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
棄了。因為制作實在是太簡單了,別人完全可以自己親手做一個。倒是水碓,或許可以考慮一下,畢竟水碓的設計和建造都要麻煩一些。比如用白米的十分之一作為資費但、是。這一切的前提條件都是,水澤村真的有水力可以利用。想到這里,薛雁聲頓時覺得有點兒蛋疼。為什么水澤村叫水澤村呢因為這里比較干旱,祖先們希望用村子的名字打動雨神,多為村子降雨。薛雁聲:……好詭異的想法,懷疑祖先們是……難道不是因為雨神覺得貨不對板直接憤而離去從而導致了水澤村如今的情況作者有話要說: 考完試啦,解放啦~么么小可愛們~我會加油更新的~第14章第14章親自驗證了踏碓的效率后,薛雁聲還認真地記錄了數據,這可是要拿去領賞銀的!當然不能馬虎了!而最能直觀地體現這種舂米工具先進之處的,自然是數據,一串串數字擺出來,清晰明了。就是這古代的記賬方法……薛雁聲有點兒扛不住。也幸虧這里用的是繁體字,不然薛雁聲可就真的變文盲了。“其實?!痹谘ρ懵暤谝淮斡涗浀臅r候,沈正澤猶豫了一會兒,還是開口道,“林知縣肯定會親自試驗的?!?/br>“我知道?!毖ρ懵朁c頭,林知縣當然不會因為他給出的這一份記錄就驗都不驗直接采信。但是薛雁聲的這一份記錄,給出的不僅僅是自己的態度,更加重要的還是在林知縣的面前刷好感值。萬一事后遇上了點兒什么事兒,也好多個轉寰的余地。-幾日后沈正澤帶著趕制出來的另一座踏碓去了雁南縣。傍晚的時候,他帶回來了一百兩白銀,以及百畝良田的地契。看著桌子上那一字排開的銀塊,薛雁聲突然間覺得,錢來的似乎也挺快的。越朝沒有元寶這個說法,金銀都是鑄成長條狀的,有各種不同的重量,分為一兩、十兩、五十兩。雁南縣林知縣給沈正澤的銀條是十兩一塊的,一共十塊。一百兩是個什么概念呢對于一個比較窮的家庭而言,一整年的開銷也就是三、四兩銀子。而一個普通家庭大概是五兩銀左右。畢竟大家都是農戶,基本上可以自給自足,除非是一些鹽啊,陶器啊之類的才需要購買,一年到頭最主要的開銷其實是種子、鐵器、鹽。如此算來,這一百兩銀子已經足夠一個普通家庭二十年的開銷了!而且還有百畝良田!這才是最有價值的!越朝是允許土地買賣的,但是上等田的價格很貴,基本上是三兩一畝,而中等田大概是在一貫錢左右,下等田折半,大約在四百文到六百文不等。但是真正交易的時候,不管是哪種田,價格絕對比這個一般的價格高。畢竟田地可以無限期地種下去,將來產生的價值絕對比高出出售價格。除非真的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不然的話,沒有農戶會變賣家里的田產,那都是農戶的命根子。當然,如果想要不花錢就能買土地也是可以的。無主的荒地……不要錢,只要你開墾出來,去官府登記清楚,那剛開墾出來的田就是你的了,而且前三年免稅。這也是官府鼓勵墾荒的政策之一。-“咱們家現在一共有多少畝田地了”薛雁聲把銀錠收好,問道。“兩百畝?!鄙蛘凉傻?。薛雁聲瞪大了眼睛,“這么多!”那為什么家里還是家徒四壁的模樣自從穿越過來之后,薛雁聲覺得自己就為這個家庭cao碎了心,然而今天,沈正澤卻告訴他,他們家居然有這么多的地。不過旋即,薛雁聲就想到了重點。其一,這里一畝地的面積,有極大的可能和他前世的一畝地不同。一般而言,古代的畝要比現代的小不少。其二,據他觀察,此時的越朝差不多正處于一種從刀耕火種往精耕細作過渡階段,畝產肯定不能和后世相比。這加起來兩百畝田地的產出,說不定還比不上他前世一百畝的產出呢!思及此,薛雁聲又問,“都種了些什么”“稻、粟、菽?!?/br>翻譯一下,就是稻子,小米和大豆。“畝產能有多少”沈正澤思考了一會兒,“稻兩石左右,粟接近三石,菽剛剛兩石?!?/br>薛雁聲迅速地計算了一下。按照他們兩人的飯量,如果僅僅是計算稻米的話,畝產兩石,那之前的一百畝地就是二百石。而越朝為了休養生息,田地稅是十稅一,也就是說收取田地總產量的十分之一,要上交二十石。還剩下一百八十石。薛雁聲和沈正澤飯量大,兩人加起來月十二斗。一年十二個月,所以也就是一百四十四斗。一石十斗,既十四點四石,當做十五石計算。去掉后就是一百六十五石。折算成銀錢,按照一斗米五十文計算,一石米五百文。一百六十五石就是八萬兩千五百文,即八十二兩銀子左右。薛雁聲算完之后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說好的我家家徒四壁,窮款潦倒需要我這一顆來自未來的小腦袋來發家致富奔小康的呢啊都被阿花吃了嗎!-“沒那么多?!甭犕炅搜ρ懵晞偛诺挠嬎?,沈正澤搖了搖頭,“還要交算賦和口賦,徭役也需要用銀錢抵。而且一百畝我一個人種不過來,大多都佃出去了?!?/br>薛雁聲眨眨眼,哦豁,原來他一穿越過來就成了萬惡的地主階級了呢。這和他最開始想的不一樣啊而且……薛雁聲環視了一圈兒,他們家里是真.家徒四壁,半點兒不饞水的那種。雖然因為薛雁聲的到來,家里又添置了不少新東西,但是總體看起來仍舊簡陋得讓人以為是特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