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5
“也許定遠侯這次過年也不在府中?!?/br> 吐出這么一句話之后,章晗看著王凌隨手下的那一子,卻沒有從自己面前的棋盒中取黑子應對,而是支著棋桌對王凌說道:“四弟妹,這一兩日請你盡快把東西收拾起來,但卻不能告訴任何人。至于身邊的貼心人……誰留下誰遣走,也盡早定下來!” 盡管章晗那一日去送淄王和淄王妃的時候見了王夫人和嘉興公主,但那些后路她并未貿貿然對別人說,而是暫且先放在心里。此時此刻見王凌片刻震驚之后,便點頭露出了然的表情,她知道對方竟是早就預備好了,一時不禁笑了起來。 “男人們謀劃他們的,我們準備我們的,總而言之,以不變應萬變就是!” 然而,當這一天傍晚,和陳善昭陳善睿兄弟同時到家的,還有另一個早有預料卻來得不是時候的消息。西安府秦王率軍大掠塞上,得牛馬數萬,軍民數千,蒙人王公二人,請進京獻俘!此前的收陜西都司兵權卻用獻俘二字表述出來,卻多了幾分炫耀軍功武力的壓迫感。 盡管平素用飯都是各回各房,但今日陳善昭卻讓人把飯擺在白虎堂。昨日在此遙拜過了京城的父王和母親,此時此刻用飯,他卻親自舉杯給章晗和陳善睿王凌一一斟滿了,這才開口說道:“秦王此舉雖是投石問路,可若是朝廷應對少有不稱心,怕是就會立刻揮兵南下。我剛剛從宮中得到了消息,太子的應對是強拒,而且有人提議封父王為大將軍討逆?!?/br> 此話一出,陳善睿頓時按著桌子想要站起來,可手上卻被王凌按住了。他悻悻地坐了回去,卻是冷冷說道:“這么明顯的驅虎吞狼之計,難道他以為父王會看不出來?” “縱使看出來,只要皇爺爺還在一日,下令的是皇爺爺而不是太子,那父王就不可能抗旨?!闭f到這里,陳善昭苦笑一聲,繼而眼神銳利地說道,“所以,不管如何,得先弄清楚皇爺爺的病究竟如何!” 第二百三十章 伏闕探天子! 正月初四,百官在奉天門前伏闕叩問天子平安。 這一場來得突兀卻又讓人莫名緊張的伏闕,其始只是原本在小民百姓當中小規模流傳,突然卻因為秦王上書奏請獻捷和獻俘之后開始,從上到下大肆流傳的信息——皇帝已然駕崩,如今只是太子顧慮各藩局勢故,而暫不發喪!面對這么一個消息,如今幾個都是剛剛換上去的各部尚書侍郎們,一時間也都有些坐不住了。于是在深有名望的吏部尚書夏守義和戶部侍郎張節的帶領下,一眾人等這一天便于奉天門前伏闕叩問天子平安與否。 最初不過是一二十人,多半都是吏部和戶部的屬官。然而,這兩部原本就是六部之中至關緊要的兩部,影響力自然非同小可。短短一刻鐘內,伏闕的人便增加到了五十,一個時辰后便是一百多,即便在這樣天寒地凍的天氣中,不斷有年邁體弱的支撐不住倒下,但立時有更多年輕力壯的前赴后繼地加入了進來。于是,起初不想貿然出面落人口實的太子,最后被逼無奈,不得不趕到了奉天門前。 見那些個白發蒼蒼的老臣正被人架到一邊灌著熱湯熱茶,底下黑壓壓跪著至少兩三百的官員,太子不禁緊緊蹙起了眉頭。不用看他就知道,這些人當中必然有秦藩趙藩乃至于其他各藩的內線,但更多的卻是忠直之士,自己將來要坐穩大位,就得緊緊依靠著這些人。畢竟,比起秦王和趙王的赫赫戰功來說,他唯一擁有且最有力的,就只剩下大義名分了! 于是,他快步走到為首的吏部尚書夏守義跟前,伸出雙手想要把人攙扶起來,見夏守義堅持著雙手伏地不肯起,他忍不住一跺腳道:“夏公,這大冷天的你等卻如此執拗,若萬一凍出個好歹來,就算你不顧惜身體,好歹也得顧惜這吏部千頭萬緒的部務銓選無人處理!” “太子殿下,從臘月到除夕正旦,皇上自始至終一面都不曾露過,臣等實在是心中不安。兼且如今外界流言日烈,倘若不能昭告天下,只怕那些流言蜚語會愈演愈烈,以至于動搖國本!”國本兩個字,自然指的便是太子這個東宮儲君。見太子為之動容,夏守義便一字一句地說道,“臣也知道如今皇上正在安養,不得貿貿然打擾。只求太子在吾等眾人當中挑選幾個人去乾清宮入見。只消如此,便能讓那些積冰立時消融!” 六部尚書侍郎這些年輪軸轉一般,換了一撥又一撥,但夏守義這個吏部尚書卻一直都是穩坐釣魚臺巋然不動,太子很清楚這人和各藩絲毫關系都沒有,而是只忠于皇帝。想到皇帝如今應該還在昏睡,就算是醒來也口不能言說不出任何對自己不利的話,他假作為難掙扎了許久,最后才點了點頭。 “各位一片忠心,孤不敢辜負了。夏公,還有張大人?!?/br> 指了今日兩個打頭的大佬之后,太子在人群中又搜羅了一番,又挑了兩個誰都知道是和秦王趙王親近的大臣,又叫了兩個素來忠直的科道言官,總共是六個人往乾清宮去。這一行人一走,其他的人自然紛紛扶著膝蓋站起身來。只是大冷天里這么折騰一趟,好些人都站立不穩摔倒在地,縱使能站的也都是手足發僵。然而,須臾便有小內侍匆匆趕了過來。 “諸位大人還請稍待片刻,太子殿下來此之前已經讓人熬好了御寒的姜湯,請諸位大人用一碗暖暖身子再走。另太子殿下說了,各位一片忠直之心,各賞暖耳一副!” 十一月起在京百官可戴暖耳入朝,但多半都是各自依家境所制,貧寒些的往往是用棉布自己絮些棉花,只有家境豪奢的勛貴武臣方才戴得起毛皮。此時此刻,當一碗姜湯下肚,眾人一一捧過了那毛皮順滑溫暖的暖耳,一時對太子的感激之心自然又增添了幾分。 而乾清宮中,當夏守義為首的眾人跟在太子后頭進了西暖閣,在御榻前行過禮,等到太子親自打起了床上的帳子,看清楚那上頭躺著的皇帝時,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舒了一口氣。尤其是夏守義見皇帝面色顯見還算紅潤,也不見多少痛苦之色,他便輕聲說道:“上天庇佑圣君,知道皇上的病并未有大礙,天下臣民必然會歡欣鼓舞?!?/br> 然而,在其余幾人紛紛附和的時候,位列最末以直言著稱的戶科給事中胡彥卻是沉聲說道:“只是我等就算出去如此告訴大家,總難免有人會質疑不信。雖則皇上靜養,不宜受驚擾,可太子殿下最好在京城的那些宗室中挑出兩三個妥當人入乾清宮拜見,如此一來謠言自然不攻自破。畢竟……現如今最不穩的是宗室!” 胡彥向來就以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回回奏疏都讓人替其捏著一把汗而著稱,就連太子也曾因為其屢屢彈劾秦王殘暴嗜殺,趙王沽名釣譽,以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