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4
釋給他們聽。 有些她也不知道,或者太深奧的,她就告訴他們,“這就要你們長大之后去發現了……” 實際上,姜羽想要教給他們的東西太多了。 她想要帶著他們的好奇心,去觀察、去發現、去探究這個世界…… 但是她知道這不可能,所以退而求其次,就從身邊的事開始吧。 接下來的日子里,她時不時就帶著他們去上戶外課。 有時候是研究一只小鳥,有時候是研究青蛙…… 兒童班的人覺得自己成天在玩,大人們也是這么覺得的。 不過見他們玩的開心,學習也沒落下,調皮搗蛋的時間都少了,便也不管。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稻田里的水已經開始干了,和蘇家約定的時間也到了。 這預示著收成的日子就要來了。 看著沉甸甸的稻穗,老村長既欣喜又忐忑。 欣喜的是,這是一個大豐收,忐忑的是,蘇家的人會不會滿意? 萬一人家的水稻就是這個產量,甚至還要更高呢? 又擔心,這最后幾日要是出什么意外可怎么辦? …… 水稻還沒開始收割呢,老村長嘴角就愁出泡來了。 姜瑤看著他嘴角的泡,蹙眉道:“老村長叔,您一會兒去找林大夫開點藥吧,今天的課回頭給你補?!?/br> 老村長連連擺手,“不用不用,等水稻收了就好了?!?/br> 姜瑤:“……”等水稻收了還得晾曬,還得入庫…… 照這樣下去,老村長恐怕還得擔心晾曬的時候下雨,入庫之后遭老鼠偷吃…… 姜瑤想了想,“接下來還有很多事,您年級這么大了,身體要是不舒服,我可不敢讓你勞累…… 您要是不愿意去找林大夫開藥,那就回家歇著吧,我找林長生來……” “我去!”姜瑤話還沒說完,就被老村長打斷了,“我現在就去找林大夫開藥!” 姜瑤遲疑了一下,然后在林大夫忐忑的目光中點了點頭,“那就看看你恢復得怎么樣吧?!?/br> 老村長這才松了口氣,拄著拐杖離開辦公室,往林大夫家走去…… 倒不是他貪權,實際上,以前在林家村的時候,他都不管事了。 但是如今眼看著村子里每天蒸蒸日上的,讓一把年紀的他都像是又年輕了一把,渾身充滿干勁。 又是讀書識字,又是學算賬的…… 他太喜歡這種感覺了,現在若是讓他什么都不干,他怕是要長毛了。 馮先生望著老村長的背影,給姜瑤豎了個大拇指。 姜瑤坦然受之。 馮先生笑著遞上一個布袋,“這些日子大化山一共給了八十一兩多,加上之前剩的,正好有九十兩,都在這了?!?/br> 姜瑤點了一下,將布袋收到空間里。 馮先生又遞上兩張清單,“這張是我們村需要采買的清單,這張是青龍村的?!?/br> 姜瑤收過清單,掃了一眼,有些頭疼。 之前逃荒的衣物大多都壞得不能穿了。 天氣一天天冷了,制冬衣的布料、棉花、針線剪子什么的都得買。 除此之外,還有些零碎的鍋碗之類的。 這么一來,又是一大筆花銷,這九十兩怕是又要有去無回了…… 第二百三十六章 費勁的采買 馮先生顯然也知道這一點,畢竟這單子是他掐著預算寫出來的…… 實際上,村子里需要的零碎物件遠比他列出來的多。 大伙兒手里又不缺工分,自然想過得好一些。 只是都被他壓下了,得先緊著要緊的買。 好在他們現在油、鹽都有了,新一茬的蔬菜又種了下去,水稻也馬上收成了,短時間內是不用為吃發愁了。 無論是姜瑤還是馮先生,對于接下來的日子都很有信心的。 令人擔心的,其實還是人心。 馮先生:“我聽說……青龍村底下的村民最近有些折騰……” 青龍村之前搬來的時候帶的東西多,所以缺的東西大多都是些零碎小東西,比他們寬裕許多。 但是這回給大化山做飯的買賣,青龍村也不是沒有人眼饞…… 龍海一直以來就想要圖個溫飽安穩的日子,現在的生活他很滿意。 但是青龍村那么多人,尤其是以前飛魚幫的一些人,難免就有人不安現狀。 雖然他們是私下里鼓動,但是馮先生一直讓人私下留意他們的動靜,自然聽到了只言片語。 他們和青龍村同行,一開始是各取所需,后來則是看在龍海夫婦和周深的份上。 但馮先生知道,人心是最經不起考驗的,所以一直留意著青龍村的情況。 姜瑤我知道這一點,所以不管是制鹽還是榨油,都是拉上青龍村一起的。 只是這次做飯是村里的食堂負責,龍海也知道這事,并且直接表示這事他們做不來,不參與。 加上云來村更缺這一筆銀兩,所以沒帶他們一起。 到底還是有人心有不甘…… 這會兒聽馮先生說起這事,姜瑤放下清單,“放心吧,我們都能聽到消息,龍海他們沒道理不知道,先看看他們怎么處理吧,回頭我讓小羽多盯著點?!?/br> 話落,姜羽就從外面跑了進來,“我聽到了,放心吧,我接下來每天盯著?!?/br> 姜羽說完扭頭看向姜瑤,“哥,你不是要去城里嗎?怎么還沒走?” 聊天聊忘記的姜瑤一臉淡定道:“為了等你?!?/br> 姜羽噘著嘴,“等我干什么?我要上課,又去不了?!?/br> 姜瑤點頭,“嗯,知道你去不了,特地讓你看著我走,聊表慰藉?!?/br> 姜羽:……見鬼的慰藉! 姜瑤看著姜羽氣鼓鼓的模樣,勾了勾嘴角:生氣的時候還和小時一樣可愛。 …… 村學上課之前,姜瑤便只身離開山坳。 一個瞬移,姜瑤出現在另一處山里。 她并沒有急著離開,而是找了個濕潤的地方,皺著眉頭踩了踩,直到鞋底沾滿泥。 左右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