯定會是姓陳的人坐,既然都是陳氏子孫,是男是女真的有那么重要么? 陳宣帝糾結了很長時間,遲遲無法下定另立女兒柔嘉為皇太女的決心。 畢竟在他看來,這女子為帝實在是有為綱常倫理,乃是冒天下大不違的事情,他實在沒這個勇氣和擔當去開這個先河。 說到底陳宣帝并不是什么強勢果決的帝王,他能坐上皇位,全靠自己會投胎和先帝手腕強勢,他本人只是一個守成之君罷了。 就在陳宣帝糾結之時,中毒日久、身體虛弱虧空的他再也忍不住,又一次連連咳嗽起來。 在感受到周身傳來的痛楚,并低頭看到明黃帕子上沾染的咳血后,陳宣帝眼神一沉,想到了給他下毒的陳瑯,以及陳瑯背后的端王和隔岸觀火的太后。 當下,陳宣帝是怒從心中起、惡向膽邊生,在憤怒憎恨的刺激下做出了培養皇太女的決定,并且對景寒許下了扶持柔嘉公主及其子孫坐穩皇位的愿望。 當陳宣帝許下這個心愿,花費力氣引導他的景寒當下就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來,好像比陳宣帝本人還要高興。 就像之前去往顧初瑤的所在的世界那樣,這一次景寒即將降臨的又是一個正處于封建文明的古代王朝。 他要合理的出現在那個世界,就必須給自己安排一個找不出錯漏的身份背景,這其實是件麻煩事,而且他的身份還得和陳宣帝許下的愿望掛上鉤,更不能無中生有突然冒出一個人。 景寒再三思索,考慮到陳宣帝許下的愿望綿延時間很長,所以并沒有冒險把身份設置為皇室宗親,又或者世家侯爵,而是給自己安了個寒門趕考書生的身份背景。 沒錯,這一次景寒決定靠科舉一步步往上爬,最后取得步入朝堂的官位,獲得參與到朝堂決策中去的資格。 畢竟,要輔佐柔嘉公主及其子孫坐穩皇位,為了實現這個愿望,景寒可是要在這個世界待上很長時間——而這正是景寒的目的之一。 事實上,如果不是怕引起旁人的驚異懷疑,景寒甚至能在陳宣帝所出身的世界活上幾百上千年,一直待到大陳天下無以為繼,徹底崩潰的那一日。 當然,景寒很懂得適可而止的道理,幾百上千年確實有些太夸張了,但是他在大陳活上一百歲,護庇柔嘉公主及其子孫坐穩皇位卻并步那么令人稱奇。 一百歲這個數字聽著就很吉利,景寒覺得這一次他能夠湊個長命百歲的好兆頭。 ※※※※※※※※※※※※※※※※※※※※ 感謝在2020-08-23 21:54:12~2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