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7
到門口,打開了門,金凱安靜的站在門口,有些忐忑的說道:“我估計您沒睡,所以想和您聊會兒?!?/br>“我們樓下談吧?!眲P爾索不得不留個心眼兒,就走出室內,帶著年輕人來到了樓下的客廳,二人坐在沙發上,低聲秉燭夜談。金凱磨嘰了半天,才問道:“您知道皇上和太后駕鶴的事了吧?”“嗯,我最近太忙,沒怎么關注,在報紙上看到了,新的皇上是攝政王載灃之子溥儀,看來是太后此前早有打算,皇上御龍殯天只怕不是巧合?!彼m然從未見過皇上,一家子卻是受過不少照應的,加上西方國家普遍都很同情光緒,所以他也為皇上走得不明不白而痛心!“我也覺得是太后的陰謀,她不想讓皇上繼續掌權,您應當見過攝政王,貝勒爺此前和他有過一些來往,對方并不適合從政,說不好聽點兒,軟弱無能,無法控制局勢,老太太是把一堆爛攤子扔給了沒有能力的人,滿人的天下恐怕是保不住了?!苯饎P來英國一年多,接觸了不少進步的思想,逐漸的有了政治嗅覺,他很擔心國內會遭遇內戰,分裂。子爵點頭:“我和貝勒爺也很擔心,但現在的情況還沒有那么糟糕,至少我們有時間安排一切,萬一發生了不好的事,我會想辦法把家里人先接到香港,再轉道來英國的?!?/br>“我相信您有這個能力做到,無論您遇到怎樣的困難,我都會站在您身邊支持,竭盡所能的幫助您,現在能幫上您,我覺得特別高興,當然我也希望貝勒爺平安無事,可能往后的幾年他會比較郁悶?!苯饎P說,對于貝勒爺他虧欠太多,但有時他更多的是羨慕。凱爾索出神的嘆了口氣:“或許大清沒了,共和了,對你們年輕人來說到是個機遇,權貴自然還會掌握社會主要的資源和財富,就算是英國,美國也是有階級之分的,但相對而言你們出頭的機會比舊制度要多些,應該是這樣的,變革的同時,就會產生更多的機會?!?/br>“我只是想自食其力,成為一名建筑師,沒有太大的野心,但總還是希望國家能開放,自由,富強的,對貝勒爺而言不也是如此么,一個大活人被圈在北京城里哪里也不能去,除非是皇上和宗人府批準,連最基本的自由都沒有,何談其他的,滿朝的皇親國戚雖然坐擁田地房產,又拿著豐厚的俸祿,還沒有普通百姓幸福呢,就更不要提和英國,美國的公民比了,人生下來該有的權益,就是想所能想,說所能說,做所能做,可以自由自在的來往于天地間,而非活在別人給你制定的大大小小的框框里,根本沒有人權可言?!边@是他出洋留學一年來最大的感受,他就像只井底蛙,終于看到了上面的天空,能到更廣闊的地方馳騁。子爵微微笑了:“雖然你和貝勒爺沒有血緣關系,但看事情的態度到是很像呢?!?/br>“俗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都是緣分,所以單從這上來說,我希望能打破專制,當然,是在咱家人都平安的情況下?!苯饎P怕的是貝勒爺受到牽連,有時,那些志士未免手段極端,去年在火車站“自殺襲擊”出洋使臣就是最好的證明,某此人已然成為瘋狂的亡命徒了。“這誰也說不好,最擔心的事莫過于此?!眲P爾索走到壁爐前,烤著火,就連一個在政治體制之外的年輕人也盼望大清國倒了,看來這已是大勢所趨。金凱走到他身后,忽然從背后抱住了自己,他下意識的想掙脫,可金凱并無惡意,只是將頭枕在他的肩膀上。“這一年多,我每天都在想您,雖然也有英格蘭姑娘追求過我,但我都沒有正眼看她們,誰也無法和您媲美,我知道這樣下去不行,可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我對您的愛并不是時間就可以沖淡的!”他像個傻子一樣的表白,雖然知道只是自取其辱,也不會有任何結果。凱爾索把手搭在了金凱的胳膊上,好心安慰著:“你這又何苦呢,我生成這樣,又比你大很多,還有家庭,你對我用情只會浪費青春?!?/br>“不,絕對不是,當初剛來貝勒府的時候,我還討厭過您,覺得洋人沒有好人,但是您對我的關懷和照顧,循循善誘我都銘記于心,再也不會有人對我如此的好,即便是日后的妻子,我是非常明白的!”他把這件事看得十分的透徹,至少在大清國女人找丈夫就是為了“穿衣吃飯”,為了有好的生活,但子爵對他的關愛卻是無條件的,不求任何回報。貝勒爺當初把他帶回府雖然也是善舉,開始卻只把自己當下人看,可以說沒有凱爾索子爵,他恐怕一輩子也只是個貝勒府里的仆人,而無法變成“主子”,更沒辦法遠渡重洋來英國求學。“除了父母親人,日后對你最好的肯定就是妻子了,為何你會這么想呢?”凱爾索弄不明白他的想法,扭過過頭不解的望著他。金凱松開雙臂,面對著子爵答道:“女人找男人是有目的性的,男人是女人的飯碗,至少在大清是這樣的,想起這點我就頓時失去興趣了,即便是天姿國色也如此?!?/br>“那就找個英國姑娘,我會幫你物色的?!眲P爾索不自然的說著,但對方的眼瞳中映出的只是熱烈的愛情,讓他惴惴不安!“不,我這輩子不會和其他人組建家庭的!”金凱執拗的說道,卻不知自己和子爵的兒子已經被載堃當成三阿哥養著了……☆、大清國沒了過了圣誕節,凱爾索返回了北京,馬上就投入到自己的生意中去了,一忙就到了春節,清國的官吏們又開始享有長達一個月的假期,但這一年的春節,每個人都過得不太痛快,因為朝廷內部幾乎分崩離析了,攝政王載灃無法駕馭剛到手的燙山芋,經常因為政見不合與慶親王鬧意見,民間的反對之聲越發高漲,起義不停,催著朝廷快些立憲,已經等不及八年之約了,滿清的皇室們各個憂心忡忡!1910年春天更是發生了刺殺攝政王載灃的事件,策劃者之一就是汪精衛。兩次刺殺行動均告失敗,汪精衛因此被捕,但由于國內外人士都十分關注此事,汪精衛只被關押,而沒有重罰。載堃覺得全國上下都醞釀著一股不詳的氛圍,在載灃的施壓下,袁世凱被迫下野,看似一片平靜,實則激流暗涌!1910年11月13日,孫文在馬來半島的檳榔嶼,召集趙聲、黃興、胡漢民、鄧澤如等同盟會重要骨干參加庇能會議。以之前用會黨為主力在邊區起義皆未能成功,革命陷入低潮,議決集同盟會精英,在廣州起義,和清政府決一死戰。1911年4月27日,趙聲、黃興等人在廣州領導起義。起義隊伍與清軍展開激烈巷戰,最終因力量不敵而失敗。后收殮到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合葬,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