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8
姑娘看著還沒說什么,林少爺便說兩位嬤嬤怕不是坑蒙拐騙的拐子……非要讓人將人捆了見官?!?/br>“這!豈有此理!”賈母聽了便對這素未謀面的林家小叔生出不喜來,這人做事,也太跋扈隨性了些。“這兒可是皇城,天子腳下,他當還是揚州那可以由著他性子來的么!”王夫人原本還以為是賈家那些愚蠢奴才沖撞了什么貴人呢,現在聽下來,自家這不是合情合理,完全沒毛病。沒毛病就好,他們理直氣壯,王夫人自覺腰桿直了。“這不是胡鬧么!”門口突然傳來一聲厲喝,卻是不知道在外頭聽了多久二老爺賈政,負手邁步進來,眉頭皺得死緊:“見官,他要送去見什么官?這等瑣碎事務也值當勞動衙門么,他當衙門是什么地方,由得他進出怠慢?此子為人當真欠妥?!?/br>政老爺從來最討厭紈绔子弟,林湛陽這還沒露臉,作態已然是十足的跋扈紈绔,整日尋釁滋事的性子初具雛形——一看就不是什么好苗子。他還有一句沒說出口。如海聰明一世,想不到卻也是個不會教養孩子的人。小孩子不懂事,哪里能慣的?更別說那還是個過繼來承嗣的弟弟,明面上的弟弟,當兒子也合適……得撐起林家頂梁柱的男人,哪里能由著他性子來。這是已經擺明了不滿了。政老爺過來是來給賈母請安的,沒想到還能聽見這么刺激的事。想想他賈家一直其樂融融好些年,最是積善積德之家,這么冷不丁就鬧出官司來。關鍵還是這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政老爺琢磨著便覺得丟人,想想明日便不樂意去工部點卯被人看笑話了。賈母最看重這個兒子,聽這話聽出苗頭來,也放下心,對嗎,她就說,這點小事怎么就鬧去見官了……你去見也就罷了,也得官老爺肯管啊。賈政聽著親娘這番話就點頭,一點不著急,老神在在地坐下來開始喝茶,心里已經琢磨著等林湛陽之后過來拜見他的時候好好教訓個兩句。定要他知道何為國之重器,何為官威赫赫。至于你說林湛陽跟賈家非親非故的,做什么來拜見他?這不廢話么,榮國府和林家可是正經姻親關系,林家初來京城,這往日丟下的人脈不得一一撿起來?那些同年故舊的,哪里有這血濃于水的姻親關系來的牢靠?——林湛陽這個過繼來的嗣弟,就算一點血脈關系也沒有,榮國府這一趟也免不了的。榮國府這邊是這么覺得,而且很肯定。賈政跟他大哥賈赦在外頭趕巧遇上的,兩人在門外聽了一截,賈政心里義憤,也顧不得往日的什么兄友弟恭便先進了門隔空教訓起人來。這邊賈赦等他二弟落座了,才慢悠悠給賈母請了安,一如既往地連同他媳婦一起被老太太數落嫌棄了遍,這才做到自己位子上。聽見賈政信誓旦旦說著“他要去見官,也不會有哪個衙門肯收”,賈赦耷拉的眼皮才掀起來,瞇著眼跟看戲似的瞅了他二弟一眼,小聲嘀咕了一句:“真要如此,哪兒還用這小丫頭急赤白臉跑回來救命呢?!?/br>賈政:“……”賈母:“……”最怕空氣突然安靜。面對眾人的目怒而視,赦老爺說完就又耷拉下眼,任憑賈母敲著乖張罵他沒個好話。政老爺也皺眉:“大哥,你往日糊涂不省事倒也罷了,可這官場上到底與市井不同,又不是看熱鬧,衙內大人們日理萬機,怎會cao煩這等小事?!?/br>賈赦撇撇嘴,心道老爺我天天日程繁忙,到沒見你這個三天兩頭請假在家里高談闊論的工部員外郎有多“日理萬機”。那丫鬟可慘了,苦著臉,她剛想應大老爺的話??!別說,大老爺這話最符合邏輯??!可跟賈家你講什么邏輯呢,那丫鬟放棄治療——反正,她也努力過了。嬤嬤們見諒,不是她不搬救兵,實在是嘴笨說不清楚……關鍵主子們也不相信這回事,不然等衙門里派人來了,不用她說也自然就……這人真是經不得念,這丫鬟剛想呢,下一刻就有看門的丫頭撩開簾子稟告了:衙門里來人了,說要請管家的大人去衙門里認人呢。完了還補充一句,那人自報跟腳的時候說的是……御史臺。啥玩意兒……?御史臺是怎么扯進來的?不是說那個……送去京兆尹么?連那小丫鬟也一臉懵。她后半截沒參與,被林湛陽瞧了個順眼派她回來通報的,路上圇吞聽了一耳朵那個“司”是什么鎮府司的意思。她還沒弄清楚鎮府司是個什么地方,正打算完事兒了去打聽打聽那是什么地方……這怎么又跑出來一個御史臺啊。御史臺是干嘛的呢。正經的主職算起來,是中央行政監察機關,也是中央司法機關之一,負責糾察、彈劾官員、肅正綱紀。當然,除此之外也有些擴充產業……這里不細說。那你看主職,就知道哪里不對了。雖然說這御史臺、京兆尹和九門提督府都算是司法機關,都能審案子抓人,在皇城這一個牌匾砸下來十個人里有九個戴官帽的地方,四舍五入職權的確都差不多……但那只是一方面。他們各自還有些細化分工的。比如說御史臺的日常是進諫撞宮柱,閑著沒事罵罵人諷刺個同僚啥的。九門提督比較忙,救火消防到看城門,都管,兩萬人多的侍衛步兵,忙起來都不夠用。京兆尹也審案子,但理論上還管京城這座城的日常政務運轉——當然,想想這放眼望去都比京兆尹這個四品京官大的悲催現實,你就知道了:本質上小事懶得管,大事沒得管……出了事一定背鍋。話歸正題,御史臺的大老爺們都是精細的社會人,最喜歡與人斗其樂無窮那一套。他們本專業干的就是以把同僚搞下臺為政治生活的第一目標。咳,不好意思,就算林湛陽把人往御史臺送這舉動本身沒啥別的意思,還在朝里當官兒的賈政也已經整個人都不好了。你別說!京兆尹的確可能嫌辣手不接這案子,但想想御史臺要是盯上自己,這還真有可能被借題發揮。舉個栗子,幾個月前有個大臣的兒子跑去女票女支,走夜路回來醉醺醺沒注意,吧唧一下抱著美人摔下橋,等下人把人救上岸,兩個人已經沒了。那大臣怕影響不好,派手下人去處理了場面當沒發生過,第二天照常上班……然后被御史臺那群人挖出來,一道折子上去就彈劾他了。彈劾啥??!我兒子死了!我打落牙齒往肚里吞自己的難受自己知,還想咋的了!你以為那群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