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5
兩步,一口血噴了出來,身子一軟,癱在絲毯上。他的眼睛看著我,在我的驚叫聲中,慢慢的閉上了。第十八卷兩害相權第139章我好像做了一個夢。老崔像一只婉約的被斬斷脖子的鴨子,在我面前緩緩倒下,我被嚇的掐著崔碧城的脖子大聲慘叫,我的叫聲把尤平安他們嚷了過來,他們從我的手中救下被我掐的快要徹底吹燈拔蠟的老崔的時候,尤平安翹著蘭花指,在我面前恭敬細聲慢語,“王爺,王爺,您醒醒。別嚇奴婢呀,您醒醒……”我被嚇的一激靈,驟然醒了,看見黃瓜爬在我床前,用一個用整塊翡翠雕刻的小瓶盛的嗅鹽在我鼻子下面一個勁的亂晃。他見我一睜眼,馬上扔了那個價值二百兩的小玉瓶子撲過來,“崔公子沒事,他還活著??!——”然后,他才喘了口粗氣說,“林太醫已經來過了,他親自煎了藥,喂崔公子喝的。林太醫說崔公子就是急火攻心,吐口血反而把心中的熱毒發了出來,比悶在心中要好的多。他還說,死者已矣,也勸王爺放寬心,不要過于感傷崔言崔大人的事。王爺身份貴重,您保重自己才是社稷之福?!?/br>我知道他說話是什么意思,不過是說我要是非要難受,就會牽連太子也跟著難受??墒?,死的不是他林太醫的爹,也不是他舅舅,他上嘴皮一碰下嘴皮,站著說話不腰疼。我不打算理睬他。等我起來,頭也不昏了,又讓黃瓜去替我看了看,老崔床前也收拾干凈了,擦干凈了血跡,噴了香,一點腥味也沒有了,我這才小心翼翼的挪到老崔床邊。他已經醒了,靠在一個蘇繡的貴妃大靠枕上,頭發散開,如瀑一般的漆黑長發散在肩膀兩側,頗像是傳說中那些脆弱俊美的魏晉風流。他旁邊是一個清俊的小廝捧著瑪瑙碗喂他吃藥。他看我過來,就抬起眼睛看著我,動了一下手指,讓那個小廝退到一旁。我伸手摸摸他的額頭,還有些熱,我問他,“醒了?”他說,“醒了?!?/br>我問,“還能活?”他想了想,“應該比你活的久?!?/br>我一拍手,樂了一下,“那就成?!?/br>我坐他床邊上,拉著他的袖子說,“既然能活,那就先養兩天,后面的事情還需要你來cao辦。舅舅的喪事要好好的辦,選墓地,選壽材,請和尚道士做水陸道場,應付各家親戚朋友、王公大臣們的吊唁,上奏折請皇上賜謚號,請祥貴妃加恩的懿旨,這些事你都要自己來做。舅舅就你這么一個兒子,你可要好好把他發送了?!?/br>崔碧城垂了一下眼瞼,豐厚的睫毛扇子一般遮擋住他的眼睛,只在蒼白的臉上留下一抹淡淡的陰痕。然后,他一字一句的說,“什么?發送?”這個時候,他卻笑了,竟然有些妖。“我爹現在就用昆侖寒玉鎮著,停放在我這個留園之內,留個十年八年的不會壞!我爹居然在我面前讓人殺了,要是不查到把整個雍京翻個底朝天,我就不是崔碧城!”鐺!那邊有更香燃盡,銅珠滑落敲打在銀盤上的聲音。我一看,正好三更。第140章雍京風云就好像小孩兒的臉,說變就變。前些天雍京九城封門,過往行人無論為官做宰的,還是市井匹夫,一概追問祖宗八代,連我出門在雍京城閑逛要是沒有東宮令牌都寸步難行。在那個時候,要說國舅爺當街被刺殺可是震動朝野的大事,可是現在風頭一轉,以刺客當即被誅殺,太平盛世不可妄動干戈為由,本著人死入土為安的悲天憫人的情懷,朝廷下旨,崔言之事到此為止。一天后,整個雍京被另外一個謠言震驚了——老三羽瀾要娶老婆了!羽瀾有一個從小就定下的娃娃親,就是他另外一個表妹,如今的東宮諸妃杜明鶴的堂妹,杜文鶴。所有人都以為這位杜姑娘一定會入主嘉王府,可是,如今老三要另娶的謠言就好像三月滿皇都的柳絮一樣飄來蕩去的,在雍京城漫天打著漩。終于,端午那天,大正宮傳出明旨,冊封文王女公子戎長安為皇三子嘉王嫡妃。這下子可亂了,整個雍京好像山崩海嘯一般,頓時炸窩了。文王女公子出身極其顯赫。第一代文王戎丙丁是大鄭開國元勛,千年前八方諸侯盟主,手握百萬大軍,戎馬倥傯一生,戰功彪炳史冊,我祖祖祖……爺爺太祖皇帝親封的血統諸侯,世襲罔替的尊榮!千年來,王侯將相權力更迭,皇族子孫尚且各自飄零,似乎只有戎家巋然不動。這個新聘的嘉王妃的親爹在軍隊雖然沒有確切的實權,可是文王世家千年來卻是軍方的精神領袖,幾乎是一呼百應,只是,他們戎家好久沒有呼了,說來,似乎好像也有二百年了吧。端午這天是太子十九歲壽辰,我進宮拜壽,酒杯還沒有端穩當,就聽見這么個旨意,讓我一下子什么胃口都沒有了。太子文湛似乎并不在意,他微笑著對著前來拜壽的嘉王羽瀾說了句,“恭喜,娶妻求淑女,三弟好福氣?!?/br>嘉王此時似乎很靦腆,深深的躬了身子,“羽瀾福薄,半生孤寒,無緣得一紅塵知己。如今是父皇的恩寵,戎家女公子的錯愛,羽瀾誠惶誠恐?!?/br>我在一旁聽著,感覺怎么那么不對味。不管怎么說,老三這是娶老婆,不是被流放,聽他這說話,讓他娶戎長安,好像委屈他了似的。我在這邊坐著,看著文湛羽瀾兄弟兩個虛情假意的寒暄,忽然想起來,今天崔碧城也來了,他鉆哪里去了?崔碧城最近的日子不太好過,我也不好過。朝廷一聲令下,壓下崔言之死的事情,整個雍京誰還敢踩這趟渾水?都說崔家跟著我娘滿門雞犬升天,可是再怎么高升,升天之后也變不成大羅金仙!老百姓都會說,“什么?你說崔家門第高,崔言可是正經的國舅爺!這話可真要笑死個人了。如今皇上風流,小老婆多,滿雍京城跑的都是國舅爺!不說別的,大鄭朝開國都要千八百年了,正經的鳳子龍孫都烏泱烏泱的,數都數不過來,雍京前門外一個賣草鞋的軟蛋還說自己是東山景王之后,五百年前祖上還渡海打過倭國呢?什么,你不知道哪里是倭國?早滅了四五百年了,那片焦土都長草了,誰都記得那里是哪里?”“原本以為崔家給皇上生了個大兒子,你生的晚,沒見過那個陣勢。嘿,當年把皇上美的,都差點忘了自己姓嘛了!又是天下大赦,又是祭拜祖宗,就差折騰著泰山封禪了。咱當年還以為那個大兒子能當皇上呢,誰想到這個兒子長大之后也是個軟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