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6
成為四大門閥中與皇家關系最近的一閥。又聽那騎手的意思,恐怕那追擊之人,正是這宇文化及了!宋青書本就不欲招惹麻煩,更不想與此等與皇家扯上關系之人有什么交集,如今又見那騎手對著客船主人,一副居高臨下頤指氣使的模樣,非要將整艘船上的客人都聚攏到一處,讓他找出隱藏在其中“暗算了我們大人”的“無恥小人”來……當下便起了悄然離去的心思。葉孤城與他心意相連,宋青書剛剛都有哪些舉動,他自然也是一清二楚,見宋青書有了去意,他也無甚反對。兩人大部分行李都在儲物器具之中,船艙里不過放了些衣物銀兩做做樣子,三兩下便收拾了干凈,沒有驚動任何人,便悄然凌江飛渡,上岸離去。挑著無人小路向著遠離江邊的方向走出十數里去,宋青書正想著要不折個方向,向附近城池而去,心中卻忽然一動——在他感知之中,一個龐然大物,正疾速接近而來……第115章宋青書心中先是一駭。他降生在此方世界已有近二十載時光,卻從未見過移動如此迅速的物事。即便是在大漠之中曾經乘過的那艘巧奪天工的沙舟,全速行進起來,也比不過這正向他與葉孤城靠近過來的巨物。宋青書雖因已結成金丹,在此方世界恐難再有人能對他性命造成威脅而有所倚仗,并不很怕這不明面目的巨物對自己和葉孤城不利,但也因為感知之中,那物事對自己和葉孤城兩人并無惡意,甚至在宋青書心底,還隨著那物事的接近,而隱隱泛起一股莫名欣喜、似將有所得的期待,這才令宋青書并未叫上葉孤城轉頭就走,而是迅速將目前所發生的一切小聲對葉孤城說了,兩人面上沉靜,攜手靜立在原地。而就在兩人的安靜等待之中,宋青書感知中,那龐然大物也已來到了二人面前。四周景物陡然一變。原本的荒山野嶺、樹影稀疏被青山碧水、鳥語花香取代,環顧四周,只見無數奇花異草圍繞中心一座巍峨巨殿,爭奇斗妍。宋青書甚至在其中看到了不少只在天命大世界生長,在此方小世界卻全無蹤影的靈草靈植……所以,這是一個自成一界的小空間?宋青書愕然了一瞬,很快又重新淡定下來。他乃本門親傳,又是玄靈老祖最寵愛的關門弟子,跟著自家師父,自然也知道不少宗門內不傳的秘辛。其中自然也有“小世界”這樣的存在。所謂“小世界”,有可能是一方殘破的洞天,也有可能是演化還未完全的小千世界。總之,這東西雖不算常見,對大宗門來說,卻也算不得多么稀奇——天命大世界里有些底蘊的大宗大派,哪個手里不握著一兩個這種小世界?雖也是珍貴,卻并不值得宋青書驚奇。只是想不到,在這看似與修真界全無聯系,只以武為尊的小千世界里,竟也會有小世界存在。而且看這樣子,這小世界恐怕已被人覺察,且被掌控在那人手中過好一陣子——宋青書可不覺得那奇花異草包圍中的大殿會是自然生成,而非人力所為。但不知為何,這方小千世界有人得此奇遇,卻并未因此衍生出修真門派,反而依然以武為尊……一時半刻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宋青書索性不再去想,轉頭,對眼中帶著好奇打量之色觀察著四周環境的葉孤城解釋了一番小世界的存在,又將自己的猜想對葉孤城說了,兩人又在四周細細探索了一番,見除了那大殿以外,這處小小的空間之中,只有數十上百畝栽種著無數奇花異草的沃土,最終,兩人還是將目光落向了那巍峨巨殿。宋青書倒是感知到在不知名的虛空之中,有一道十分強悍的意識似睡似醒,時時關注著這里。但對方對他與葉孤城并無惡意,偶而注視向兩人的目光,也只帶著淡淡的好奇,他索性就沒有再多加理會,只是攜了葉孤城,兩人一起向那巨殿內走去。越是走近,兩人越能覺出這巨殿之大。這巨殿高足有四五十丈,殿身更是廣闊無比。巨殿之前,蓄有一方池水,水面靜靜懸浮一巨大石龜,龜背上刻滿不知名的符號圖形,宋青書瞧著,那些圖形符號似乎有些上古云紋的韻味,卻又與他所學云紋有很大不同。有不同不要緊,一時看不大懂也不要緊。要緊的是,只消一眼,宋青書便瞧出了那些圖形符號的不凡——只是平平淡淡地看去一眼,他就感覺渾身一輕,丹田之內,一顆金丹更是蠢蠢欲動,急得滴溜溜在原地打轉。雖說既已結丹,慢慢積累真元,碎丹凝嬰對他這個重修一次的人而言,也是遲早的事。但這個積累的過程并不會因此而縮短。若無奇遇,宋青書估摸著,這怎么也得要有個三五十年的功夫。這還是此方小千世界靈氣充足,無礙宋青書修行的緣故。若是遇上那等靈氣枯竭、汲取緩慢的世界,宋青書更有得好等。說回眼下。只是看了那石龜背上所刻符號圖形一眼,便使修為長了一截,這如何能不令宋青書驚喜?于是對這巨殿之內又會是何等光景,就也更加期待了幾分。所幸,結果也沒有讓他失望。兩人繞過水池,走進殿門,果然見到殿內空間極高極廣,而正對著殿門的高大石壁上,自上而下,刻著一行巨大的篆字。這行字從殿頂一路延至地面,首尾之間,至少相隔有三十幾丈,每一個篆字,都有丈許見方。宋青書和葉孤城不由也放輕了呼吸。就見那行巨大篆字所書正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葉孤城皺眉。宋青書在天命大世界時,是沒讀過什么的。當然,便是他想讀,那也是沒有的。來到這里以后,因武當乃道家門派,他自然而然便跟著讀了不少道家經典。其中就有老子所著的這。書中許多言辭,給了宋青書極大啟發,也使得他重修的路途,走得比想象中更加順暢。因此,不光葉孤城,他自然也第一眼就認出這行巨大篆字,正是出自。所以……這巨殿,和道家有關?宋青書微微挑眉。若真如此,他與阿城,恐怕也真是撞上了一場機緣。捏了捏葉孤城手掌,宋青書表面不動聲色,心底卻對他暗暗傳音:“阿城,這大殿恐怕有些來歷,接下來你萬不可離我太遠,若有變故,我們立刻離開?!?/br>葉孤城毫不遲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