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26
計深遠,此理放在此處,同樣適用。 由此可見,這個想要消滅高句麗之人,內心是深深的愛著大唐這片土地,以及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百姓的,此乃大愛,可歌可泣! 彩虹屁吹到這里,雖然拍馬屁這招看起來好似不太入流,但這賊乎乎的一招,放在這里,就莫名看得人覺著舒爽,甚至有些期待李二陛下看到這些話的反應。 之后,李方明又分析了一波‘但是’,主要論述了此時大唐在攻打高句麗上的劣勢,言明此時我朝當以休養生息為第一要務,若此時攻打高句麗,恐為必敗之戰,即便是勝了,也必然是慘勝,為何不換一種方式,以逸待勞,待時機成熟,再興兵武呢! 在這里,李方明提出了經濟制裁的策略,和間諜活動的必要性,開放互市,一來麻痹高句麗當權者的神經,二來最好能扶植個昏君上位,等大唐牽住了高句麗的經濟命脈,再將高句麗的政治給搞糊了之后,屆時,我驍勇唐軍再去攻占,豈不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第一個看到李方明這篇文章的,是本次殿試的閱卷官之一,李勣,原名徐世勣,后改名李世勣,李世民登基后,為了避諱李二的名諱,方改為了李勣。 李勣也是凌霄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是一名在文治武功上都很有造詣,但性格比較穩中求勝的這么一位閣臣。 所以當他看到李方明前文那段吹噓征伐高句麗之功的彩虹屁時,心里是不怎么贊同的,不過這馬屁拍得實在可歌可泣,甚至叫人看著有些熱血沸騰的味道,可見寫這篇文章的,應是一名極擅長用文字煽動情緒的學子。 而再往后看,看到李方明分析列舉的當下大唐不適合出兵高句麗的原因,每一條都說的鞭辟入里,李勣不由得點頭,嗯,還是有點東西的,不是只會拍馬屁。 而等他看到最后,李方明出的那兩個損主意后,就不由得油然而生了一種驚為天人之感,甚至還有些惺惺相惜,他甚至都想扒開糊名看一看,這是哪里冒出來的老油子,心夠臟的??!不過他喜歡! 這篇文章的內容水準,無論是馬屁還是比較硬核的分析策略,都能稱得上是上上之選了,起碼李勣覺得,占個三甲之位是不虛的。 于是他向李二陛下舉薦了這篇文章,舉薦的內涵當然是覺得此文堪當三甲,或者陛下快來看看這篇好文的意思,通常這樣的文章,若是被皇帝看好了,也會交給皇帝身邊其他的臣子看一看,大家一起品評一下。 至于其他甄選出來的文章,閱卷官也是會交給李二陛下閱覽的,至于皇帝看不看,什么時候看完,那就要看皇帝自己的安排了,所以,殿試的前三甲,多還是從被舉薦的文章中選出。 李二陛下看這篇文章的前半段,看得也是身心愉悅??!沒錯,朕就是高瞻遠矚,心懷黎民。后面的那兩句大愛,更是看得李二陛下都有些被這文字給激到了熱血點,腦子里當即便有了自己跨馬張弓,保衛身后大唐黎民的畫面感。 有了個好的、把李二的興趣給引進來的開頭,雖然后面的‘但是’很是扎心,但李二還是逐條的看下來了,講得很實際,沒給他搞什么圣人之言啊、仁義禮智信啊之類的虛的,雖然因此而越發的扎心了。 但這種玩策略游戲之前,復盤己方基本盤的理性分析,對于同陣營玩家來說,顯然是極具說服力的。 李二已經在中,不知不覺的接受了此時不宜戰的這個觀點,再看最后的兩個損招兒,那就是失落中的驚艷一瞥了——妙??!“良相、克明速來一觀此卷?!笨嗣魇嵌湃缁薜淖?。 房杜二人當即上前,從李二陛下手中,接過了李方明的試卷共同閱覽。 房玄齡一看這字,當即便有了預感,所以他的體驗最終便盡數匯聚成了帶著那么點師長驕傲的‘臭小子’三字。并且在之后對此卷的投選中,房玄齡也以避嫌為由選擇了棄票。 而杜如晦看了這篇文章的感覺就是,這是個人才啊,而且還是個難得的會拍馬屁的人才,就是這行文風格,以及出的主意,看著怎么這么像個流氓呢?! 這一段君臣看李方明文章反應的描寫,看得胤祥是樂在其中啊,甚至期待起了揭開糊名后,這些書中人會有的反應了。 毫無意外,李方明因著這份試卷被欽點成了本科狀元,這甚至是毫無爭議的,畢竟寫作水平可以超越,但思想維度的先進性是受時代限制的,沒有足夠的見識或天分,是很難突破這種桎梏的。 單就拿李方明提出的兩條對外策略來說,在如今的胤祥看來,都是十分新穎且有價值的,自然不會覺得李方明這個狀元得來的不合理。 其實在房玄齡以避嫌為由,放棄投票的時候,在場的閱卷君臣,對于這份考卷出自誰人之手,便已經有了各自的猜測,畢竟能站在這里的,可各個都是人精,幾乎人人都是玩腦子的高精尖選手,所以當糊名被解開,看到李方明這三個字的時候,他們大多是處于一種驚訝但又沒有出乎意料之外的這么一個狀態。 在認可了李方明的才智后,比較讓他們有感觸的,還是李方明李靖之孫的身份,和他當下只年方十二才少年的這么一個年齡。 年齡小,才智還如此的出眾,這不就是大唐未來的棟梁么?!且其還是衛國公之孫,身為李二陛下潛邸的家臣,李靖與在朝的諸位重臣可都是有著或多或少的香火情的,所以他們看李方明的角度,難免就帶上了些看世交后輩的感情色彩,就拿李二陛下來講,當得知這文章出自李靖新認回來的小孫子之手時,他再看這文章,便又多出了一些的親切感,少了一層君對臣的審視的隔閡。 且李靖出身軍武,李方明背后天然便站著武將陣營,再結合前一陣,這小子著實驚了他們一把的撈錢姿勢,以及近段時日,他們偶爾在自家兔崽子的口中,聽到的一些贊頌之言,要知道,他們養起來的這些個小祖宗,可不是那么容易服人的,可這李方明才被認回來多久??!就和這幫兔崽子混到了一塊,甚至還隱隱有些領頭羊的趨勢。 可以說,這個李方明,背景、能力和手腕可謂是樣樣出彩,如今還要加上一樣才智,若能討得了陛下的歡心,恐其將來必是朝中能攪弄風云之人。 第282章 而這一點, 但凡是看過那片文章的,都不會覺得這對李方明而言,會是一個問題, 畢竟能在未提陛下一句的前提下, 還精準無比的拍對了馬屁, 且把馬屁拍得如此的高大上,也不是隨便哪個人的臉皮和文采都足夠支撐這種能力的。 手稿中,對于李方明拍馬屁方面的描寫, 看得一直覺得拍馬屁不怎么入流的胤祥, 都有了一種, 這也是個優點, 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