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1
了石幾旁,將手上的盒子放下。見小侍走后,李斯才問道:“還不知,剛才你為何嘆氣?可是此處有何不對?”葉煜想了下道:“沒什么,只是怕住不慣罷了?!?/br>李斯像是沒聽懂他的畫外音一樣說道:“也是,我剛來時也這么想過,楚國據南,齊國據東,秦國據西,很多習慣來了這都要改?!?/br>然后李斯就順勢轉移了話題,說到了他過去的一些趣事上面。和李斯聊天是一種享受,他不會賣弄自己的學識,還會主動配合葉煜談一些兵法及六國的風俗人情,無論說什么他都能上話。這可讓葉煜松了口氣,要知道他就算是胎穿的,論典籍學識他也不比不過當下一些儒生,要真討論那些東西他要么是一知半解,要么只能當做聽高數課了,不然的話他當初也不會想也不想地就走上武將的路子,幾天下來,葉煜都要懷疑他認識的李斯和歷史上那個李斯是不是一個人了。這般淡然隨和之人可不像是會做出因嫉妒殺害同門,又在秦始皇死后逼死扶蘇這種事的人。不過歷史也沒說龍陽君叫做葉煜。葉煜頗為怨念地想到。做呂不韋的屬官其實非常輕松,在府中的時候呂不韋完全不需要他的護衛,身邊也不缺那點隨從,他只需要在呂不韋外出和入宮的時候跟著就好。這一天,呂不韋剛回到府中,就聽管事說李斯要見他。葉煜此時正打算離開,呂不韋聽到這個消息后就叫住了他,“我聽說你和李斯關系很好,不妨也留下來聽聽吧?!?/br>“是?!比~煜站回了自己的位置。李斯進來后,并沒有對葉煜也在場這件事表示疑惑,他還沖葉煜點頭示意了一下。呂不韋待李斯坐下后就問:“倒是少見通古這般來尋我,想來是有什么事?”李斯回他道:“斯的確有一樁事想要與相邦大人說?!?/br>“說來聽聽?!?/br>“斯聽聞韓國使臣將要來秦國求和,且王上也應允了?!?/br>“不錯,確有此事,今日得到消息,韓國使臣已經入我秦國境內了?!眳尾豁f坦然地說道。李斯卻回道:“斯以為,不應當答應韓國的求和?!?/br>呂不韋疑惑了,“這是為何?”李斯答道:“韓國是因為懼怕我們秦國繼續攻打他才會來求和的,可是那小小的國土又能帶給我們什么利益呢?還不如趁此機會一舉將韓國拿下,那才是得到了長久的真正的利益?!?/br>呂不韋是個商人,他對利益一詞很敏感,聽到李斯這么說,他也忍不住順著李斯的話思考起來。一旁的葉煜聽到李斯的話,也露出了驚訝的神色。他知道是李斯提出了滅六國的順序,打算先從韓國下手,可是……應當沒有這么早才是,現在還沒翻過年,仍舊是秦莊襄王三年呢。他努力回憶著有關這方面信息的時候,李斯又對呂不韋說道:“現在韓國的使臣來我們秦國,我們不如先扣留他們,趁機去攻打毫無防備的韓國,這樣的話韓國就很容易就被攻打下來了?!?/br>現在的秦國被稱之為虎狼之國一點也不夸張,與原本歷史上被五國聯軍敗退函谷關的時候不同,剛剛破滅了五國合縱的秦國正被其他國家所畏懼,這個時候就算真的滅掉了一個國家,短時間內也不會再度出現合縱,反而還能威懾住其他國家。這對于秦國來說的確是個難得的機會。葉煜不知道李斯把這件事提出來是不是因為這一層,但他始終不贊成李斯的話。“相邦大人,我認為此事不妥?!币驗槿~煜的官職允許他提議,所以他突然開口并不顯得失禮。呂不韋和李斯一起望向了他。作者有話要說: 相劍的例子指的是燭庸子。誒嘿,李斯可不是單純的人啊w(并不是喜歡葉子!第二十七章修生養息韓使至葉煜畢竟是與李斯的意見相左,所以他先看了看李斯的神情,發現李斯的臉上沒有任何不快,只有疑惑的神情。知道李斯沒生氣,葉煜就輕松許多,他開始將自己的理由說了出來:“此時拿下韓國的確是個不可多得的好機會,只是韓國的國土雖然不大,但也是七雄之一,且與趙魏同氣連枝,而秦國剛剛結束了幾場大的戰役,元氣大傷,在糧草等方面恐有不足,這時候我們去攻打韓國,雖然不會輸,卻也難以取勝,若是圍城的時間久了,將對秦國不利?!?/br>呂不韋作為攝政的丞相,對于這些事情當然是有些印象的。呂不韋看看李斯,又看看葉煜,陷入了沉思。葉煜這番話說的沒錯,可是因為指出了李斯的疏漏,聽起來難免有點斥責李斯不顧大局的意思。但事實上,這方面李斯也很無辜,他不過是個門客,哪里能知道軍中的具體的信息呢?秦國破掉合縱之后還能跑回去把晉陽打下來,不知內情的人大概都不會想到秦軍已經告急了。不過,說不定李斯也考慮過這個。他是個非常善于抓住機會的人,而眼前對于秦國來說就是一次絕好的機會,同樣的,對于他來說也是。在此之下,糧草有問題,但也不可能是大問題,沒看長平之戰那么大的戰役三年不也堅持下來嗎?葉煜見李斯眉頭微皺,呂不韋還在思索遲遲沒有做下決定,便猜到他們估計是想到這一重了。葉煜總不能對呂不韋說三年后就有一場大蝗災,現在若不節制點,到時候就要餓死一大群人了。別說,如果接下來秦國真的要滅掉韓國,那絕對不是幾個月能搞定的事,盡管三年肯定用不到,可是秦國又不是只和韓國打,連年征戰這個詞放在秦國這里可是再妥帖不過了。再加上國內的重賦稅,就算沒有有心人的煽動,起義也絕對不會少。當下最適合秦國的方法應當是休養生息,慢慢蠶食他國才是。在這一點上,鄭國渠尤其必要。但是葉煜當然不能把這些說出來,所以他另找了個理由對呂不韋和李斯說道:“昔戰長平之初,五國沒有支援趙國,這都是是因為他們與秦國交好、畏懼秦國的力量,且秦國當時的目標并不是滅掉趙國,這不會對其他國家產生太大的威脅。可是現在不一樣了,我們若是扣下韓國的使臣去攻打韓國,別的國家還敢派使臣來與我們交好嗎?我們若是要滅掉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