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8
個工具的價值。 姜堯他們如此毫無防備的在他面前展露,又何嘗不是一種信任? 姜瑤:兄弟,你想多了…… 姜瑤教過一遍之后,便退到一邊,讓村民們上手試,轉頭見到蘇予安一臉好奇地盯著脫粒機,笑道:“怎么?蘇兄也想試試?” 說實話,蘇予安心里是想的。 但是,他低頭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的長袍。 算了,還是看看吧…… 姜瑤把他的小動作看在眼里,低頭看了一眼自己身上洗褪色的粗布衣,還有特地涂黑的手:“……” 蘇予安斟酌片刻,問道:“姜兄,敢問這……脫?!瓩C?可否外傳?” 姜瑤知道他的意思,大方道:“有何不可?” 蘇予安驚喜不已,“當真?!” “自然?!苯庮D了頓,繼續道:“若只是拿來使用,那便隨意拿去用?!?/br> “那是當然?!碧K予安明白,這是不讓用來牟利。 蘇予安看向面前的稻田道:“我雖不事生產,但光是看著這沉甸甸的稻穗,便知這產量必定是高的?!敝劣诟叨嗌?,那還得等收成之后稱量了。 “若三州百姓能得此糧種,又有這么好用的工具,來年想來能好過不少?!?/br> 姜瑤沒說話,若是能如此,自然是最好,這也是她找蘇家合作的主要原因。 賺錢固然是一方面,但是高產的糧種能夠通過蘇家傳播到普通百姓手里,也是她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老村長在一旁聽著,倒是頗有感觸,“予安放心吧,青州那邊的氣候還不算冷,回頭這糧種送過去,仔細養地、育苗,收成定是差不了?!?/br> 話雖這么說,但是誰也不知道這一畝地到底能收多少。 一時間,眾人不再說話,皆定定地看著面前的水稻一點點被收割起來,脫下一粒粒稻谷…… 他們所在的這塊地是比較靠近河邊的,算是村里肥力最好的地之一了。 十個人下到地里,鐮刀揮舞著,小半日下來便將一畝地割完了。 兩架脫粒機也沒停過,一畝地收割完的時候,脫粒工序也快要完成了。 已經脫好的稻谷被裝進麻袋里,然后挑到空地上去稱重。 眾人連茶水都沒顧不上喝,就都圍了過去。 一袋袋稻谷挑過去,等在那邊的村民們用秤稱好,大聲吆喝著稱出來的重量。 空地旁擺著一張桌子,馮先生和陳澤安正在那記錄。 “三十二斤……二十九斤……三十五斤……” 隨著重量一一個個報出來,馮先生手里的算盤飛快地撥動,陳澤安正配合著記錄。 林長生和林小溪等人都在一旁看著。 只不過林小溪看的是陳澤安記錄的一個個數據,林長生看的則是馮先生手中撥動的算盤,手指垂在身邊撥動著。 前些日子他一有空就去聽算學課,雖然學得還比較淺,但多少能看懂些。 本以為他之前落下不少課,中途去聽會很吃力。 但是沒想到的是,算學的課教的內容并不算太深,而且每幾日便會往回復習,慢慢的,他倒是也能勉強跟上。 實際上,這種情況在各個選修課里都有出現。 按理說,每個課程都應該要按照不同程度進行劃分。 但是他們沒那么多先生,也沒有那么多教室,甚至村民們來聽課的時間都不固定。 所以有段時間教學效果并不好。 尤其是算學,別說錯過一節課了,便是在課上稍微走個神,接下來可能就聽不懂了。 后來姜羽和馮先生合計著,反正短時間內也不要求他們能去考科舉,學習算學更重要的是能夠盡快培養一些能管事的人。 那么一些深奧的內容便先放一放,就反復把如何計算這事搞懂。 為此姜羽甚至和馮先生聊了一些現代的數學計算。 但是馮先生作為正統的學究,對于姜羽的很多說法,都有疑慮。 不斷地追問為什么…… 姜羽一開始還能答上來,但是隨著馮先生的不斷追問,姜羽漸漸招架不住。 歷史進程的不同期是兩人之間巨大的代溝。 比如,姜羽根本無法給他解釋圓周率3.14后面的那些數是到底怎么算出來的。 總不能直接告訴他是電腦算的吧? 那她還得給他解釋什么是電腦,這樣什么時候是個頭???? 馮先生則表示,算學是非常嚴謹的事情,如果不能給出證明,他無法接受。 姜羽被逼無奈,隨手寫了一些計算題。 既然說不通,那就單挑吧! 然后,在馮先生飛快撥動算盤算完一題的時候,姜羽就已經把所有題目都寫了出來…… 不是馮先生的算盤打得不好。 實際上,馮先生用算盤計算的速度一點也不慢,要是放到現代絕對是大師級別的。 但是,姜羽作弊了。 她寫的計算題是: 25*25 1010101*34 67*63 23125*11 …… 第二百四十章 感覺被騙了 這些題目全是一些能簡單口算的奧數題。 姜羽寫這些題目,說實話有些欺負人,但是為了說服馮先生,姜羽也不得不使用特殊手段了。 而不明真相的馮先生從姜羽隨手寫出答案的時候就有點懷疑人生。 自閉了一晚上后,最后也接受了姜羽的一些建議。 這才將算學課的安排調整一下。 扯遠了啊,這會兒林長生看著馮先生撥弄算盤,內心十分佩服,心想自己什么時候也能達到這個地步…… 而林小溪則一臉激動地看著冊子上的數據越來越多…… “……十七斤?!?/br> 當一畝地里的最后一袋稻谷重量報完之后,馮先生撥動算盤的手也停了下來。 老村長激動地抓著拐杖湊上前問道:“多少斤?!” 馮先生沒有說話,又抓起算盤,照著冊子上的數據重新算了兩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