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73
全家在大姐面前肯定都得越發夾著尾巴做人了,也挺好的……” 姑嫂兩個一邊散著步,一邊閑聊著,少不得過一會兒就要遇上幾個同村兒人的,當然,也未必他們就不是故意到季善面前晃悠露臉。 季善一律都笑臉相迎。 若遇見有帶著孩子的,還會自提前就備好的荷包里拿幾顆糖出來,遞給孩子吃,自然換來的一水兒都是贊美聲。 沈恒以后肯定會越飛越高,她當然得把族人都替他安撫好,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不讓族人有任何給他添麻煩的機會才是,像羅府臺,不就一直為親人所累么? 回家后的第二個清晨,季善便不是被殺豬聲吵醒,而是被外面嘰嘰喳喳的鳥叫聲給叫醒了的。 那種因為周圍太過安靜,而越發顯得鳥叫聲清脆,就如同近在耳邊的感覺,季善已是好久沒體會過了,不由心情大好,暗忖將來等她和沈恒老了,就回沈家村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肯定悠閑又愜意。 不過如今還是算了吧,在家里待個十天半個月的,她可能還覺得悠閑自在,時間一長,日日見到的都只是那幾個人,生活也是一成不變,她肯定就要受不了了。 尤其沈恒還不在身邊,日子就更是難熬了……也不知沈恒如今怎么樣了?算來她和他都分開一個多月了,也不知他是胖了還是瘦了,有沒有想她,又能不能適應翰林院的日子? 她還是得盡快進京去,夫妻兩個朝夕相對,同作同息才是。 這一日,沈家比之昨日更是熱鬧到了十二分去。 全沈家村兒的人都放下各自的活計,來了沈家湊熱鬧,雖路氏昨兒讓沈石兄弟妯娌去各家邀請時,便已說了不收禮,讓大家只來人就是,眾族人和同村人又怎么可能真空手上門? 還是這個提了雞鴨魚蝦,那個拿了rou蛋瓜果的,說都是‘自家養的產的’,還說是‘給探花太太吃的,多少是個心意,若不是探花太太教我們種辣椒,我們哪來如今的好日子過’。 弄得路氏哪還好再拒,只得都收下了,想著這些日子都做了給季善補身體也挺好。 正好如今沈家足夠大,中午便也沒開流水席,而是各家都把自家的桌子凳子碗盤杯碟都搬了來,索性三十多桌一同開的席,在三叔公請里長帶領大家一同舉杯那一刻,整場宴席的熱鬧與喜慶更是達到了頂峰。 至于里長何以會來,卻是三叔公特地讓人去請的,想著清溪就只巴掌大點兒地方,沈家要款待這么多族人同村人吃飯,動靜也怎么都小不了,與其回頭讓里長知道了問為什么不請他,大家尷尬,倒不如直接請了他的好,也不過就多一雙筷子的事兒。 等大家都吃飽喝足散了席,里長還由三叔公和沈九林帶著,笑得很是客氣的與季善說了一會兒話,“敢問探花太太,沈探花幾時能得閑返鄉?本來之前縣里曾來了大人,與我商量給沈探花再立牌坊之事,我想著若沈探花自己不能到場,到底美中不足,如今正好探花太太回來,好歹能大概知道沈探花幾時能回來了?!?/br> 季善想到沈恒之前的舉人牌坊,倒是很能理解里長為何這般熱衷于又為沈恒立探花牌坊,這可是整個清溪鎮都要跟著光耀幾十甚至上百年的事兒,又是在自己任期內,的確值當他這個里長興頭。 可惜別說季善了,怕是沈恒自己都說不好他什么時候能再回清溪了,只能笑道:“相公如今進了翰林院任編修,沒有上頭的允準,是不能擅離職守,私自返鄉的,所以具體什么時候能回來,我也說不好,只能辜負您老的一番美意了?!?/br> 里長這才知道沈探花已經是沈翰林了,雖然止不住的遺憾,“那看來到時候立牌坊時,只能請了沈老爺和沈三叔公代沈翰林到場了。這般榮耀的事情,肯定得越早把牌坊立起來,讓咱們全清溪,乃至全天泉的人都知道越好,也好早日激勵大家伙兒但有余力,一定要讓家里的兒孫多讀書,將來咱們清溪才好出更多的秀才老爺、舉人老爺、乃至進士老爺探花老爺??!” 想到沈恒竟已是翰林了,那牌坊上又能多列一項他的成就,他與其他鎮的里長碰頭時,也能多一件讓他們羨慕的事了,又止不住的高興。 又客氣的與季善說了一會兒話,“沈翰林年少有為,真是我們整個清溪的驕傲,但也請探花太太上復沈翰林,為朝廷效力盡忠之余,也千萬要保重身體才是,家里還有父母親人等著他呢!不過家里也請沈翰林不用cao心,我們這些鄉鄰都會幫著照看的……” 方由沈九林和三叔公陪著,去一旁吃茶去了。 余下季善暗暗好笑,里長還挺會說場面話兒的,不過打交道這么久以來,感覺他也不是多事兒的人,縣官不如現管,有他處處照看沈家和沈家村的人,也挺好的。 沈家次日又熱鬧了一日,才在路舅舅一家、沈青一家和沈桂玉一家相繼離開后,回復了清凈。 季善卻是沒閑著,去了一趟鎮上,給孟競送成親賀禮,雖然孟競并不在清溪。 據路氏說來,孟競一直在天泉自己帶了人,準備他婚禮所需的一應東西,畢竟孟夫子與孟章要教學生,都不得閑,可不只能他自己上了? 不過之前季善與沈恒托他帶給沈家的東西,倒是都送到了的,“不然那日善善你回來,我們怎么會那么驚喜?就是想著你們都托孟二少爺什么都帶回來了,哪還有自己回來的必要?沒想到你隨后又回來了,還又帶了那么多禮物回來,簡直就是累人又破費!” 季善立馬抱了路氏的脖子,“那娘只說我回來您高不高興吧?……您高興不就結了?只要您和爹高興,我和相公再累再破費,心里也是甜的,我們在外面辛苦打拼,不就是為的讓父母親人能過好日子,能日日高興嗎?” 說得路氏是心花怒放,本來多少還是因為沈恒沒能回來有些遺憾的,霎時也不遺憾了,陪著季善去了鎮上給孟家送禮。 季善給孟競的成親賀禮是四匹錦緞、一套赤銀的頭面并六十兩賀銀,既在京中時說了孟競成親時要送他一份厚禮的,自然不能食言。 虧得孟競不在家,不然估計未必肯收下這份厚禮,指不定還要弄得他和季善彼此都尷尬,畢竟…… 季善暗暗慶幸著,與接待她們的孟大奶奶應酬了一回,又問候了孟夫子一回,代沈恒送上了給孟夫子的八色禮盒后,方婉拒了孟大奶奶留飯的好意,回了家去。 之后幾日,季善日日都是吃了睡,睡了吃,完全讓路氏當了豬養,只覺不過才幾日,臉便圓了一圈兒。 不過想著難得路氏高興,她就當是連同沈恒的那一份兒在內,彩衣娛親了,也不曾阻止路氏,仍由得路氏一日五頓加點心宵夜的喂她,反正回頭要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