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0
道路慢慢的走著,夕陽掛在天邊, 顯得額外燦爛耀眼。 正在這時忽然有人詫異道:“王上, 您怎么到這兒來了……” 謝宸安:“……” 她忘了自己之前又是見里魁又是招賢納士見了不少人,只當是自己剛來宛臨誰也不認識她的時候呢,這下好了直接讓人給認出來了。 謝宸安有些緊張起來,身后的刑戮也跟著起了戒備。 然而接下來事情的發展卻讓人有些哭笑不得, 那人今日正好是剛打魚回來, 于是順手就給謝宸安塞了兩條魚。 好不容易等到那人走了,結果兩個人剛走了沒多久, 便又遇到另外一個人將謝宸安給認了出來,這個人跟前一個比起來就要小心翼翼的多了,她先是湊近了些觀察, 等發現的確是謝宸安之后便匆忙行禮。 謝宸安聽她說話這才想起來這個人是蘇迎手底下的人, 她之前見過。 謝宸安勉強應付了幾句,那人開心的將剛摘的野菜分給她了些,而后這才離開。 謝宸安沒想到會一連遇到兩個將她認出來的人, 她看向蕭敬之頗有幾分不好意思道:“沒想到會被認出來,今日大意了,說起來我前兩日出來轉也沒這樣來著,沒破壞你興致吧?” 蕭敬之笑著搖頭, “妻主能夠得百姓如此愛戴, 敬之高興還來不及?!?/br> 話雖如此,不過現下一行人已經被認出來了, 再繼續這樣在外面終究是有幾分不安全的,而且剛那兩人說不定會將此事宣揚開, 若是一會兒被人圍觀那就讓人尷尬了,于是一行人還是往回走去。 路上謝宸安道:“這次的事情是我安排的不妥當,下次再帶你出來看看。我最近有些忙,若是你自己想出來的話讓刑戮帶人護著你,出來走走也好的,我總擔心你一個人在府上憋壞了?!?/br> 蕭敬之笑著答應下來。 此后第二日蕭敬之便當真是在謝宸安離開后帶著人離開了府上。 謝宸安這天仍舊是早早的到了幕府,昨日周負和于造江泉兩個人討論了一天,最后終于結合了三個人的想法改善了之前的想法,得出了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 昨日她們連夜改了圖紙,今日便將圖紙放到了她的面前。 謝宸安對此自然欣然同意。 這整個的改善水力灌溉的工程是個大工程,真要說起來花費不小。 謝宸安現在手頭的銀子不多,而史振那邊關進大牢里審了好幾天,也不知道她是因為有什么軟肋捏在馬林等人身上還是怎么的,只一口咬定說全是自己的主意和其他人完全無關,而那些銀子她也堅決不肯說出下落。 審史振的事情謝宸安沒讓馬林插手,全權交到了嚴羽的身上,這是她第一次將事情交到嚴羽手上,也是想要就此來觀察一下她的行事方式。 事實證明關于嚴羽的事情倒是白如看的準,這人的確是個正直的循章辦事的人,她沒跟史振講情面,除了審問她之外還直接帶人去抄了她的家。 史振家中抄下來倒是也得了七八千兩銀子,雖然跟十幾萬兩的數目相差很大,但這終究比謝宸安之前預想的要好很多。 而這次謝宸安就直接將這搜刮來的銀子交給了周負和于造,讓她們先部分開工,剩下的等秋天收上稅收之后再看。 這改善水力灌溉本來也不是一件小事,很難在很短時間內完成,是以她們對先部分開工一事沒有半點兒反對。 徐斌那邊這個時候也已經按照昨天蕭敬之說的,開始讓擅長刺繡和制造瓷器的人在準備了,只等著找個合適的時候讓她們召集一批人開始上課。 謝宸安尋思著為了刺激她們積極性得要給她們些‘上課費’才好,于是跟徐斌商量凡是主動將手藝教授給大家的,每教授一天可領一百文錢。 這個世界的物價基本上是一碗面兩三文錢,而一千文為一兩,說起來的話這上課費并不算太高,但是積少成多,若是堅持給人上個一個月的課那便也能夠拿到一筆尚算可觀的數額。 不過想到可能會有人濫竽充數,奔著錢來胡亂教學,索性謝宸安建議徐斌可以再開個課程評價,讓上課的人通過上課內容是否有用,是否能夠聽懂,教授的人態度好不好等幾方面內容給老師打分,這樣的話很容易便能看出那個是在認真上課,哪個是在渾水摸魚的。 另外還給徐斌畫出了幾塊地方方便她上課,刺繡這事容易,而瓷器制造從泥土到磁窯都缺一不可,她索性讓徐斌詢問那幾個會燒制瓷器的有沒有興趣開窯,如果愿意的話她愿意扶持她們,以入股的方式給以部分資金支持,等到后續賺到錢之后再拿分紅。 謝宸安剛說的那個其實算是她私人扶持,若是稅收充足的話其實可以開個官窯,這樣的話從品質上到數量上都更容易把控。 之前把那六七百人丟給杜恒之后謝宸安這段時間還一直沒來得及問后續情況,這個時候她索性趁著有時間,讓人去都尉司把杜恒給叫了過來。 說起來自從杜恒去往都尉司之后兩個人見面就少了,加上前一陣子謝宸安忙的很,兩個人倒是有好一陣子沒坐在一起好好聊天了。 兩個人相伴數年,平日里相處并不拘禮,這個時候沒事,兩個人便吃著點心喝著茶水閑聊了起來。 杜恒對于這批人基本還是滿意的,畢竟她們都是自己上報表明自己身強力壯或武藝高強才被召集過來的。 她們之中有一半人是多少會些武藝的,而不會武藝的那些憑借著一身力氣學起來也不困難,杜恒此前閑了一段時間,不過自從這批人到她手里后她就忙了起來。 一來是訓練她們遵守軍紀,二來也是訓練他們學習武藝,加上每日的戰術講解和協作練習,這段時間杜恒倒也是從早到晚每日都忙的腳不沾地。 說起里杜恒這其實也是第一次帶新兵,許多事情做起來并不是那么熟悉,她一邊摸索著一邊向伍洋請教,倒也是很快就入手了。 謝宸安覺得這是一件好事,這批人全當是給她練手,有了這次的經歷,下次再面對招收進來的新兵之時就能做到心中有數了,便是人再多些也不至于手忙腳亂。 杜恒建議安排都尉司現有的幾千人進行巡防和集體練武,她近來發現郭山帶兵有些松散,反倒是她和伍洋這邊還稍微有些樣子,分散著各自練兵雖然能各自不收干擾,但是長期這樣下去肯定是不行的,該有的制度還是要有的,而武器和裝備上面需要慢慢補足。 說起武器方面來,長刀、長-槍和鎧甲這些只多了幾百人自然還是不缺的,不過馬匹和大型殺傷性武器,卻一直是個漏洞。 大饒馬匹少,是以步兵多騎兵少,這也是大饒軍之所以面對戎國軍隊的時候不易取勝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