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4
同意了,我也不好攔著你?!?/br>李信喜上眉梢,葉煜著人領他去熟悉一番了。合縱攻秦在即,秦國不可能等到四國合軍了才出兵,于是卜了一個最近的日子——恰好就是后日,大軍開撥了。作者有話要說: 關于兵力(依舊是虛數),我找不到太詳細的資料,只能就著一小部分資料自己編,如果錯誤請見諒。不過那時候人口不多,面積也小,不能以后世的數字去比較。②關于這次合縱發起者,有說是楚,也有說是魏趙,反正我是照著適合我劇情的來了。第九十二章大軍開撥計策出大軍開撥,不過主要的部隊卻不在這里,而是在更靠近戰場的地方。要是為了區區儀式將那大軍繞路來趟咸陽,那簡直是嫌糧草多得沒地方去。因此,嬴政來送行的時候其實只有幾萬人。主帥是蒙驁,嬴政做動員的時候大多數也是和蒙驁說話,他們兩也早就算熟悉這些流程了,寥寥幾句就鼓舞地士氣高漲。隨著蒙驁一聲令下,大軍開動起來,葉煜在前頭走了一段,無意識地回頭,竟見那城墻上的身影仍在,只是離得遠了,隱約看到個黑色的影子。就算不是幾十萬人的大部隊,可這幾萬人動起來也慢了些,說是葉煜只走了一段,卻是過了好一會兒了。此時已入了夏,又是正午,日頭正烈著,薄衣盔甲的葉煜都覺得熱,更別提那穿著厚重的黑色禮服的嬴政了。可嬴政卻沒在儀式結束后回了那有冰盆的車架里,而是扛著烈日為大軍送行。凡是個武將,遇到這樣的情況怕是沒有誰不感動的。大抵是被先前那一番動員的話感染了,這會兒葉煜竟覺得戰意燃起,只恨不能飛身到沙場,將那來攻秦的合縱之軍挨個除盡。但這股莽勁不過是在胸腔流傳一番,就被他壓了下去,只留下臉上泛著一點血氣上涌后的紅色。他現在一舉一動可干系到不少人的性命,若是這點自制力都沒有,他也沒臉面騎馬走在前頭了。到了分兵的地方,蒙驁又對葉煜耳提面命一番,若不是顧慮到趙國那邊有合縱的主帥龐暖,到時候可能需要蒙武去幫把手,蒙驁早就讓蒙武跟著葉煜一起走了。葉煜也不覺得是被輕視了,還把蒙驁的一些教誨都聽了進去,他的資歷在蒙驁或者蒙武面前的確是淺了點。蒙驁對他說得主要內容,其實也就兩個字,一個是“穩”,一個是“拖”。這一軍的目的就是為了拖住楚軍,若是毛毛躁躁沖上去還不得被那幾十萬人剿滅干凈了。葉煜不是很擔心他會這么沖動,因為他可是特地請命讓楊端和做了他副將的。在葉煜第一次上戰場那會兒,楊端和就是將軍了,按說他的資歷經驗肯定遠超葉煜,只不過這人就是太穩了,混到現在也沒怎么晉升,更是沒什么存在感,只是偶爾輸送一下援軍糧草什么的,更多時候也是留守都城了。與其擔心怎么穩,葉煜更憂愁的是怎么拖,這可不是以前,掛個免戰牌就可以拖上個幾天,不要臉一點拖上個十天半個月都沒問題。先前估計楚軍是三、四十萬左右,還真沒估計錯,楚國這次派了三十萬人過來,并且顯然還有余力。而秦國三路加起來也才五十萬,這數字摻了多少水分葉煜都算不清楚,唯一慶幸的一點是,因為民夫多數都在修建鄭國渠,而修渠不會用到士兵,所以這一次出戰士兵的占比比較高,精銳較多。“春申君可隨軍前來?”坐于帳中的葉煜問面前的探子。探子回報道:“親為帥?!?/br>也是預料之中的事,上一次春申君在合縱的時候做不了主,這一回怎么說也必然會親自領兵,尤其是那趙國的平原君現在便是有心也無力,他是名望最盛之人。自從得知楚國打算合縱開始,葉煜就一直在尋思楚國這么做的理由。他記得前些時候楚國還送了個宗室公主給嬴政,結果沒想到他們轉頭就翻臉。雖然這事他們也不是第一次做了,但上次是為了幫助趙國,這一次呢?真的只是因為覺得秦國的威脅太大了嗎?他想了很久,覺得最有可能的答案就是楚國有野心了。齊國的野心已經被打滅了;趙國的野心是夭折了;魏國的野心也是過去時;燕國的野心是從長平之戰之后想要趁虛而入,吞并趙國,但很可惜至今沒有成功;而秦國的野心,從滅掉周天子的時候就已經掩藏不住了。那么楚國呢?那樣一個大國會半點野心都沒有嗎?尤其是春申君是個極其重權之人。不是出自于仇恨倒是好弄些,葉煜手上有一張可以讓楚國退兵的底牌,只是還不到時候,這時候拿出還不能發揮最大的效力。眼下,楚國或許是出于輕蔑心理,或許是還沒摸清楚葉煜這邊的底細不敢輕舉妄動,總之,楚軍還沒有攻過來。葉煜尋思一陣,屏退眾人,與楊端和輕聲商討幾句。楊端和聽后,皺起眉頭道:“這么做怕是不妥?!?/br>葉煜補充了幾句,說道:“……如此,便叫那春申君不信也得信?!?/br>楊端和低著頭沉思好一會兒,才回道:“既然早晚要對上,將軍的法子倒也不妨試一試,只恐惹怒了楚軍,不管不顧攻了過來該如何是好?”葉煜也早已想好,“若是怒了,那只有最好……”他細細分析了一通。楊端和點了點頭,與他補充一番詳細計劃,又開帳喚了其他將領進來。“點兵?”比葉煜大上幾歲的秦將并忌聽了這命令,稍微有點疑惑,因為這一軍多少人嬴政是給了數的,對外報是十五萬人,但實際人數才八萬人而已。雖然底下兵和楚軍并不清楚,可他們這些高層是知道,這個時候點兵反而有點浪費時間了。“嗯,倒是還勞煩將軍了?!比~煜若有所指道。不過并忌想想葉煜大概是想整整士氣,也沒敢質疑軍令,就這傳遞下去了。軍中點兵是常事,對下面的兵來說那是三天兩頭就有的事,反正也不會礙到他們什么,只是負責統計的人秘密統計,最后交由上方自己點算,因此,這點兵倒也很快就辦好了——不快也不行,楚軍虎視眈眈著呢。并忌就是那個最后負責統計的人,他坐在主帳里整合完畢就立刻把寫著結果的木簡交給了葉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