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98
意給別人看,黑袍人生氣也沒用,只能將信件燒了,等下次再找機會和賀儉文見一面了……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賀檢文登基之后得第一件事就是——御駕親征! 賀檢文大張旗鼓地前往邊關時,姜瑤等人和趙振民已經先一步在邊關安頓下來…… …… 當初吳國尚在之時,天佑大陸呈五分之勢。 其中南、吳、楚以左、中、右的排列居于大陸南部,其中楚國和南國勢均力敵,中間的吳國最小。 北部的北國和越國雖地處遼闊,卻地廣人稀,也不比楚國和南國強上多少。 而楚國在收回吳國的三州之地后,壯大了不少。 南國則一直低調處事,似乎與世無爭,實際上卻沒少在各國之中動手腳。 …… 北國的領土呈狹長形,分別與南、楚兩國接壤。 如今北國之中的作亂者,除了那些趁亂起義的,呼聲最高的當屬北國的辰王李軒和大將軍范修。 他們雙方幾乎是瓜分了北國的大半領土。 李軒所在之處臨近楚國,而范修則是臨近南國。 不過對于南國和楚國,他們現在暫時不擔心,畢竟南國朝廷和楚國朝廷接到消息還要時間呢。 籌備糧草、調兵打戰,怎么也得一些時日,哪有那么快來? 他們都想好了,只要他們在那之前定出勝負來,將北國安定下來。 到時候南國和楚國為了保持平衡,誰也不會讓誰討到好,勢必會互相抗衡…… 所以這會兒他們正殺成一團。 姜瑤來之前,辰王李軒剛剛在戰場上親手斬殺了范修的親弟弟,轉頭范修就一箭射死了李軒的兒子…… 一時間,雙方勢同水火。 范修畢竟是武將,手中握著不少兵權,也擅長打戰,從武力值來說李軒隱隱有些招架不住。 雖然后繼糧草不足,但是只要在短時間內把李軒拿下,那么糧草的危機便能解了。 所以范修還是信心滿滿的。 另一邊的李軒年少時也沒少帶兵打仗。 而且身為皇子的他野心勃勃,自然也早有準備。 所以在糧草上,他是一點也不用擔心的。 他就準備再耗范修一些時日,等到對方糧草告急,直接反殺。 總之,這雙方各有成算,就是沒算到姜瑤親自帶著炸彈早早就來到了邊關…… 至于賀檢文……他們未免放心得太早了點。 要說這北、越兩國的亂子可都是拜賀檢文所賜,他對這邊的情況說是了如指掌也不為過。 表面上看,他是登基之后才御駕親征的。 而事實上,真正的大軍早就先一步趕往邊關,做好開戰的準備了。 就連糧草,他都準備好了。 當初在楚國,新糧種大規模推廣的時候,糧種有限,管的也嚴。 可是第一季種出來之后,賀檢文便弄到了糧種,送回南國耕種。 而且因為南國的氣候長夏無冬,第二年他們便開始種植三季水稻了。 所以到如今,南國雖然晚了一步,地也不如楚國多,但是糧食儲備卻不比楚國少。 于是,在范修和李軒都覺得一切盡在掌握的時候。 南國和楚國已經悄悄大軍壓境了…… 等到南國的邊關戰鼓敲響的時候,范修和李軒都懵了。 按理說,這種時候理應一致對外先保住北國的國土才是。 可是吧…… 李軒:我剛砍了人家的弟弟…… 范修:我剛射殺了人家的兒子…… 這特么血海深仇??! 不過,雖然不能攜手,卻也不容外人來趁火打劫??! 于是,雙方十分默契地暫時歇戰,轉頭一人對付一邊去了…… 第四百五十三章 有恃無恐 范修靠近南國,在戰鼓響起的時候,他便帶著大軍掉頭迎戰去了。 而這邊的李軒則面對楚國的大軍壓境……額,準確來說是姜瑤和趙振民壓境…… 畢竟楚國的大軍還沒到。 如今邊關還是以前那些守衛的士兵。 只是李軒不知道??! 雖說他不理解為什么南國和楚國這么快就大軍壓境了,可是事實擺在面前: 這都下戰帖了! 相比較于南國上來就打,趙振民和姜瑤顯得溫和了許多…… 一上來便先喊話——繳械不殺! 然后便放他們考慮去了。 李軒的士兵們當時就被氣到了,這瞧不起誰呢?! 這還沒開始打戰呢,一上來就先繳械不殺! 不過這么一來,倒是激起了他們的斗志。 李軒也樂見其成,下令全軍修整,務必以最快的時間調整到最好的狀態。 而他則和手下將士連夜商量應對之策…… 帳篷里。 一張圖紙鋪在眾人議事的桌上,李軒面色沉靜地在圖紙上比劃道:“雖說楚國大軍以逸待勞,但是我們占有天然的地形優勢。 葦澤關易守難攻,我們糧草充足,只要守住這里,楚國想要往前進一步并不容易。 但是一旦葦澤關被破,我們身后的城池如今已經沒有余力抵擋外敵了。 到時候楚國一馬平川踏入我北國,我北國就真的是國破家亡了! 所以,這一站,只許勝,不許??!因為我們的家人都在我們的身后!” …… 要說這李軒能在北國的一眾皇子之中笑到最后,還和范修勢均力敵,也算是有勇有謀。 即便是在這種時候,他都能保持鎮定,努力在困境中尋求生機。 值得一提的是:一開始賀檢文選中的人并不是他。 他本應該是被除掉的那個,是點燃北國戰亂的一簇小火苗,然而最后卻是他活了下來…… 賀檢文收到消息的時候,也是驚訝了一番。 忍不住懷疑自己最近看人的功力是不是退步了? 從姜羽到這個李軒,他都看走眼了…… 不過也罷,反正目的達到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