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6
模樣,弱不勝衣的身子骨再加上眉間的一抹清愁,倒也有幾分風流之態。御君辭:……如果他沒有隨口將老圣人隨口比作驢的話,可能更言行一致。見大外甥一副“你怕不是智障了”的表情,忠寧臉上那虛假的受傷、擔憂一掃而空。他以前怎么沒發覺大外甥這么好玩兒呢,這不會說話,倒是把他一雙眼鍛煉得顧盼生姿呀。甚至因為笑得太開懷,之前勉強壓下去的咳嗽又涌了上來。這算樂極生悲?御君辭無語凝噎,圍觀地主家的傻兒子似的,糾結了一下之后還是抬手……招來了忠寧的親信給他撫背順氣。忠寧一挑眉,邊咳邊笑了兩聲,瞧著倒是一點不虛那位即將要放出來的前太子了。他甚至還等自己氣順之后,拉著御君辭商量,登基之后要不要給義忠一個恩典——把他承祚太子的封號還給他怎么樣?他那個不成材的父皇,文學素養是不太高還起名廢,不過都用了這么多年了,以后沒人這么稱呼大哥了他不習慣可怎么辦?御君辭:我覺得你這樣可能直接會把他氣暈過去。從前怎么沒發覺這位小舅舅這么會……會折騰人?他們倆在一邊舅甥和睦,并肩離開的場景,卻莫名給大臣們留下了別樣的意味。“御王爺這手腕是真高桿啊,這才多久工夫,就和忠寧王爺這般親厚了?!?/br>惹不起,惹不起。……御君辭成為公認心機boy也好,忠寧王爺扒拉著小算盤琢磨怎么給太子大哥送上一份大禮也好,都已經是塵埃落定之后的題外話了。當天御君辭回鎮府司后就派了陸成去留人園傳話放人。陸成很快又回來了,卻面露難色。“爺,那位讓屬下傳句話給您?!?/br>御君辭抬起頭。陸成清了清嗓子,想到自己要說的話,臉上露出些許別扭。他說:“請御王爺親自來接孤,世間jian邪橫行,妖魅叢生,孤無計可施,唯能信章遠一人?!?/br>御君辭聽完,面無表情地在紙上落下最后一筆,然后丟給陸成。“去宮里,我請不動他?!?/br>司徒琊愛出來不出來,慣得他,一副別人求著他出山的德行是幾個意思呢?呵,誰不知道誰呢,大家都不是什么光風霽月的白蓮花,你跟誰面前裝高潔?留人園里老皇帝的人不少,御君辭從來都知道,他知道老皇帝對這個兒子的感情非同一般,所以對那些人手也一直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他甚至想過,大不了就這么圈著那牲畜,直到把老皇帝耗死了再動手把人弄死。這吃穿不愁還不用cao勞國事,司徒琊這就病了?哈,還剛剛好病重到驚動到老皇帝的地步,一切還剛好發生在自己不在京城鞭長莫及的幾個月里。真是巧啊。“告訴那位,他不想出來,那就繼續待著好了?!?/br>“總歸留人園的開支是內務府出?!?/br>“……”陸成小心翼翼地抬頭,“就這么按照原話說?”看看廢太子那儼然一大堆隱情的苦情畫風,再看看王爺這里……這么實誠是不是不太好?回答他的是御君辭沉默如海的眼神。得,他們沉穩內斂的大老板,即使啞了也照樣能耿直得噎死人。所有的這些,宅在林家天天虛度光陰的林湛陽是都不知道的。他不知道這位如今成為京中話題人物的前太子在被宮中太監總管親自接進宮就醫之后,又強撐病體去給老圣人盡孝,痛哭流涕痛陳自己這段時間的反省。惹得父子雙雙淚眼盈,執手相看萬古愁。他也不知前太子病情穩定之后就出宮去了御王府府上,吃了個閉門羹還不依不撓地留了個信,非常誠懇地對著大門深鞠三次:“從前是章遠親手將孤送入牢籠,如今亦是章遠親手送孤自由。章遠于孤,有再造之恩?!?/br>這個消息經過陸成的通報傳到御君辭耳朵里的時候,他正躺在林家暖烘烘的炕上,有些倦意地欣賞著林湛陽新畫的美人圖。額,當然在林湛陽嘴里,那是造型設計。陸成的拜見不僅帶來了外頭的寒氣,還讓了御君辭渾身都起了一身雞皮疙瘩,他從來不知道有人能把自己的字念叨得如此rou麻。他陷入沉思,真的,他真的想不明白自己錯在哪兒了。是誰給司徒琊的勇氣,讓他在兩人已然撕破臉攤牌之后還有臉要繼續維持那虛假的塑料情?還是說聽見旁人的“義忠親王對御君辭當真仁至義盡”這種話能讓他產生愉悅?御君辭覺得這麼久的圈禁直接把司徒瑯玩壞了,他放棄去理解司徒瑯的腦回路。但這并不能改變自己的好心情已經被破壞的事實。而且……“前太子?”雖然陸成的聲音已經放輕到再放輕,可還是沒能逃過林湛陽的耳朵。他擱下筆,挑眉問了句,“御大哥你之前提過此人?他怎么了嗎?”“不必理會,一個……”御君辭想了想,“一個無聊的人罷了?!?/br>為什么御君辭眼中懷疑司徒琊自己自導自演了一出狗血苦情戲潑給老圣人呢?因為現在這個時間實在是太微妙了。司徒琊才剛放出來,病情剛剛穩定下來,這一年便在紛紛亂亂里到了年關,他出來的由頭是治病,治的是因為對父皇有愧積郁成疾的心病,外加邪風入體的風寒??傻人茏吣芴司驮谀昀锪?,總不能這大過年的再把人送回園子里吧?天家沒這個規矩,即使對前太子不滿的朝臣也沒法說。因為臘月二十五里起宮里就封筆了呀,這折子都沒處上了呀。這么拖一拖、延一延,等過了年一個月都過去了,老圣人這個最傷心的父親不發話,誰會觸霉頭讓把前太子趕回去?說是巧合?呵呵。作者有話要說: 補昨兒的,下午太困了,打了一半迷迷糊糊睡著了_(:з」∠)_晚點還有一更第九十九章玄學過年算是頭等大事,京城里的高門貴府有些從一兩個月前便將此事提上日程準備起來。賈家的寧榮二府,如今雖已經不算是一等一的勛貴高門了。因著府上爺們官職爬不上去,闔府上下如今靠著史老太君這位老封君的超品誥命撐著門口的牌匾,家里的爺們不樂意與京中老親走動,女眷也就少了機會去外頭出席席面聯絡,算是漸漸淡了關系。饒是如此,可到底根深葉茂,四王八公一條線,四大家族一條線,都是打折骨頭連著筋的老親……這過個年各府來往的各色年禮就能讓王熙鳳忙昏了頭。忙忙碌碌到除夕白天,寧國府那邊賈珍現如今是賈家的族長,寧榮二府、并如今在京中的諸多賈家人拜祭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