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3
日傍晚聽說閔應失明的消息,他一夜未眠。 “他這般模樣,說不定正好是他的福氣。福兮禍伏,禍兮福獲”如今閔應這般模樣,不是正好避世嗎? 若是他身體康健,以他大梁第一位親王的身份,肯定會被迫卷入這爭奪皇位的戰爭中去。 如今這般模樣,倒是正好可以置身事外。 …… 剛接完賞賜,樂湛突然臉色不好的附耳到閔應身邊。 “王爺,今日皇上宣穆大小姐進宮了” “什么?” 閔應手里的圣旨緊緊攥起,上好的金色絲綢上滿是褶痕。 不是閔應狹隘,這進了宮,若是那皇后做出什么事來…… “快,我也要進宮,去備馬車,我想念皇祖母了” 作者有話要說: 驚恐臉,你們竟然都想變成小胖幾,那我成全你們,嘿嘿 ☆、第七十五章 “可是薛大公子他們……” 樂湛擔心的也不無道理, 畢竟薛啟銘他們倆還在等著閔應。 “我去跟他們解釋一下, 你速去備車” “你, 攙著王爺” 樂湛尋摸了下, 指著在前廳前伺候的一名小廝道。 “是” 那小廝驚喜惶恐的攙過閔應,他何時這么近距離的侍候過主子啊, 今日真是撞大運了,等等肯定有賞賜。 “走快點” 閔應雖然看不見,但是因為他從小習武的緣故,腳下的步子一快,竟像是他在拉著那小廝跑。 “你這是怎么了,大冷天的怎么還冒汗了?” 閔白卓看閔應額頭上的汗珠,跟見了西洋景兒似的上前笑道。 “我有急事,要進宮一趟, 你們先回去吧” “小堂叔,你說你這也太不把我們當外人了, 說攆走就攆走……” 閔白卓還欲嘟囔,閔應卻沒這個時間聽了。 “冬卉, 將我進宮的衣裳拿來?!?/br> 閔應也分不清什么衣裳什么式樣, 只知道進宮的衣裳要華麗些, 所以一直這樣稱呼。 “是” 冬卉自閔應進了院子, 就一直在門外的回廊上候著。 在她的印象中,王爺的身邊都是有樂湛跟隨伺候的,可是如今樂湛不在,她怕閔應現在雙目不便, 再有什么吩咐。 還真讓她給猜著了。 “真要進宮?” 一旁的閔白卓剛開始還以為閔應只是說笑,此時見閔應都要換衣裳了,這才正色起來。 “阿應,發生了何事?” 薛啟銘上前兩步,拉住閔應。 閔應剛剛差點磕到桌案角上。 這間書房閔應應該是最熟悉它的人,就算雙目看不見,也不至于會這般模樣。 所以閔應此時一定是慌亂的很。 但是何事能致使閔應如此慌亂,這就是薛啟銘此時此刻想要知道的。 “雨棠進宮了” 閔應拉住薛啟銘的手臂。 “你擔心,皇后?” 薛啟銘除了不知道閔應是裝瞎之外,其他的事基本上都知曉的差不多了。 “你……你怎么知道?罷了,我就知道瞞不住你?!?/br> 閔應還以為自己一直瞞的挺好。 “我不知道皇上會今日突然問審,竟然一點消息也未放出來?!?/br> 閔應露在外面的臉上布滿了擔心之色。 “你們在說什么,我怎么云里霧里?” 閔白卓看看滿臉緊張的閔應,又望望一臉凝重的薛啟銘。 一臉的迷茫。 “所以我要速速進宮,我怕再晚……” 他怕再晚,這皇后袁氏會再次按奈不住。 這太師王荃跟皇后密謀的事,閔應還未有什么比較立得住的證據,只憑那黑衣人的證詞,還不足以扳倒皇后。 因為要顧忌著穆雨棠的關系,閔應并沒有將京郊黑衣人的事情傳揚出去。所以,相當于他們變相的將皇后此次之事給瞞了下來,幫了對手一把。 如今,他們現在的情況也是有些被動。 “這樣,薛大哥,你幫我查一下,這王荃與江川袁氏是何關系?!?/br> 閔應也想過,若是從皇后母族上入手,看看會不會與太師王荃有什么聯系。 也不知是調查時間較短的問題還是那些世家大族盤根錯節太深的緣故,一直未讓他查出什么來。 閔應猜測皇后的人應該是早就對他有了防備,所以他的人很難查出什么。 此時有薛啟銘和閔白卓在,也正好幫他這個忙。 “你是懷疑,這一切都是皇后的母族做出的局?” 薛啟銘不傻,他知道閔應絕對不會讓他去做無用功。 “我也幫忙” 閔白卓舉了舉手,但是忽然想起閔應看不見,趕緊站起身子,站到閔應跟前道。 “行” 循著聲音拍了拍閔白卓的肩,這時門外的冬卉也拿來了衣裳。 “哎,你怎么還未走?” 冬卉的聲音從門口傳來,閔應三人立即變了臉色。 “奴才,奴才以為王爺再有什么吩咐……” 那人的聲音聲如蚊蚋,顯然底氣不足。 “將他帶進來” 閔應聽出,應該是剛剛送他回來的那個小廝。 “你是誰的人?” “奴才……” 那人見屋內的幾個主子,包括抱著衣裳的大丫鬟冬卉,都一臉警惕的望著他。 頓時有些有苦說不出,“王爺,奴……奴才……” “說實話 ” 閔應被冬卉攙到簾幕后面,開始換衣裳。 “奴才以為會有點子賞賜,就一直賴著沒走……,是奴豬油蒙了心,鬼迷心竅了?!?/br> 閔應由著冬卉幫他將衣帶系上,“給他些賞銀,然后派人盯著他” 前半句閔應說的響亮,屋內的眾人都聽見了。 但是后半句,是閔應低聲吩咐的冬卉。 聲音幾不可聞。 “謝王爺賞賜,謝王爺賞賜” 外間還跪在地上的小廝趕緊磕頭謝恩。 …… “讓馬車再快些?!?/br> 閔應今日手上還帶著一件東西,是臨進宮之前,才剛拿到的。 已故的工部尚書劉乾府中藏的賬本。 他的那本倒不是藏在雕花瓷瓶中,也沒有在其他瓷器中。 而是藏在屋梁的雕花里。 一直以為他會像林知府與穆宏伯一般將賬本藏在雕花瓷器中,這一錯誤的慣性思維也讓閔應多走了不少的彎路。 工部尚書府被封,閔應派人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這本賬冊拼湊完成。 所以這本冊子穆雨棠還未看過。 穆宏伯的那本賬冊要比廣陵知府林知府的那本要更詳細一些,而且上面多記錄了一些工部與地方上的往來明細。 至于林知府那本,就更加簡略了。 按照這樣的規律來循的話,這工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