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7
過萬兩而已?!敝x槐鈺搖頭笑道:“不過就算是萬兩,在當官的俸祿當中,已算是非常多了。旁的那些官員,若是沒有爵位,一年也不過二三千兩?!?/br>“那怎么夠他們花用的?”白術愕然說道。“自然是不夠。不過伯府里還有封地,每年的租子也有幾萬?!敝x槐鈺說道。且當年他娘經營了不少生意,給伯府攢下了多年的積蓄。也正是因著這些積蓄,婁氏和謝琪如今才能穿著價值千金的緙絲衣裳,戴著滿頭的珠寶首飾,過這般奢華無度的生活。“京城里的勛貴子弟,多半是如謝家一般,過著如此奢華的生活?!敝x槐鈺說道:“俸祿不夠花了,便要從他處找補。這找補之處,自然是商賈最為便利。每年的孝敬銀子,便成了他們收入的大頭?!?/br>白術聽得謝槐鈺講這些潛規則的事情,直聽的云里霧里,心中一陣陣波瀾。若他不是遇見了謝槐鈺這樣的懂行之人,怕是過些日子被人關了莊子都不知是為了什么。謝槐鈺又對白術交代了許多暗處的規則,才把話題轉到了別處,兩人又是一頓耳鬢廝磨。·白塘村的冬天,日子并不是那么好過的。這里地處江南,氣溫并不太低,因此一時半會兒也沒有下雪。只是淅淅瀝瀝的小雨時而夾雜著冰冷的雪珠,倒是比大雪紛飛還要更為難忍。白術推門只走出幾步,全身就要被那小雨打的透濕,身上不管穿上幾層衣服都不頂用。這些日子,連睡覺的被子都潮乎乎了,要是白術如今還住著那破屋子,怕是已經被凍的半死了。這樣的天氣,不管是誰都變得有些疲懶。就連每日最愛去村學的粒兒,近日都不愛起床了。離真正的大雪封路之時,還有大半月之久。此時白術便要準備起來,把直到來年春季的物事都預備好了。這預備的第一樣事物,就是吃食。白術采購了一百斤粳米,一百斤白面、幾十斤油和若干調料。又收了幾十斤豬rou、幾十斤牛rou,摸了鹽腌了風干,制成rou干。除此以外,他的魚塘中還有些魚,冬天自然是不再送到那來福樓去,便可以自己吃了。置于那些蔬菜瓜果什么的,村里不少人家都有。便是冬天的時候,也可高價收上一些,白術便沒有儲存。一下子要處理這么多的食材。白玉山莊全部人手便齊齊上陣,連白術也是換了身粗布,下場幫忙。他正把那拌著香料的鹽粒往一塊兒里脊rou上抹勻時,忽然便被白寶山找進了門,讓他去他家里一趟。白術也來不及換身衣服,便凈了凈手,隨著白寶山出去了。走在路上的時候,白術同白寶山打聽,才知道原來是白老三一家死了,又過了七七,他們遺留下來的產業,如今也要好生分配一下了。對白老三那些產業,白術自然是不放在眼里的,但依著白塘村的規矩,白老三無后,他的遺產自是要留給最親近的親戚,而白術便是他最親近的親戚之一了。若是只有白術一人,此事倒也好辦,白老三下葬當日,便可開會辦妥了。但除了白術之外,白家卻還有一戶親戚,只是這親戚已離開了白塘村數年,在府城里安家立業了。便是此番過了一月有余,白寶山也是花了一番功夫,才叫白家族人把此人在府城中找到。這人如今也算是在府城小有家業,并不屑與白老三一家來往。也是因著那人說了,白老三一家留下了近百兩的產業,才隨著那族人一起回到了村中。白術到了白寶山家里,便見到石凳上男男女女的坐著幾個人,這些人神情倨傲,均穿著細棉布的衣服。中間有一個中年男子,看著已過不惑之年,但面皮細嫩,面目和白老三竟有五分相似。“白術,你來見見,這位就是你二叔?!卑讓毶街钢侵心昴凶诱f道。那男子便是白老二,乃是離家已久的白家二子。白老二雖比白老三還大一些,但因為不用種田,面相倒還反而年輕一點。他身旁坐著一個四十左右的婦人,旁邊還站著四個年輕男女。此時四人便看向白術,上下打量一番他的粗布衣衫,眼中還帶著一絲nongnong的鄙夷。作者有話要說: 白術上交工資了………………………………關于文中物價,大概很多人會覺得怎么鄉村里這么便宜,城里貴成那樣?因為是架空,所以很多東西的價格都是估的。作者估的時候是參考了一個比較近代的朝代的物價,具體是什么朝代就不說了。古代貧富差異是真的很大。窮的人家可能一家人都做不起一條褲子。冬天冷的時候,便一家人坐在家里,只有要出門的人才有褲子穿。但有錢的人家,舉例貪官和珅,他家后世被人估算出家產是8億萬兩白銀,家里搜出220個純金痰盂。而當是清朝的財政收入才6000萬兩,乾隆下江南時官員為了討好他才弄了一個銀絲痰盂。咱們大宣朝里,白塘村只是個偏僻小村,所以村內各種物價,人工都比較低,參考了某朝代農村人的生活水平。但是城里物價就要高很多,畢竟是府城、京城嘛,那么多的土豪,總不能和村里一個物價的。因為古代不同朝代金錢和物價差距極大,大家看的時候可能會覺得怎么我上次看的某個朝代,某本書里的物價是這樣樣子的,這本書里又是那個樣子的。這就是每個作者參考的朝代不同,引起的差異,不要太過糾結這個,看到有些覺得想不通的地方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輕松看文就好啦~☆、第89章白家在白塘村也算是大家氏族。因著家境不錯,白老大這一輩,一家兄弟三個,都是在村學里讀過書的。白家三兄弟中,白老大讀書不錯,但因著年長,要承擔家業,便早早不讀了,下地干活去了。白老二讀書也算是勤勉的,因此后面便一直讓他讀著,還考上了童生。只有白老三年紀最小,無心學習,早早輟學不讀,后面便也回家種地了。白老頭死前,白家三兄弟便分了家。因著白老大要贍養母親,家里的田產便給他多分了幾畝。又因為白老三年紀最小,又沒什么本事,父母偏疼,也給他分了不少田地。剩下一個白老二,因為自小讀書,花了不少銀子,又考上了童生,自是比其他兩個兄弟本事強些。白老頭死前分家,給他分得的田產就最少。年輕時白老二考上了童生,雖不及秀才厲害,但在村里也是頗為長臉面的。白老頭分家不均,他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