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
徒步前往天壇祈雨。五十歲以上的老臣,原則上都不需要去,徐程是閣老,要以身作則,還是顫巍巍地跟在朱凌鍶后邊。巳時起,百官在圜丘站好,朱凌鍶在最里邊,身邊有道人九位,口中念念有詞,又有欽天監官員站在一邊。朱凌鍶知道,今天自己的工作是站著就可以了。他知道會很熱,沒想到會這么熱。到了午時,謝靖身上已經全都汗濕了,站在他前邊的人,個個背上是一團水跡,便上前和劉士昆問道,能不能讓皇帝先休息一會兒。劉岱也是滿頭大汗,快要睜不開眼睛,卻說,“謝少卿,日晷才走了一格,你讓皇上現在去休息,百官可都看在眼里?!?/br>謝靖忍了忍,退了回去。又過了大概半個時辰,徐程身形一晃,旁邊的何燁趕緊扶住他。“快把閣老扶到陰涼處休息?!?/br>謝靖滿面憂愁,遠遠看了一眼朱凌鍶的背影,他看上去一動不動,也不知還受不受得住。朱凌鍶苦中作樂,努力轉移自己的注意力。空調真是一項偉大的發明,可惜這里沒有。來架鼓風機也行,汗水濕透的衣服,緊緊扒在身上,就算是真絲的,感覺也很不好。后明需要一個雨神。“搖晃的紅酒杯嘴唇像染著鮮血那不尋常的美難赦免的罪……”朱凌鍶在心里輕哼,猜想后明的老天爺,吃不吃這種玄學。“啪嗒?!?/br>咦。難道是……下雨了?朱凌鍶定睛一看,原來是自己的一顆汗珠子掉到地上,很快就被地面吸收干凈,再也不見一點兒蹤影。唉。可是為什么又感覺到渾身發冷?莫非降溫了。朱凌鍶晃了一晃,天旋地轉。在場官員腦子都曬到麻木了,只想撐到未時趕緊回家,不料一錯眼的功夫,站在最前面的小皇帝就不見了人影。欽天監官員大喊,“不好了,皇上暈倒了,”謝靖心一緊,沖了過去。朱凌鍶醒來的時候,是在乾清宮的龍床上,看見點著燈,才發現已經到了夜里。他知道自己該是中暑。朱凌鍶一動,謝靖就發現了,趕緊叫御醫過來診治,御醫說雖然還有點發燒,但已無大礙,需臥床休息幾天。盧省趕緊給朱凌鍶喂了幾口水。他喝得急,有點嗆,謝靖坐到床沿,扶著他的肩膀,輕拍后背,又接過盧省遞來的手巾,給他擦了擦嘴。朱凌鍶一抬頭,額頭擦過謝靖的下巴。他皺著眉,伸手摸了過去。謝靖這一天,熬到后半夜都沒合眼,于是下巴上冒出了幾根胡子茬。扎手。朱凌鍶嘴巴噘起來。“謝卿”,謝靖一聽,輕輕放開他,退回床邊正坐好。“臣在?!?/br>“朕不許你留胡子?!?/br>朱凌鍶臉色蒼白,眼皮有點腫,黑漆漆的眼睛盯著他,顯得格外嚴肅認真。這算什么旨意?謝靖雖然感到莫名其妙,還是條件反射答了一句,“是,臣遵旨?!?/br>朱凌鍶心滿意足,又喝了幾口水,讓盧省幫他換下汗濕的中衣,就又沉沉睡去了。謝靖心中大石落地,自去偏殿補眠。他躺下來,窗外是潺潺雨聲。第18章鳥飛隆嘉四年最忙的人,不是皇帝朱凌鍶,也不是首輔劉岱,更不是大男主光環加身的謝靖,而是戶部尚書何燁。以六月中為界,前邊忙著抗旱,后邊忙著抗洪,日子過得十分充實。朱凌鍶按照以往別的皇帝遇到天災時的做法,從正殿移到偏殿睡覺,晚上屋里四盞燈變成兩盞,只在一間屋子放冰盆,生活更加簡樸。還準備再少吃一點,被謝靖阻止了。每天從災區各地發來的折子,朱凌鍶看得十分難受,災民太多,雖然暫時還沒出現大規模sao亂,但每天都有人挨餓生病,乃至不治。朱凌鍶特別害怕出現“百姓易子而食”這種字眼,每次打開折子都心驚rou跳,不知道是不是劉岱他們過濾了一遍,倒是還沒看到。等到了九月,終于消停一些,何燁把南方新糧緊著調來北方,引起南方各省極大不滿,上了一批折子彈劾他,劉岱抓住機會,非要把他弄下戶部尚書的位子,徐程拼了老命保他,最后罰俸三年了事。九月底,京中忽然流言四起,說今年大旱和洪水,真正的原因,是當今皇帝,奪了本該屬于祁王的大位,上天發怒,才降罪于后明。……都已經隆嘉四年,這反應也太慢了吧。朱凌鍶內心吐槽,沒太當回事,滿朝文武,卻是群情激憤,嚷著要把說這話的人揪出來。錦衣衛搜了十天,抓了幾十個地痞流氓,和許多中老年婦女。一問這話是誰教的:“別人都這么說,我也跟著說?!?/br>朱凌鍶說,算了。百官卻不依了。由于當年朱凌鍶一穿過來,就和謝靖搞了一堆cao作,皇位的合法性是非常清晰和不容置疑的。而且才過去四年,當時的人都還在,這樣睜著眼睛說瞎話,未免太小看朝廷了。讀書人都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你說他殫精竭慮輔佐的是一個騙子,叫人家心里怎么過得去。再說皇帝雖然年紀小,在朝中人緣還算不錯,無論是劉岱那樣的首輔,還是沒有資格上朝的六、七品官員,和皇帝說話,他都會認真傾聽,如果覺得誰的意見有道理,無論品級如何低微,也都會采納。皇帝對官員的尊重與賞識,往大里說,叫“知遇之恩”,讀書人都吃這套,不管朱凌鍶能力如何,這一點他做得很不錯。所以,他們一股腦兒像打了雞血一樣追著這件事。朱凌鍶無可奈何,不過也看得很開,雍正皇帝不也一直背著“矯詔篡位”的鍋嘛,人只要一出名,花邊新聞就找上你了。過了幾天,風向一轉,言官們上來的折子,就變成了“祁王為何還不就藩”?言官們說,祁王已經二十三歲了,按照太***祖皇帝定下的規矩,藩王但有封地,最遲二十歲,就要離京就藩。如今祁王遲遲不走,賴在京中,是有違祖制,也是對皇帝不敬,宜早早就藩,萬勿拖延。一般來說言官們集中火力說同一件事,背后一定有人挑唆,這次不是別人,正是內閣首輔劉岱。劉岱上次硬拉著朱凌鍶天壇祈雨,小皇帝當場暈倒,叫他心里有些不安,生怕落下“苛待幼主”的名聲,他如今在朝中,萬事都好,只可惜不是顧命大臣,在皇帝那里,始終少了點情分。所以總想找點法子把這情分加上去。他想,老有人拿祁王出來做文章,皇帝一定恨死了祁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