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0
沖了出來,本來滿臉怒色的,不想就見孫老太婆早不見了,門外所有人都在笑,分明一派的喜氣,并沒有自己想象中的一團亂,因忙拐到了路舅媽身旁。 路舅母自然知道他在氣什么,忙附耳如此這般一說,路舅舅臉上的怒色便立時都化作了笑。 抱拳也向圍觀眾人道:“外甥中了案首這么天大的喜事,我當舅舅的肯定也要大大的表示一下才是,過兩日我們路家也會擺酒請客,宴請我們全村兒的人,到時候在場眾位也一定要請早啊?!?/br> 知道孫家、認識孫家母子,甚至與之沾親帶故的人到底路家村及周邊一帶更多,既然妹夫與外甥都這般通情達理,這般給他妹子撐腰,他當哥哥的當然也要好生替姓孫的宣揚一下他們當年是怎么忘恩負義,怎么不干人事兒的,狠狠出一出已經在心里積壓了這么多年的那口惡氣才是! 圍觀眾人里不少都是路家村的人,聞言都紛紛笑道:“好啊,那我們可等著去厚樸哥/叔家吃酒了?!?/br> 路舅舅與沈九林便又與眾人客氣了一番,待要走的客人都送走了,其他人也折回了院子里去后,一大家子才也往里走。 路氏早已是紅了眼圈,不過這回不是氣的了,而是被沈恒感動的。 她還以為,還以為兒子會為了自己的臉面名聲,就算要為她撐腰出氣,也不會以那樣直接的方式,畢竟今兒來的客人里可不少鎮上體面的老爺們,他的同窗和聞訊而來的童生秀才也不少,誰愿意自己的好日子被白白攪合,以后還會被人明里暗里的議論嘲笑呢? 就算再是“兒不嫌母丑”呢,他心里肯定多少還是會不高興的,畢竟他有今日是真的不容易,讀書人的臉面名聲也真的很重要。 這也是她方才只能容忍孫老太婆的原因,她不愿白白給自己的兒子觸霉頭添晦氣! 卻不想…… 丈夫會信任自己護著自己,她是心里早有數的,畢竟二十幾年的夫妻了;兒子這個,卻是出乎她的意料之外,實在讓她太驚喜,也太舒心了,她真的養了一個好兒子! 路舅舅和路舅母也是滿心的感動與欣慰。 路舅舅等不及進院子,已先拍了沈九林的肩,低聲說道:“妹夫,當年爹堅持把meimei嫁給你,真的沒有嫁錯!” 哪怕之前因為分家的事,他讓妹子受了氣,這些年妹子在當哥哥的看來,也受了不少的委屈,如今在他如此公然回護妹子、給妹子撐腰的行為面前,也可以一筆勾銷了。 路舅舅隨即又拍了沈恒的肩膀,道:“恒兒,你娘也沒有白養你一場,你真的是她的好兒子,是我的好外甥!” 沈恒微微一笑,“舅舅言重了,本來就是我該做的,忘恩負義、不干人事的也不是我娘,反倒我娘是直接受害者,那我和我爹當然要支持她,為她撐腰,為她討回公道了。姓孫的妄圖以此來脅迫我們,以為我們投鼠忌器,便無論如何不會把他們忘恩負義的丑惡面目揭露出來,只能讓孫老太太進門,讓人都知道兩家的關系,自此便只能往來著,簡直就是打錯了主意!” 這話一出,路氏的眼淚再也忍不住落了下來,叫了一聲:“恒兒,我……” 卻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了。 季善忙攙了她,笑道:“大喜的日子,娘可不許哭,娘只能高興,且以后只會越來越好,越來越高興。姓孫的簡直腦子有病,才會以為這不是什么光彩事兒,我們不敢聲張,就算不光彩,那也是他們母子忘恩負義不光彩,幾時該受害者不光彩了?擱哪里也沒有這樣的道理。我要是他們,早藏著掖著還來不及呢,便是要賠禮求饒,也該悄悄兒的來,姿態放得低低的,那才是求人應有的態度。卻非要仗著自己是所謂的長輩,軟飯硬吃,那他們不踢鐵板誰踢呢?” 說著看向沈恒,“相公,剛才爹雖發了話,請在場的客人們今日過后也要幫著說公道話,里邊兒的客人卻還不知道,依我說,你也該告知你那些同窗文友們一聲事情的前因后情,省得他們有所誤會才是?!?/br> 光普通百姓八卦孫家和孫秀才說到底能有什么用,得讓他當年忘恩負義的行為至少在天泉縣的文人圈子里也都傳遍,讓他臉面名聲盡失才是,不然算哪門子的報仇出氣? 沈恒深深看了季善一眼,才點頭道:“我也正有此意,不想娘子倒是與我想到了一塊兒去?!?/br> 說完不待路氏沈九林等人發話,已大步越眾往前走去,很快便到了以孟競為首,還有其他幾位臨鎮聞訊趕過來賀喜的秀才并一眾童生坐的那兩桌席前,抱拳開了口:“眾位同窗好友,方才我家門口的喧嘩想必眾位也有所耳聞,只今兒家里人多口雜的,想必眾位也沒能聽得分明,索性我這會兒與大家細說一遍吧?!?/br> 便把整件事情連同路家路氏當年與孫家的恩怨,都言簡意賅說了一遍,末了沉聲道:“當年孫秀才母子忘恩負義在先,今日又妄圖脅迫家母,粉飾太平,以免他日自家寡廉鮮恥的行徑曝光,人人唾棄在后,實在無恥至極,所以無論我們沈家,還是我舅家路家,都與孫家老死不相往來!我也知道,今日諸位同窗文友里,定有與孫秀才素常往來交好的,也請替我帶句話與他,我沈恒與他勢不兩立,以后他走他的陽光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大家井水不犯河水最好,否則我絕不會與他善罷甘休!” 以孟競為首的兩桌秀才童生們雖然在一群普通百姓客人中,顯得鶴立雞群,一個個都自帶光芒一般,說不出的顯眼,心里也都多少自帶高人一等的自得與優越感。 但八卦卻是人類的天性,他們既也是人,便不能例外,早都豎著耳朵在聽外面的動靜了,只離得遠,人又多,聽不大清,又不好像其他桌的客人那樣,陸陸續續都跑了出去看熱鬧而已。 不想沈恒卻這樣直接把事情告訴了他們,并且放話與孫秀才勢不兩立。 一時都有些驚訝。 然隨即便相繼回過了神來,紛紛義憤填膺道:“孫秀才當年竟如此的忘恩負義,如此的無恥?簡直就是我輩之恥!” “不怪那句話‘仗義每多屠狗輩,無情總是讀書人’一直流傳至今,就是孫秀才之流,壞了我輩的名聲!” “正是這話,一粒老鼠屎,生生壞了一鍋粥!子晟兄放心,若今日過后有人問及此事,我等一定會如實告知,定叫問話之人知道無知之徒真面目的!” 只眾人這義憤填膺到底有幾分真,幾分假,就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了。 不過讀書人對這樣的事的確泰半都是不齒的,雖然他們自己遇上了,也未必就能忍得住誘惑,不忘恩負義,但既然不是他們遇上了,而是別人遇上了,還經年后曝了光,他們當然都要唾棄鄙夷之。 且沈恒才中了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