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8
學會的?” 林有錢撓頭想了想,“瞧了多久???這我可得好好想想……從小就跟在我后頭瞧,然后到十歲左右就開始試著編了……再到十幾歲就差不多了?!?/br> 姜羽捂臉。 這個時代講究師徒制,很多手藝都是傳家的,很少教給別人。 也就是他們這些人一起經歷過事,林有錢才這么大方地說讓人來學。 也因為這樣,所以教學方式也比較單一。 她學醫的時候就感受到了。 林大夫好歹已經教過兩個徒弟,怎么也算有些經驗了。 加上對她寄予厚望,教起來也很上心。 但是回想一下,更多時候,林大夫都是丟給她一本書,讓她自個去背。 背書,然后認藥材,再背藥理,然后看他炮制藥,再自個兒去試…… 現在學針灸,也是,先背xue道,再背針法…… 還有鐘大,這會兒不是背病例,就是背藥方…… 雖說看起來很完整很全面,沒啥毛病。 但是講真,這種死記硬背的東西,她學起來賊費勁。 一度讓她回憶起學生時代的噩夢——背誦并默寫全文。 更何況,林大夫那哪是全文啊,完全就是背誦并默寫全書! 所以她只能自救了。 她就自個琢磨著,把那些知識拆解了,然后進行重組合并。 比如說炮制藥材,她在去看林大夫炮制之前,會先去知識商城里兌換資料。 先了解中藥材的各種炮制手段,以及不同炮制手段產生的效果。 然后再找林大夫問,第二天要學著炮制什么藥材,把這個藥材的藥性復習一遍。 甚至會查找炮制手段,大致猜測炮制的方法和順序,記下來,做個預設。 然后第二天去看的時候,她就能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設想有什么問題,再進行修改。 甚至有時候還能提出疑問,和林大夫一起探討哪種炮制方法更好。 有時候,兩人還會為不同的炮制方法,進行許多次的實驗…… 這樣一來,雖然一開始學起來是慢了一些,但是隨著她對炮制手段的熟悉。 她不但越學越快,而且由于是理解性記憶,學會的基本就很難忘記了。 而在把常見藥材的炮制方法學完之后,她又重新整理了一遍,對之前有遺漏的地方,做好標記,去找林大夫請教。 查缺補漏之后,她不僅學得扎實,連帶著對各種藥材的藥性,也有進一步的認識。 甚至她覺得,以后即使遇到不熟悉的藥材,只要了解它的藥性,她也能很快研究出合適的炮制方法。 總之,不管是從一名學生的角度,還是從一名教師的角度來看,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都是極為重要的。 像林有錢說的這種觀摩式學習,在她看來實在是浪費時間。 實踐固然重要,但是前提是,要給學生一定的指引。 這就是一門課程規劃的重要性,以及備課的重要性。 姜羽看著不以為然的林有錢,心里已經開始琢磨著,要怎么將他訓練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了…… 好在,她還有八天,不對,是七天! 姜羽一只手撐著下巴,心想:時間有點緊啊…… 第一百七十四章 支個招 認字的課程暫時不用她cao心,至少馮先生他們能教的明白。 主要還是這些選修課,尤其像林有錢這樣,完全放養式教學,肯定是不行的。 這回的選修課,她準備先安排一個女工,包括刺繡、制衣、織布等。 一個竹編,一個算學、一個制茶,還有一個謀略,共五科。 女工這個課程,不用想也知道,定會成為許多姑娘們首選的課程。 加上內容又多,姜羽就把這個課程,交由秋娘子和劉萬紅兩人共同負責。 秋娘子身邊的那群姑娘則是助教。 那群姑娘以前就是秋娘子一手教會的,有秋娘子在,開班授課也算熟手了。 算學由馮先生和陳澤安負責,他們倆是正兒八經學過這門課的,教起來應該沒什么問題。 謀略課,是姜瑤、周深負責,主要針對的是護衛隊那些人。 說是謀略課,姜羽覺得對于一群剛認字的學生來說,其實就是講故事。 上課模式她都幫他們想好了。 每節課講一個故事,把甚至成語詞典的故事講完,這些人怕是也出師了…… 還有制茶課,也是由姜瑤負責,之前的制茶人員為助教。 最后就是林有錢負責的竹編課了,他的兩個女兒林小花、林小草以及兒子林有根,則是助教。 姜羽找各科負責人談過一圈后,心想:這么看來,也就是竹編課問題最大了…… 于是,姜羽便跟著林有錢,看他做了一個又一個的竹編,時不時地還拿個本子寫寫畫畫。 林有錢手上訂單不少,有背簍,有籮筐,還有一些小籃子等日常用的器具。 林有錢把老村長那統一開的單子拿出來給姜羽看。 姜羽看著厚厚一疊單子,姜羽驚訝道:“這么多訂單???能用上嗎?” 林有錢一邊劈竹子,一邊道:“怎么用不上?!像那背簍基本上都是青龍村的人定做的。 平時上山摘野菜、采茶、采藥什么的都得用上。 還有我們之前做的那種帶凳子的背簍,青龍村的婦人們最是喜歡了?!?/br> 姜羽一想也就明白了,有了這個背簍,將孩子背在籮筐里,婦人們就可以解放雙手,擇菜、做飯什么的,都方便許多。 說著,林有錢示意姜羽,看林有根幾人正在編的大籮筐。 “要說訂單最多的,其實還是大個的籮筐。 接下來糧食、蔬菜陸續收成,不管是村里,還是各家,哪家不需要大量的籮筐和麻袋的?” 姜羽點點頭,確實是。這些事往日里她關注的少,倒是疏忽了。 林有錢劈完竹子,就開始坐下來編織。 姜羽見他編的不一樣,奇怪道:“叔,您這編的是?” 林有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