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0
以后嫁人的時候,可不一定能有這么高的價錢了!” -------------------- 第476章突然轉性了 -------------------- 說這話的時候,李老太的心都在滴血:這一下子就少了二十塊錢??! 因為人說了要是讀過書的閨女,所以承諾的價錢高,整整有一百塊錢! 她原本想著私吞五十塊錢,再從小閨女手里扣十塊錢辛苦費的,這樣一來她就平白得了六十塊錢! 結果沒想到這死妮子膽子這么小,被馬秀蓮那個老太婆給制得死死的,連自個生的閨女都不敢輕易發賣。 真是沒用! 但是小閨女要是不同意,她就一塊錢都沒有了! 少二十塊就少二十塊吧,反正她以后也會扣回來的。 李春花一聽能拿到七十塊錢,咬咬牙,狠下心應道:“成,再加二十塊就賣!” 這可是整整七十塊錢,就算讓三妮把書讀下去,以后也不見得能有這么高的彩禮。 而且這個白眼狼長大以后肯定也不會孝順她的。 李老太頓時面露喜色道:“這才像我閨女!那下個周趕集的時候把三妮帶去?!?/br> 山坳里的人下個周才會下山買年貨,否則平日一個月都不見得下山一次。 這時,幾個男人也下地回來了。 看到李老太時,陳建業的臉一下就垮了下來。 自從分家之后,丈母娘就時不時過來打秋風,不給就在家門口撒潑打滾,丟人得不行! 李老太卻是樂呵呵的,親親熱熱地喊著:“女婿,干完活兒回來啦,飯都做好了,就等著你了?!?/br>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陳建業又是愛面子,更開不了口趕人了,只悶悶地“嗯”了一聲。 好歹這次來沒帶那一群侄子來蹭吃蹭喝了。 吃飯的時候,李春花難得給三妮打了足量的菜粥,李老太也不嫌棄沒油水,讓三妮跟陳建業都萬分詫異。 這母女倆今天這是咋的了? 難道還突然轉性不成! 正困惑這,李老太嘴上就開始念叨著馬秀蓮和陳大柱偏心:“你說,都是一個爹媽生的,都是兒子!咋老四就住磚房當工人,老五當木匠也掙不少錢,就建業你在地里刨食,累死累活還吃不飽飯,可憐了我的兩個小外孫哦~” 要是他們兩口子賺錢多,不也能多接濟接濟她們老李家嘛! 聞言,陳建業沒有接話,心里卻有些兒不太舒服起來。 老四能進部隊是自個爭氣被選上的,他是一點也沒眼紅過。 老五更是身子骨太單薄,下地別說娶媳婦了,養活自己都困難,爹媽送他去學手藝,陳建業也能理解。 但心里知道是一回事,這差別的日子過起來是另回事。 尤其是想到跟著吃苦的兩個兒子,心口更是有些兒堵得慌。 要是當初他也被媽送去學木匠就好了! 絲毫沒想著陳建國和陳建黨也是跟他一樣的。 更沒想著人老木匠要不是因為自個女兒看上人陳建民,也不一定會收老五,更別提收他了。 李老太卻是呼嚕嚕地喝著菜粥,啃著饃饃。 吃完一抹嘴巴站了起來:“春花,我走了,那事就這么說定了??!” 說完就真的就這么走了,破天荒啥都沒拿。 -------------------- 第477章上臺領獎金 -------------------- 其他三房見到這一幕,都暗自震驚詫異,自從婆婆搬走后,李老太啥時候來空手回去?! 今個太陽也沒有打西邊升起來??! 真是奇了怪了! * “陳大叔,陳大娘,乖寶在嗎?”屋外傳來李知青的聲音。 馬秀蓮聞聲走出門,看到李知青跟公社大隊長趙滿倉站在門外,連忙把人給迎進來:“李老師,趙大隊長,里面坐,今個來有啥事?” 兩人一邊往里走,一邊說道:“我們是來找乖寶的?!?/br> 進屋之后,正好瞧見顧停云也在,趙滿倉一拍手道:“正好,顧家小子也在,倒是免得我們再跑一趟?!?/br> 乖寶就昂著小腦袋,跟個小大人似的一本正經地問道:“李伯伯,趙伯伯,你們找我們又啥事???” 顧停云則是禮貌地喊了人之后,就不吭聲了。 馬秀蓮也不打擾小孫女接待自個的客人,笑著去灶房給客人沖茶。 見狀,趙滿倉就樂呵呵道:“你們不是考了學校年級第一嗎?所以公社和學校決定明天要在例行講會上給你們發獎金,到時候你們兩個可是要上臺領取獎金的,所以就過來提前跟你們說一聲?!?/br> 主要是他怕他們年紀太小,到時候突然上臺會怯場。 李知青坐在旁邊點了點頭,他是知道兩個小家伙都不是膽小怯場的娃兒,但提前說一聲有個準備也好。 “好呀?!焙者B嬌嫩生生地應道,仿佛是讓她去拿一張紙一樣,沒有任何情緒波動。 也不關心能拿多少獎金,因為小公主對錢不感興趣。 不過小公主很享受站在高臺山萬分矚目的感覺,所以答應得是十分的干脆。 顧停云更是只酷酷‘嗯’了一聲,有沒有獎金都無所謂,學到的知識才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 但馬秀蓮和陳大柱那叫一個驚喜啊,萬萬沒想到讀書居然還有錢拿! 這可是乖寶靠自個的本事掙來的錢,不管有多少,都足夠她們在公社風光一把了! 陳建軍也是高興得很,但稍稍鎮定些兒,好奇地問道:“公社為啥會發獎金,以前可都沒有過先例?!?/br> 李知青不由得嘆了一口氣道:“秋收之后,來學校的學生就少了三十來個,怕是等春天開學的時候人會更少,所以就想著用獎金激勵公社的人?!?/br> 讓大家看到讀書能掙錢,才會舍得花錢送孩子來上學。 陳建軍理解地點點頭, 李知青又叮囑道:“這件事先不要說出去,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效果會更好些兒!” “好的好的!” 陳家人自然是滿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