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
一段時日,對自家少爺的脾性也了解了一些。雖然少爺總是不得消停,但心思還是很單純的。她想著背鍋這件事,一準是劉家公子出的主意。日子就這么一天天過去,于家少爺經過幾年的成長終于蛻變成了個瘦子,而田憂也出落成了個扎進人堆就認不出的大姑娘。因對劉家公子向來沒什么好感,所以每次劉淮之一來到府上,她都盡量躲得遠遠的,眼不見為凈。不過好在的是,劉淮之來府上的次數并不太多,留宿就更是少之又少。偏生自家少爺也不知道是撞了什么邪,三天兩頭的上趕著往劉府跑。哪怕后來少爺似乎傾心過一個姑娘,也還是照常的往劉府去。田憂有時候想,自家少爺別的不干,成日里就知道跟著那劉公子廝混,長此以往,還會有哪家的姑娘愿意嫁過來。她有時候會有些陰暗的想,自家的傻少爺說不準要打一輩子光棍。直到后來有一天劉公子在府中留宿,她無意間看見了傻少爺賴在劉公子的客房里打滾耍賴不肯走,且那劉公子對著這個宛若二傻子的少爺笑得一臉寵溺,她才明白:他們家少爺是真的要打光棍了……第20章番外二身邊熟悉的人都說,馬玉蓮這個人看似冷清,內心卻是十分的悶sao。這話一點都不假。初到臨陽城的時候,馬玉蓮也沒想過這次尋人之旅會是如此熱鬧。才第一天進城,就撞見個糙漢子當眾強搶民女,文弱公子挺身而出英雄救美的故事。只可惜糙漢子太過粗糙,文弱公子也太過文弱,美沒救成,反而這救人的還被那糙漢子給揍了。丟人,實在是丟人。馬玉蓮遠遠的看著那糙漢子粗壯的手臂,想著自己行俠仗義的時候終于到了,于是腳下一點,飛入了人群之中,正義非常的將那漢子懲治了一番。之后,就如她設想的那般,一代女俠懲惡揚善,救人于水火之中,隨后在在眾人面前,留下一個瀟灑的背影。只是她沒想到啊,她如此一個舉手之勞,反倒引起了那個文弱公子的主意,乃至她才找了個客棧落腳沒兩天,就被那公子找上了門,非要送她個簪子作為答謝。馬玉蓮自小習武,對尋常女兒家這些臭美的之物自是沒什么興趣,所以當她看到那只簪子時,想都沒想就拒絕了。她以為拒絕過后事情就結束了,然而那位姓于的公子卻依然熱衷來找她。只道是她初來乍到對臨陽城不熟悉,非要帶著她四處逛逛。她想著左不過自己找人也不知道要從哪兒找起,扶云寺也不著急立刻就去,不妨就跟著這于公子在城里轉轉,說不準能碰上呢。于是接下來的一段日子里,她就任由著對方帶自己在臨陽城的大街小巷里逛,同時也在這期間聽對方說了好多關于一個叫劉淮之的人的事。比如于公子帶著她去戲樓聽戲,說遇見自己那天,他和劉淮之就是剛從這聽了戲出去,若不是淮之不愛聽戲堅持要走,說不準還不會遇見她,都是緣分。再比如于公子帶著她逛東西兩市,在看到有賣折扇的攤子時說,曾幾何時他就是在一個扇子攤前,為了劉淮之和鄰家的皮猴子大干了一架,威風凜凜。再再比如于公子帶著她在東興樓吃飯,說想當初劉淮之對自己有過一飯之恩,淮之實在是個心地善良又大方的人,然后也不問問自己喜歡吃什么就點了好多菜,其中還有膻味十足的羊蹄子,說這都是他和劉淮之平日里常吃的,強烈推薦。再再再比如于公子帶著她去河邊釣魚,說他以前經常跟劉淮之一起釣魚,比賽誰釣的多,然后一向全能的劉淮之卻總也贏不過他,十分驕傲。……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有很多,多到馬玉蓮經常在入睡前那個意識迷糊又朦朧的階段突然腦海里閃過“劉淮之”三個大字。而這位鼎鼎大名的劉家公子,她也終于在去扶云寺那日再次見到了。不得不說,這個劉淮之確實比于衍腦子活分,一眼就看出自己到扶云寺的目的不是游玩。所以她也沒打算藏著掖著,直接向對方道出了自己的來意。另她感到奇怪的是,對方聽了她是來找人的,似乎是松了口氣,面部表情松懈了不少。不過這事兒還不容她回去好好思考,她就無辜的被卷入了一樁盜竊傷人案。被關進牢里的那段日子,她倒是一點都沒緊張,相反她覺得過得很愜意。因為終于沒有人成日的在耳邊叨念著劉淮之了。于是她每日就在牢里打打坐,休養生息。偶爾也會抽時間想想,于衍為什么在和自己一同出去的時候總是在念叨著另一個男人,這不符合常理啊。這事兒她一直沒能想通,直到后來她洗清冤屈,再次住回了客棧她才想出了些頭緒。那時候她從牢里出來,本來以為這位于公子又要整日的來客棧找她,可是事實卻沒像她想的那樣,于衍來的次數竟是越來越少。她想著難不成這女人一進監獄就不吃香了?直到后來有一天于衍拉著她上街,和她說了那樁盜竊案的犯人和城中一個小倌的故事,然后又吞吞吐吐的詢問了一樁“朋友的事”,她才終于恍然大悟。于是她難得的多和對方說了幾句,希望能開導開導對方,畢竟在她看來,有時候兩個男人站在一起,反而讓她覺得心曠神怡。再后來,她找到了那個自己牽掛了好幾年的人,沒想到那人竟是劉淮之的大哥。這倒還真是有點緣分的意味了。只不過不待她細細品味這緣分,就收到了一封家書,要她立刻趕回去。在她離開這天,劉淮之跟著于衍來給她送行。也不知道為什么,當她一看到于衍那副依依不舍的純情模樣,心中就不覺肯定到,這于少爺恐怕是注定要讓劉淮之那個心眼多的給壓了。悲催,實在是悲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