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3
一般,等他終于平息下來,臉頰上已經染上了不詳的殷紅之色。 閉了閉眼,陳宣帝才聲音嘶啞、語氣低沉地回應道:“確實如閣下所說,下毒害朕的正是朕的‘好兒子’?!?/br> 說到這里,陳宣帝一頓,眼底又淌出幾分恨意來,語帶戾氣地冷然道:“不過,他并非是朕的親子,而是過繼而來的嗣子,是朕同胞弟弟的兒子!” ※※※※※※※※※※※※※※※※※※※※ 第168章 一生無子的帝王3 當陳宣帝帶著恨意和憤怒地厲聲說出下毒害他的人的身份來歷后, 他常年重病、纏綿病榻,早就虛弱不已的身體頓時是受不住了,身體一晃, 幾乎快要站不住倒下去了。 陳宣帝本就常年重病, 而且他還被過繼來繼承大統的嗣子下毒暗害, 身體越發虛弱不堪,此時才急聲說了幾句話, 就有些喘不上氣, 再次連連咳嗽起來。 以快要把肺都咳出來的架勢咳了好一會兒后,陳宣帝總算是了停下來,他緩了好一會兒,才慢慢喘勻了氣, 只是瘦削枯黃的兩頰爬上了顏色過于鮮艷的酡紅, 顯得有些不詳和詭異。 喘勻氣后, 陳宣帝平復了一下因為提及傷心事而激蕩不休的心情, 盡量保持著冷靜淡然, 用平靜淡漠的語氣將他心中所懷的不平不甘之事盡數娓娓道出。 經過陳宣帝竭力維持平靜的一番陳述, 景寒才對他的人生境遇有了更深切更全面的了解和認知。 原來, 陳宣帝乃是先帝嫡子。 他并非長子,在眾兄弟中也屬于才干平平、資質一般的中庸之輩,更因為自小身體不好,需要吃藥進補, 常年纏綿病榻, 所以從未主動謀求過皇位,一心只求太平。 但因為陳宣帝乃是嫡長子,哪怕他上有庶出的大皇子,下有嫡出的嫡次子, 仍是被極為看重嫡庶有序的先帝立為太子,并在先帝逝世后順理成章的繼承大統,登上了皇位。 不管陳宣帝那些天資聰穎、才干極為出眾的兄弟們是否對陳宣帝的繼位有所不滿。 總之,陳宣帝登基后,雖然病情不見好轉,依舊常年纏綿病榻,離不開湯藥,卻也是平平安安、順順當當地當了近二十年的皇帝,不說如何英明神武,卻也是不功不過,并不昏庸。 可身為帝王,陳宣帝卻有著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他膝下空虛無子。 在陳宣帝的后宮中,這么多年來,只有一個公主,除此以外,連一個兒子都沒有。 作為帝王,陳宣帝膝下無子、沒有繼承人,對于陳國來說乃是極大的忌諱,陳國所統率的大片江山若是無人繼承,那整個陳國都將因此發生動蕩。 在陳宣帝四十歲,膝下仍是無子時——陳宣帝身體不好,百官怕他死得早——在朝中百官幾次三番地聯名上奏下,陳宣帝終于松口,決定從自己兄弟那里過繼來一名嗣子,繼承大陳江山。 雖然說皇位不能傳給自己的親兒子,要傳給自己兄弟的兒子,自己的侄子,這事讓陳宣帝非常地難以接受,郁悶不已,甚至生出了怨懟之心。 可誰讓陳宣帝沒有親兒子呢?再怎么不滿怨懟,為了大陳江山、祖宗基業,他也只能捏著鼻子應下了嗣子一事,總不能把先帝傳給他的江山變成一個爛攤子吧? 最后,陳宣帝選定了自己嫡親弟弟端王的嫡次子陳瑯作為嗣子,將他接入宮中,并對陳瑯開展了為期三年的考核。 陳瑯進宮時年僅十歲,但他自小聰慧過人,機敏慧黠,入宮時已經表現非凡,是個極為優秀的少年郎,也很是順利的通過了陳宣帝設置的種種考驗。 三年過去,陳宣帝認可了陳瑯的才干和能力,終于松口,決定明旨天下,冊封嗣子陳瑯為太子,將繼承大陳江山的繼承人給定下來。 可就在陳宣帝打算下旨冊封陳瑯為太子時,他發現自己中毒了,而下毒害他的不是旁人,就是他那個善良淳樸、孝順懂事、聰穎機智、乖巧寬厚的好嗣子——陳瑯。 當陳宣帝查出陳瑯連續給他下了長達半年的慢性劇毒后,頓時氣怒交集,當即就撕掉了冊封陳瑯為太子的圣旨,并且下令禁足陳瑯,將他關在了他在宮中所住的殿閣當中。 ——就算查出陳瑯下毒害他,陳宣帝再怎么生氣憤恨,也沒有輕易出手將陳瑯趕出皇宮,剝奪他嗣子的身份。 因為陳宣帝本來身體就不好,中毒后更是沒有幾年好活,如果現在剝奪了陳瑯的嗣子身份,那陳宣帝駕崩以后,該由誰來繼承這大陳天下? 沒有嗣子,陳宣帝死后,那些有資格繼承皇位的皇室宗親只怕會為了爭奪皇位而掀起奪嫡之爭,致使大陳江山動蕩不安,朝野內外不平。 陳宣帝拖著病體兢兢業業地當了二十年的皇帝,可不想自己留個爛攤子下來,讓大陳真因為他沒有留下繼承人而分崩離析,他哪里來的顏面去見列祖列宗? 可如果讓陳宣帝下旨立下毒害他的陳瑯為太子,在他死后將大陳江山傳到他手中由他繼承,陳宣帝又滿心不甘。 陳宣帝真的不甘心把皇位交托到陳瑯手中,因為他擔心陳瑯繼位后會加封他的親生父母,而把他這個收他為嗣子的皇伯父拋到一邊,甚至敷衍薄待他的身后事。 在陳宣帝看來,陳瑯下毒害他,這其中肯定有他那個好弟弟端王的手筆,沒準他和端王的親生母親——太后也插了一腳,坐視他被毒害一事。 不然陳瑯一個十三歲的少年哪里來的膽子這么干,又哪里來的毒藥和人手? 越是往下深究,就越是厭憎憤恨,陳宣帝實在是恨毒了端王父子,怎么也不甘心在他死后將皇位和大陳天下交給他們這一脈。 可不立陳瑯,再選一位嗣子,又頗為不妥。 先不說朝堂之上的百官是什么反應,皇室宗親又是什么態度,陳宣帝自己就過不了自己心底的那道坎——他根本沒法保證再選出來的嗣子不會做出陳瑯那樣下毒害他的事情。 端王可是陳宣帝一母同胞的嫡親弟弟,在皇位的誘惑下尚且鬼迷心竅地聯合兒子陳瑯做出了這種事情,如何能保證再選出來的嗣子不會更加喪心病狂? 面對這種局面,陳宣帝是左右為難,煎熬極了。 懷著滿心的憤恨不甘,在下令禁足陳瑯以后,陳宣帝就揮退內侍宮女,獨自一人進到了陳列著陳氏歷代帝王牌位、畫像的太廟,希望列祖列宗能給他一點提示,為他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