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
此爽快,姜菱直接把帶來的香囊都拿了出來。 “都是梅花的?”一下子看到這么多個香囊,于曉蓮愣住。 “是?!苯恻c點頭,不緊不慢的解釋道,“不過香味的濃度不同。像小姐手中那個,便是最香的?!?/br> “真的?”于曉蓮雙眼亮了亮,才剛生出的些許失望和后悔盡數散去,不敢置信的從姜菱那里隨手挑了一個香囊,仔細一聞,頓時就笑的更滿意了,“本小姐家中姐妹多,再給我挑三……不,五個。但是,都不準有本小姐這個香?!?/br> “好?!苯庾约鹤龅南隳?,對于各種濃度的香味自然很是了解。最香的她確實只做了一個,為的就是這份獨一無二的專屬感,其他香味的可選擇性就多了。 見姜菱挑的很是隨意,于曉蓮想了想,自己也緊跟著隨手挑了幾個。逐一仔細跟姜菱挑的香囊辯證之后,于曉蓮心下了然,再無任何疑問,二話不說示意身邊的丫鬟收下姜菱挑的香囊,很是大氣的付給了姜菱五兩銀子。 “不用五兩?!苯饨舆^銀子,遞回給于曉蓮一兩的同時,又多給出一個香囊,“香味濃度不同,價錢也不一樣。這個香囊跟方才那五個香味一樣,都是八百文錢的,一并贈給小姐。我這里剩下的都是七百文以下的了。再有下一批香囊,至少得等到半個月后方制成?!?/br> “那這六個八百文就當本小姐花了五兩銀子買的好了?!庇跁陨徸匀徊粫谝舛嘟o二百文銀錢,主要是姜菱解釋的理由深得她心,只有她的香囊是價值一兩銀子最貴的,獨一份兒。而她送給自家姐妹的也比剩下其他的要好,盡顯她的顏面。 不由分說的將一兩銀子塞到姜菱手里,于曉蓮臨走時,還定定的看了姜菱一眼,叮囑道:“你很好,半個月后新的香囊制成后,記得先去知縣衙門知會本小姐?!?/br> “好?!蹦軌蛞怀鍪志褪橇鶅摄y子的大主顧,姜菱確實沒打算放過。能夠再有第二單生意,姜菱求之不得。 送走了于曉蓮,姜菱正待將才剛拿出的香囊收起,周遭好幾位已經觀望許久的姑娘們就都圍了過來。 “真的沒有一兩銀子的了?八百文其實也可以?!?/br> “我聞著剛剛于小姐拿走的香囊好像確實香一些,這會兒店里的香味散了不少。不知道七百文的算不算好?” “那我還是買個七百文的香囊吧!七百文的就算比不上于小姐的香囊,應該也不算差吧!” …… 姜菱抿抿嘴,一時間倒是不知道該怎么接話了。 剛剛那位于小姐一看就是沖著香味來的,姜菱自然為其挑了最香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八百文的、七百文的香囊就不好。畢竟每個人的喜好不同,有些人就喜歡香味淡一些的不是?怎么到這幾位姑娘的口中,就變成以價錢論好壞了? 姜菱的想法自然沒錯,可她選的場所不對。這里的小姐和姑娘們都是來買銀飾的,本就是貴的最好,可不就下意識將香囊也按著價錢定義了? 好在也不需要姜菱更多的解釋,姑娘們便自行有了決定。就要香的,哪怕不是最香,比不得一兩銀子和八百文,起碼也要買七百文的香囊。事關顏面,誰也不肯認輸。 至于說半個月后會有新的香囊制成,沒聽說知縣家的小姐已經提早預訂了?到時候肯定輪不到她們來買。再者,即便到時候有了一兩銀子和八百文的選擇,這半個月她們若是連七百文的梅花香囊都沒有,豈不得被嘲笑整整十五日? 至此,姜菱甚至還沒想好怎么吆喝,她的香囊就賣出去了一多半。七百文的買給自己夠體面,六百文和五百文的同樣可以買回去送人不是? 就連李掌柜,在看完熱鬧之后,也特意挑了兩個六百文的香囊,說是要買回去送自家娘子和閨女。他倒不是為了省那一百文銀錢,實在是七百文的香囊都被店里的客人買光了。 末了,李掌柜還興致頗高的跟姜菱商定,等到下一批香囊制成,還帶來他的銀飾鋪賣。屆時他也讓他家娘子和閨女在銀飾鋪里守著,看看能不能買到更好的! 作者有話要說: 為了好計算,文里一兩銀子兌換的是一千文銀錢,不較真哦,么么噠親們~~~~~~ 第11章 姜菱向來不打沒把握的賬。今日來小北鎮,她想過自己會賺銀錢,卻沒想過自己會賺的這般容易。再一合算自己到手的銀兩,姜菱只能說,她確實很幸運,被那位于小姐開了一個很好的頭,也是一個極高的起/點。 在于曉蓮離去后不過一盞茶的功夫,姜菱就賣出了十八個香囊,其中八個是七百文的,六個六百文的,四個是五百文的。加上于曉蓮給的六兩銀子,一共賺了十七兩又二百文銀錢。 既然賺了銀子,接下來自然就是開銷了。能花會賺,才是姜菱一貫的原則。是以她當下也沒客氣,直接就在李掌柜的銀飾鋪里為姜老太太買了一支算不得細的金釵。 李掌柜的店鋪名為銀飾,實則金飾也不差。只不過最早先李家祖先是以銀飾起家,故而這么多年依舊沒有換過牌匾。不過“李氏銀飾”的招牌名聲在外,吸引的皆是小北鎮最有錢的夫人小姐,從來都不缺客人。 對姜菱一直以來在銀飾上堪稱捉襟見肘的開銷,李掌柜心下有數。今日姜菱先是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賺了銀錢,轉身就在他的店鋪開了一筆不小的單,買的還是破天荒有史以來第一次的金飾,委實給足了李掌柜顏面,直讓李掌柜又是點頭又是感嘆。 “姜姑娘今日真的是趕巧,于知縣家的小姐一個月也就只親自來咱們鋪子一回,就給姜姑娘撞上了?!庇跁陨徥钦娴暮芴?,李掌柜店里大多的飾品她都看不上眼,而是更偏向去郡山縣抑或府城挑選飾品。不過李掌柜家也并非一樣好東西都沒有,于曉蓮偶爾還是會來光顧一次,存的就是滄海尋珠的心思。 因著并非一定要買,于曉蓮來李氏銀飾的日子并不固定。往往是興致來了就出門,最終到底出不出手便不可預知了。像今日,在姜菱到來之前,李掌柜才剛熱情十足的為于曉蓮推薦了店里最新到的一批飾品。很不幸,盡數被于曉蓮嫌棄,一樣也沒賣出去。 知道于曉蓮的耐心并不好,李掌柜也不敢強求,便拿出對待姜菱的態度,隨于曉蓮自己在鋪子里搜尋,也或許還真有被他忽視、卻被于曉蓮相中的遺漏飾品? 未曾想于曉蓮最終相中的居然是姜菱帶來的香囊,這便又出乎李掌柜意料之外了。 毫不夸張的說,如若今日的買家不是于曉蓮,李掌柜只怕一開始就會面色友好的將姜菱請出去了。哪有在別人家店鋪開張做生意的?這可是實打實的搶銀子! 不過后來多圍觀了一陣之后,李掌柜立馬看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