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5
咐的,讓小的一定要等到大人呢!要小的說,小的可也真沒見過哪位趙家庶子有過這樣的榮耀呢!”榮耀?趙肅似笑非笑,一扯韁繩,馬頭拐了個彎,沒讓那人抓住。“讓你們家老爺不用等了,族規擺在那兒,趙肅又怎敢讓他老人家為我破例,實在是擔當不起?!?/br>又對賀子重與趙吉道:“我們走吧,回家?!?/br>“誒誒,大人,大人留步!”那仆人一聽就急了,“您可別走啊,其他人都等著您呢!”就在此時,不遠處出現一頂小轎,抬轎的轎夫腳程很快,轉眼就到了眼前。轎簾子被掀開,趙慎海走了下來,笑吟吟地拱手:“草民見過趙大人?!?/br>族長親至,再怎么說也得給幾分面子。趙肅下了馬,扶住他,故作訝異:“少雍微末之身,何勞宗伯親至?”趙慎??嘈Γ骸吧儆?,你這么說就折殺我了,宗祠里還有其他親族候著你呢,今次便賣我個面子吧!”凡事給別人留余地,也是給自己留余地。趙肅知道,當初趙氏宗族對他們母子雖然不假辭色,可也沒有落井下石,這已經是念著情分了。何況在這個時代,宗族是每個人賴以生存的基礎,在有些偏遠地區,族長的一句話甚至比官府還要管用,他就算再不喜,也要和族里維持表面的和氣,否則一個人與宗族鬧翻,就算官居一品,也難免會落下把柄,惹人詬病。既然對方放下身段,他也不會再拿著架子,趙肅彎起唇角,握住趙慎海的手:“宗伯有命,怎敢不從,少雍雖在外為官,說到底還是姓趙,宗伯這是見外了!”趙慎海呵呵一笑:“那咱們這便走吧吧?!?/br>趙肅點點頭,回頭看了看賀子重他們:“你們不認得回家的路,還是先我和去宗祠吧?!?/br>那二人自無異議。趙氏族人翹首以盼等了一會兒,便看見趙慎海與趙肅攜手而來,一邊說說笑笑,看上去還頗為親熱的模樣。趙慎羽揚起笑容迎上去,后面跟了不少族人,致仕的趙希夷坐著沒動,也有一些人留在原地,趙謹則瞬間變了神色,望住趙肅的目光包含了輕視、羨慕、嫉妒、不甘各種復雜的情緒,與他懷著同樣心情的人也不在少數,大部分都是年輕一輩的趙家子弟。大家在血緣上都有著遠近不一的關系,也許平日里還少不了互相擠兌和比較,可在面對趙肅時,反應卻都是差不多的。一個庶子,還是旁支偏房出身的庶子,竟能搖身一變,成為連族長都要奉承的朝廷官員。不就是個從五品么,也就是族里這幾年沒出過官,唯一當過官的趙希夷又致仕了,這才輪得到趙肅春風得意,正合了那句話: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是在場許多年輕人的想法,他們從家中長輩那里得知趙肅現在的官職和身份,被耳提面命著向趙肅看齊,心里不比趙謹平衡多少。只不過趙謹落差太大,表現得更加明顯罷了。趙肅走到其他長輩面前,又與他們一一見禮。趙慎海雖然陪在一旁,視線卻掃過所有人,將他們各異的表情一一收入眼里,又看著趙肅談笑風生,溫文爾雅的風度,不由暗自嘆息一聲,心道趙氏一族未來的希望,只怕要落在這位年輕探花身上了。祭器、供品早就準備好了,趙慎海讀完祭文,上香,眾人則按照輩分一一磕頭行禮,趙肅雖然有官職在身,也沒有搞特殊,他排在趙謹那一輩的行列里,這讓那些族中長輩又對他高看了一籌。不跋扈,不張揚,不顯山露水,這份定力,放眼族里年輕一輩誰有?那個異母弟弟與他一比,高下立見。儀式完畢,本應各自告辭散去,回家準備年夜飯,卻聽得趙慎海道:“且不忙著走,今次我還有一件事情要宣布?!?/br>他頓了頓,緩緩道:“幾百年前趙氏遷徙落戶于此,繁衍生息,幸賴祖宗庇佑,人丁興旺,但是不說別的,就拿長樂陳氏來比,我們依舊還是有些勢弱的,據說陳家宗族里,無論嫡庶都一視同仁,所以即便是庶子,也有不少出人頭地的。有鑒于此,我覺得族規也有必要改一改了:以后就算是庶子出身,只要表現優異的,也可入宗祠?!?/br>話未落音,底下已是一片嘩然。“族規豈能說改就改!再說了,自古嫡庶之分涇渭分明,這是千百年傳下來的規矩,宗伯竟要推翻祖宗家法不成?!”馬上有人質疑,這人叫趙昀,是嫡系的其中一支,他的祖父便是上一任的族長,也是趙慎海的堂兄,所以有資格開這個口。趙謹冷冷接道:“宗伯,堂兄說得有理,您可系著我們一族的榮辱,不能被某些人迷昏頭了,入宗祠是何等大事,表現優異又是怎么個算法?”其他人也七嘴八舌說了起來。趙慎海被吵得腦殼疼,忍不住看了趙肅一眼,卻見他站在那里,攏袖望天,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對于天底下所有的庶子來說,入宗祠,被承認地位,是一樁莫大的榮耀,可這個規則在趙肅這里明顯是行不通的。“賢侄,你怎么看?”趙慎海笑著問他,不肯讓他悠閑地置身事外。雜音頓時消停,所有人瞅著他,目光灼灼。“???”趙肅像是剛回過神,一臉茫然?!翱词裁??”趙慎海嘴角一抽,把話重復了一遍。趙肅喔了一聲,無辜道:“肅不過庶子爾,焉敢發話,聽大家的罷?!?/br>真是個滑不留手的小狐貍!趙慎海暗暗腹誹,只好拿出殺手锏了,虛咳一聲:“此事我早已和族中耆宿商議過,他們都沒有反對的,你們若有異議,大可各自回家問長輩?!?/br>他是真心為著宗族著想的,從前看走眼,對趙肅曾經那般態度,現在想起來就悔青了腸子,只能想法子補救,這項族規的改動,不僅僅是為了趙肅,更是為了趙氏百年的發展,如果墨守成規,遲早會衰落下去,而萬一再出個像趙肅這樣的人才,也不會心向趙家。這個時候,晾在一旁的趙希夷就不能不發話了:“陳氏之所以能枝繁葉茂,不僅在于他們家風嚴謹,言傳身教,還在于他們對嫡子庶子一律給予最好的教導,聽說就連女兒也要從小熟讀詩書的,趙氏想要強大,就得摒棄舊見,放眼大明朝,也出過不少庶出的進士,如果知道我們趙氏至今還一味排擠庶子,傳出去必然貽笑大方。再者,要是家里的庶子真有出息了,那也是各家的面上有光,不是便宜了別家。你們說是么?”他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