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1
幫您引薦給王上,只是我該如何像王上介紹您呢?”尉繚便當場說了十二條治軍的經驗。葉煜前世沒讀過這一世這本書還沒出世,所以對于著十二條經驗,他是極為認真地聽著,一字不落的記在腦中慢慢消化。等尉繚說完后,葉煜立馬應承下來,并說道:“若是先生沒有落腳之處,可到煜府中一宿?!?/br>待到尉繚同意了,葉煜又將自己的白蹄烏讓了出來,讓尉繚騎著他的馬進城。白蹄烏不是什么名種馬,但誰都知道這是他的戰馬,因此,等葉煜安置好尉繚,再換了一身衣服入宮的時候,連嬴政都聽說了這件事。“聽聞愛卿今日恭迎了一人入城?”嬴政實在想不到有誰能讓葉煜如此態度。“不錯?!比~煜先是驚訝了下嬴政知道消息的速度,隨即說道:“臣來見王上,正是為此人而來?!?/br>“這人是誰?”“此人名繚,臣認為此人有大才,想要引薦給王上?!比~煜將尉繚說的十二條經驗說了出來,果然嬴政也對尉繚很感興趣,甚至等不到明天,當下就派人去了葉煜府中請人。尉繚進來的時候,嬴政是起身相迎,但是葉煜卻注意到尉繚的眉頭幾不可見地皺了一下。待尉繚行過禮后,嬴政針對那十二條問了他幾個問題,見他都答得上來,還頭頭是道,姿態越發越恭敬。“繚先生覺得秦國現在該怎么做呢?”嬴政又拿秦國的現狀問他。這問題在尉繚的預料之中,他不假思索地達道:“我想王上您已經看得很清楚了。之前楚國內亂,是秦國趁虛而入的大好機會,但是您卻沒有這么做。前不久春申君逃出,更是秦國蠶食楚國的好機會,但是您也沒有這么做。我想這是因為您很清楚,秦國能夠吞下楚國,可卻沒有辦法一口氣吞下六國?!?/br>“不錯?!辟徽f中的也沒有否認。“您現在要做的就是離間各國的關系……”尉繚也提出了要用金玉賄賂各國大臣的計策。這個計策其實秦國已經想到了,只是一直沒有實施,或者說秦國認為還不到實施的時候。尉繚似乎是察覺了這一點,又補充道:“您不能夠臨行了再去做,那就像是淋了雨再賣蓑衣,不僅不夠及時,價格更是平時數倍。如此,您為什么不平時就準備好呢?再者,我聽說人們做第一件惡事時要躊躇許久,但是做第二件、第三件時就不會猶豫了,您若是早做準備,就不會誤了大事?!?/br>嬴政深以為然,又與尉繚探討許久。唯一不和諧的地方是尉繚反對非正義戰爭,嬴政卻覺得秦國有那個力量,無需執著于此。不過最后他仍是被尉繚和葉煜聯手說服了,至少記得了以后要做面子工程。之前百家匯聚,兵家的人也是不少,但是這么兵家的人中,唯有重法的尉繚所言最和嬴政的心意。末了,他直接封了尉繚做正卿,這可是李斯和韓非當時都沒有的待遇。走著有話要說:尉繚很神秘,據傳有兩個,或者是一個活了一百多年,姓氏沒有記載,尉繚是在成為國尉后才叫的。②關于所謂的尉繚的弟子王敖,我在和中都沒有找到他,這似乎是里面才有的虛構人物(在里賄賂郭開分明是王翦出的計)。于是本文也沒有他。第一百一十章尉繚識人終察覺葉煜小時候就想拜師尉繚了,如今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時不時會去尉繚府上請教一些關于兵法的問題。不過他并沒有直接說出自己的目的,因為他生怕會被尉繚當做是以勢壓人。如果因此將尉繚子逼走了,他就是哭也沒地方哭了。葉煜追求的是順其自然,若是尉繚愿意收他,那他自然是喜不勝。若是尉繚不愿意,他也不會強求,反正還是能繼續向他請教探討。在相處過一段時間后,尉繚仍然沒有提起收徒相關的事,葉煜當然有些失落,但很快就恢復了正常,并且在與尉繚的請教的過程中冶摒棄了私心,更加好學了。或許是滿意于他的態度,尉繚在這一天竟然提起了葉煜之前心心念念的事情。“如果不是不適合,老夫的確很想收你為徒?!蔽究濐H為惋惜地說道。葉煜微愣過后,笑了笑,“能得先生賜教已經是煜的榮幸了?!?/br>其實他早就有所察覺,尉繚的觀念與他并不相符,尉繚重法,他提出了很多過于嚴苛的治軍之法,這是葉煜不能茍同的,所以他才會放棄的那么快。尉繚摸著胡須,輕輕嘆息,不知是在感嘆這樣一個好苗子不適合傳承他的衣缽,還是嘆些別的什么。過了好一會兒,他才說道:“你來秦國,是件好事?!?/br>葉煜眼中熠熠,唇角揚起,“當然?!?/br>尉繚卻又冷不丁說道:“我希望你能一直伴隨秦王左右?!?/br>這話說得莫名其妙,讓葉煜嚇了一跳,動作都頓了半拍,甚至不由地屏住呼吸,目光竟然不敢對上尉繚的眼睛,心好像被提到了嗓子眼,整個人都緊張了起來。乍然被嚇住了的葉煜尚未發現自己不同尋常的反應,同樣的,尉繚也沒有發現,他自顧自地長嘆了一聲。“與你實話實說吧,秦王與我想象中的大不相同?!蔽究澋恼Z氣中透露著對嬴政的不滿意。這下子葉煜剛才的情緒頓時消了大半,神情露出一抹錯愕,卻也有幾分了然。他此前其實隱隱約約察覺到了這一點。嬴政和他一樣經常會向尉繚請教,在葉煜看來嬴政沒擺什么什么姿態,完全是禮賢下士的模樣,更兼之嬴政可比葉煜贊同尉繚的觀念,他們兩人聊得來,按說尉繚待他肯定會比對待葉煜好多了。可事實卻并非如此,嬴政不知道,但被尉繚用另一種態度對待的葉煜卻是清楚,尉繚對他面上看著沒什么,實則不夠盡心,換句話說就是有幾分敷衍。尉繚如今將其原因道來,“我在大梁時,時常聽說秦王的賢明、愛民、寬容、仁厚,并且善于納諫,可見了面后卻發現并非如此?!?/br>非常清楚嬴政這些好名聲怎么來的葉煜默默低下頭。然而尉繚似乎將他的舉動當成了惶恐,“我既然說出來了,那便是不擔心你告知秦王?!?/br>這倒是讓葉煜驚訝了,這種說君王壞話的事情,尉繚還在咸陽呢竟然不怕被嬴政知道。尉繚繼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