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0
“鄉親們,大家都靜一靜,靜一靜?!标愊蜿栒驹谑ケP上,拎著個小喇叭,扯著聲音喊道,大隊長老賈也在下面喊著安靜。 等到大家都靜了下來,陳向陽這才說道:“鄉親們,等會兒我把政策給大家講講,等我講完了,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就舉手,我都會一一解答,不要吵,只要有問題,咱們就解決?!?/br> “好了,那我開始說了?!标愊蜿枬M意的看了看瞬間就靜下來的臺下,接著又說道:“前天,我接到通知,和大隊長一起去縣里學習了先進的精神,昨天給大家也傳達了最新的政策,只是,大家好像還都是不太清楚,所以今天就來詳細的跟大家伙兒講講,大家可都要仔細聽好啊?!?/br> “這個幫扶的方式就是賒給你幼崽,等你把幼崽養大了再賣給國家,比如說你想養豬,那國家就可以賒給你豬崽子,你把豬養大了再還豬崽子的錢就可以了?!?/br> “但還是有個前提,到了殺豬的時間,你至少要賣給國家一百五十斤的豬rou才行,如果你養的豬有兩百斤,那就剩下五十斤的豬rou,你可以選擇繼續賣給國家或者是留下來自己家里吃?!?/br> 陳向陽一口氣說完后,又拿起水杯大口的喝了半缸子,才放下水杯,接著說道:“你要是想養雞養鴨養鵝的話,國家也可以賒給你雞苗鴨苗和鵝苗,但到了要賣要殺的時間也要給國家提供一定數量的的rou和蛋,提供夠了,剩下的也跟養豬一樣,賣給國家或者自己吃。國家會按照收購價給你,絕不會占老百姓一分錢的便宜?!?/br> “這幫扶養殖和以前養殖的區別是,以前個人養豬只能賣給國家,整頭賣,等到年底,根據工分分點rou,買豬崽的錢以前要自己先墊付,如今,國家先把這錢出了,等于是先把錢借給咱們一年?!?/br> “別的村里都已經開始實行了,豬崽,雞苗鴨苗和鵝苗都已經發放完畢了,咱們村落后了別村一截,大家趕快決定,如果要參加的,就在會計那里登記下名字,登記下要養什么,就今天一天,我明天就要送到縣里做統計?!?/br> “好了,我的話講完了,大家有什么問題嗎?”陳向陽看了一下臺下,已經有好幾個人舉手了。 “陳大爺,你先說?!标愊蜿桙c名。 被叫到的陳大爺問道:“這真的是免費領回去嗎?” “千真萬確,不收鄉親們一分錢,接受監督,但是,每頭豬必須賣給國家一百二十斤?!?/br> “萬一養著養著丟了或者養死了,那怎么算?”臺下有人忍不住問道。 “李大毛,提問題要舉手?!标愊蜿栍行┎桓吲d的說道。 “村支書,我這也是隨便慣了,下次注意?!崩畲竺缓靡馑嫉拿嗣^。 “下不為例,那我就回答一下這個問題?!?/br> “無論是丟了還是養死了,全部個人負責,比如養的豬,按照當下豬崽的價格賠償,雞鴨鵝,全部按照幼苗賠償?!标愊蜿柷迩宄恼f道。 臺下頓時一陣討論聲紛紛響了起來。 “這豬崽三十多斤,養的好了,能養個一百七八十斤,養的差點,也就是一百四五十斤左右,賣給國家一百二十斤,這一年還能剩下來個幾十斤rou呢,這比以前,一年到頭只能吃幾斤rou強多了?!?/br> “可是這豬也不好養啊,而且豬也特別能吃,弄豬食也要浪費不少錢,我家養了一年,連收豬的標準都沒達到,還賠了不少工分進去,今年差點都要餓死了?!庇腥寺裨沟?。 “陳麻子,你家養了幾年豬了,你有經驗,你來說說,這豬好養不?!比巳褐杏钟腥苏f道。 “唉,要不是我家人多,整天全家老小都是上山下地給它找吃的,這才算是撐得住,不然啊,還真是不好養?!标惵樽幽樕下冻隽霜q豫的神色,接著說道:“萬一遇上豬生病,還要給豬弄藥,養豬不容易啊,起早貪黑的伺候著?!?/br> “可是我看你家日子過得不錯啊,該不是怕我們大家都養了,過的比你好你心里難受吧?!比巳褐杏醒奂t陳麻子家日子過得滋潤的人喊道。 “你......愛養不養,反正我話也說清楚了?!标惵樽託獾恼f話都結巴了。 “養雞養鴨養鵝也不錯,只是,這雞要是一生病,就是傳染一籠子?!?/br> “那你少養幾只?!?/br> “也對,先試試吧,村支書,我報名?!迸_下忽然傳來聲音。 緊接著,就是不斷此起彼伏的報名聲。 “鄉親們,要報名的,在這里排隊,會計會登記的?!标愊蜿栔赶蚺赃呉呀洈[好的桌子。 大家都站起來,跟剛才來小cao場上一樣,開始向會計那邊沖過去。 “大家不要擠,今天登記一天,保證所有的人,不會漏掉,漏登記?!标愊蜿柍吨ぷ哟蠛?,今天,他的喉嚨都快喊破了。 - 第79章 爭吵 木秀仗著人小,擠來擠去,跑到了隊伍的前面,沒想到,不一會兒,大伯母劉玉梅和小嬸嬸王桂英,竟然也過來了,還好巧不巧的,拍在了木秀的后邊。 王桂英也看到木秀,她朝著空氣里揮了揮手,如同揮蒼蠅一樣,眼睛斜著看了看木秀,鼻子里發出“哼”的一聲,然后用胳膊肘頂了頂劉玉梅,向木秀的方向撇了撇嘴。 劉玉梅順著王桂英嘴角示意的方向望去,一眼就看到了木秀,她臉色立刻變得難看了起來,不過她又想到了木小草如今肯定在婆家也不好過,這才臉色又緩了下來。 自從周水蓮和木秀走了之后,木家把他們曾經住的屋子,翻修了一遍,王桂英的女兒木紅霞搬了進去。 少了木水一家四口,劉玉梅和王桂英開始還竊喜了一陣子,這木家的東西,以后就是她們兩家分了,只是還沒有開心幾日,矛盾就出來了。 原來,家中的粗活,都是由周水蓮和木秀來做的,喂豬,喂雞,做飯洗碗,一大家人的衣服,這些活計聽起來很多,做起來其實......更多! 木水一家走后,木老太讓她們兩家分攤家務,她們才知道,每天除了農活之外,一大家的事情有多繁瑣。 平日里,劉玉梅和王桂英雖然在外面做農活,但是回到家中,就坐在那里等著周水蓮把飯菜做好,吃完之后,插著手,就回房間等著周水蓮再把熱水燒好,她們洗漱完畢就睡覺了,至于后續的打掃衛生,洗衣服,那都是木秀和周水蓮的活了。 如今,干活的人走了,不干活的人自然心生埋怨,埋怨木水一家,真是事多,沒事生什么孩子,生就生了,還得了怪病,弄到最后,把她們的清閑日子都弄沒了。 劉玉梅和王桂英為了家務活,每天都在拌嘴,無非就是我比你干的多,你又偷懶之類的,連同木芝和木紅霞都跟著分攤了家務,木家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