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3
之友葉俠士”了。至于葉什么俠士,既無人來問,那自不用多做解釋,左右宋青書與葉孤城二人在丐幫幫眾眼中,也不過是幫主新結交的友人的子侄而已,雖二人瞧上去均是氣度不凡、內息綿長的樣子,但殷大俠既然出身元國武當,師門中有這樣出色的年輕子弟,自然也不是什么值得驚奇之事。于是就這樣,宋青書與葉孤城很是在丐幫安心待了段時日。期間宋青書也給武當山上的眾人去了信,將一路上穿越大漠的見聞與殷梨亭的現狀詳詳細細盡數敘說,信的結尾又道請張三豐與宋遠橋等人寬心,他與六叔在宋國一切都好云云。而在這段時間里,宋國武林也發生了幾件大事。首當其沖就與前段時間在中原武林鬧得沸沸揚揚的大理段氏那位離家出走的小世子有關。聽聞那小世子到底還是叫人找著了。只不過找到人的,并不是段氏費了好大力氣派往中原武林各處尋人的好手,而是姑蘇慕容家的公子和他的四位家仆。那慕容公子找到了人,本是要好好護持著將人直接送往大理國的,只是不知怎么的,半路上又將人給弄丟了!若單只是弄丟倒也罷了,好死不死,慕容家的人在尋找小世子時,恰好與段氏派來的一隊人狹路相逢了。本來這事從頭到尾,無論是慕容家的人找到小世子還是將人再弄丟,大理段氏都是毫不知情,兀自還在那里忙乎著四處找人呢,誰知那天半路撞上,還見對方手里抓著塊染了血的玉牌,卻不是自家小世子隨身帶著的佩飾又是什么?段氏的人原本還壓抑著心頭的怒火和擔憂,好聲好氣詢問慕容家的人在哪里得到的這塊玉牌,是不是知道自家世子的下落,誰想那慕容公子身邊“大名鼎鼎”的包不同包三先生竟走上前來,張口就是一頓冷嘲熱諷。若是平時,大家都是在江湖中行走,都知道這包不同生來就是這副死性,嘴賤又自命不凡,時??诔鰫貉詯赫Z傷人,言語上總要占些上風才甘心,心胸寬闊些的也不屑與他計較那許多,可眼下人家心頭正火急火燎,你不肯提供消息便罷了,還要將人譏諷一番,這就實在有些過分了。兩方人于是當即大打出手,最后在聞訊匆匆趕來的當地俠士的調和下才勉強收手,段氏的人才得知原來慕容家的早就找到了自家世子,可卻在送他歸返大理的途中又將人弄丟,那塊帶血的玉牌,就是在搜尋他的過程中找到的。這不啻一道晴空霹靂!慕容氏打的什么主意不難猜,無非是占到了先機想借此機會賣個好給段氏。哪里想到好沒賣成,又弄丟了段譽,甚至人到現在是死是活都不知道,簡直是要與段氏徹底結下仇怨了!幸而數日過后,段譽在附近現身,被蹲守的段氏人手發現,終于將人平平安安帶回了大理,否則這武林之中,恐怕又要掀起一場血雨腥風。丐幫弟子遍布全國,幫內消息往來向來靈通,宋青書和葉孤城留在丐幫總舵,跟著喬峰和殷梨亭一起,聽了不少宋國武林最新的大小事情。聽到這一條的時候,兩人對視一眼,不約而同想到了曾經在邊城偶遇過的慕容復一行人。恐怕當日那一行人之所以趕往邊城,又拜訪了當地有名的消息販子趙瞎子,就是為的先眾人一步找到從大漠歸來的段譽了吧?只是,慕容復又是如何得知段譽去了大漠的?連大理段氏下了大力氣都沒能得到這份消息,慕容家的人又是從何處得知的?再者,姑蘇慕容氏為何要刻意與段氏結交?須知這兩者之間相距甚遠,便是拉起交情,又能如何?這是從宋青書和葉孤城處得知慕容復曾帶人前往邊城,而兩人又曾在穿越大漠的商隊中與段譽同行的喬峰第一時間心中產生的疑問。他與慕容復在江湖上并稱“北喬峰,南慕容”,雖一直未曾彼此相見,心中卻其實對對方一直有所在意。卻不想如今聽聞與對方有關的消息,卻如此……令人心中失望。喬峰失望的不是慕容復欲與段氏攀交情的功利,而是從宋青書和葉孤城口中聽來的,對方與傳聞中謙雅如玉的君子形象不相符的行事風格。故而最近幾日,他情緒頗有些低落。殷梨亭倒是理解好友發現神交已久的人物到頭來卻與自己想象的似乎并不一樣時的失落郁郁,見最近丐幫幫務并不繁忙,前些日子又聽幫中某位長老無意間提起,幫主似乎已經有些時日沒有去各地分舵視察了,便提議喬峰外出視察分舵,順便轉換心情。喬峰考慮了一下便爽快同意了。宋青書得知以后,便也找喬峰辭行他與葉孤城在丐幫總舵也待得夠久了,此前為尋殷梨亭,一路從邊城疾行而來,路上也未曾有時間好好領略宋國風土人情,如今喬峰要離開總舵,殷梨亭也要隨他一起,宋青書與葉孤城獨自留下也正有些尷尬,所以便干脆也一同離開的好。雖然殷梨亭極力邀請宋青書與自己和喬峰一起,但宋青書仔細考慮過后,還是拒絕了。“青書已經不是什么都要六叔護在身前的小娃兒了?!彼麑σ罄嫱さ?,“這全然陌生的江湖,還是要自己去闖蕩一番方才有趣,六叔就不要掛心我了?!?/br>殷梨亭見狀無法,也只能隨他去了。于是第二天,宋青書便辭別了自家六叔,與葉孤城一起,離開了丐幫總舵。第75章宋國如今的形勢某種程度而言,與元國有些相像。或者該說,元國的今天,極有可能就會成為宋國的明天游牧民族鐵蹄踏入中原腹地,一朝改丨朝丨換丨代,新王朝的新統丨治、落后文明對先進文明的征服,必將伴隨著激烈的沖突和反抗,這代表著戰爭的結束并不意味著動亂也會隨之結束。正相反,這恰恰只是個開始。更甚者,接下來的幾十、幾百年間,這樣的沖突和紛亂也不會輕易終止。直到其中一方被另一方徹底鎮壓或摧毀,才終于能迎來又一段和平安穩的時期。元國國內目前就處于一種大動亂、大沖突之中,隨著元廷統丨治的愈發暴虐,民間力量的反抗也愈發激烈。而宋國的情況,卻比元國要好上許多。即便外有遼、夏虎視眈眈,但國內丨政丨治尚算清明,百姓生活亦算安逸至少宋青書和葉孤城一路行來,所見的景象確實如此。尤其越接近江南地區,入目的景色就越是繁華,路上遇見的行色匆匆的江湖客們,也就越發多了起來。只是即便如此,最近幾天過路的江湖客,也多得實在有些不正常。“這些人……似乎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