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6
那藏寶洞趕去。 …… 大梁瑞啟元年深秋,這是個不尋常的秋天。 為了那傳說中的祝氏寶藏,蕭國折損了一位皇帝,越國折損了一位大皇子,那位蕭國的虞慶侯爺也在保護蕭國皇帝之時,不幸身亡。 作為東道主的大梁,一同前去的攝政王閔應也深受重傷,不省人事。 本來所有人都以為此事將會引起各國之間的動蕩之時,各國之間卻出奇的平靜。 而且,那從祝家寶藏中流傳出的東西,很快就轉移了各國百姓的注意力。 這半透明的瓦片,比皂角更好用的肥皂,能清晰照出人影的鏡子,隨便拿出一樣來都是驚世駭俗的東西。 作者有話要說: 呼~終于補上了。 還有,如果不出意外,應該明天就能大婚了。 ps:給閔應捏了個臉,放在圍脖上了,有興趣的可以去圍觀一下哈,個人覺得還是挺帥的,喔吼吼吼。圍脖:春深君吶吶吶吶 ☆、第一百二十七章 誰也沒想到, 瑞啟元年的下半年會發生這么多的事。 不說那寶藏之事驚動了三國上下, 甚至引來了那匈奴的覬覦。就是越國與蕭國皇室的動蕩, 與這兩國皇位更迭的過程,也是在坊間巷間流傳出了許多個版本。 至于傳說中一直昏迷不醒, 得了名醫醫治才逐漸醒轉的主人公,閔應, 此時正在榮王府書房內伏案疾書。 “王爺, 蕭國的新皇已經登基, 這是他命人送來的密函?!?/br> 樂湛先回首將門關上, 將刺骨的寒風隔離在外, 然后才將手中的信遞給閔應。 這不知不覺的又到冬天了, 這兩日天陰沉沉的,怕是要落雪。 冷風嗖嗖的刮,閔應仗著身上的武藝, 又一貫的穿的單薄。不止周氏, 還有穆雨棠也總是時不時的給樂湛耳提面命, 讓他一定要照顧好閔應, 樂湛耳朵都快生繭子了。 “過會兒讓人過來將火盆生上吧” 閔應緊了緊衣襟,這天兒確實是冷下來了。不過他也正在盼著天兒冷呢, 這樣就說明離著臘月初九正日子不遠了。 “是” 接過樂湛手上的信函, 閔應并未立即打開。 因為手頭上越國那邊的信件還未閱完,等會兒閱完折子一起看。 這次三國共同開啟寶藏的事,他怎么可能沒有絲毫準備? 對于其他兩國的內亂,閔應手下消息多, 了解的也不少。 對于蕭國老皇帝一直想要獨攬大權,不想立儲來分散權力,他的兒子們早就心生不滿已久。 而且前段時間甚至還傳出那老皇帝因為太過寵愛女兒,想將謝芫立為皇太女的消息。 雖說并沒有證實這件事的準確性,但是這個消息也讓蕭國的其他皇子慌了神。 其中的細節閔應沒有多管,因為他只會選擇最終的勝利者合作。 越國的情況雖說不一樣,但是追根溯源上,追逐的點還是在皇位上。 越國大皇子越承業想要奪嫡,當然會有人想要竭力的阻止他。 對于越國,閔應插手的可能要多一些。因為相比起那蕭國的老皇帝,越承業更不適合當越國的皇帝。 他生性嗜殺好斗,心思狠毒,而且野心勃勃。 若是讓他繼位,待越國蓄好力,等待大梁的,怕又是一場惡戰。 而且與蕭國,閔應他們也差不多已經撕破臉皮,到時腹背受敵的必是大梁。 在越國,閔應選擇合作的皇子,是一位一直以來雖然表現的平平無奇,但卻是個胸中有丘壑的。 閔應選擇在他最危難的時刻幫了他,他也保證過,有生之年絕對不會對梁國出兵。 所以,這個共同尋找寶藏,是個幌子,目的就是殲滅這些自以為是的上位者。 但是令閔應沒想到的是,事實上并沒有勞煩他與他的人動手。 起先,越承業與蕭國老皇帝他們為了那寶藏,先在洞中大大出手,雙方損失慘重。 但是最為致命的,應該是他們身體里的毒。 那毒的源頭,閔應也大概可以猜到了。 就是那個小潭中的水。 當初那個孩子阻止他們飲水,應該就是那個意思。 畢竟那是一座干凈的連一條魚都沒有的水潭,而且周圍竟然連一點動物的糞便都沒有,看起來像是并沒有生物過去飲過水的模樣。 “你將這兩封信,分別送往蕭國與越國?!弊烂嫔线€有兩封已經封好的信。 “是”樂湛拿起那信,他現在對于閔應提出的成立三國公會的事情還是云里霧里。 對于閔應提出的這個建議,最為支持的怕就是穆雨棠與那些平民百姓了。 閔應的想法是,利用這祝家寶藏,成立一個由三國代表組成的三國公會。 公會長由各國分別選任,共三位,一位會長,兩位副會長。公會中還有設有各種要職,也是由各國選派。 它負責協理三國之間的各種商業往來,利用那筆銀子,和那些礦藏,幫扶三國中的窮苦百姓。 首當其沖的,就是降低百姓看病醫病的花銷,用那寶藏中的銀子做添補。 這樣,各個國家的負擔都會輕上不少。 而且通過調節協理三國之間商貿往來,協會也會有自己的收入來支持協會的正常運作。其實不靠這些中間費,光靠那些礦藏,就可以順利的完成整個公會的運作,但是閔應的意思是不能坐吃山空。畢竟礦,也有挖完的時候。 還有,那寶藏里的東西確實不少,但是若是三國均分之后,這些銀子能否落到百姓手中,能否對百姓有利,這些都是未知數。 閔應的這個建議一提出來,不光是梁國的百姓,蕭國的,越國的百姓,都雙手合十要給閔應立個長生牌位。 所以兩國君主若是不想逆了民意,同意也只是早晚的事。而大梁,則是不用說,這個公會對于大梁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 因為具體的細節還需要商榷,閔應今日才將計劃的細節寫好,這就準備送出去,讓越國皇帝,與蕭國皇帝過目。 快到冬日了,這件事越快落到實處,越與民有利。 背起手踱步到窗前,從一旁的小碗中抓了一把粟米粒揚在窗臺上,引來幾只鴿子的哄搶。 搓了搓手,閔應看著這些靈動的小家伙,心情也愉悅了不少。 他從沒想過,自己竟然會有一日因為這天下的百姓,而殫精竭慮。 一開始,他的想法很簡單,只是想要隨心的活著,不按原的活著。 這一切的前提都是,他得有掌控自己人生的權利。 等他真的到達這樣的高位之時,心境也在悄無聲息的發生著改變。 他并不是真正的皇親國戚,他骨子里只是一個平凡的現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