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
書迷正在閱讀:惡霸難當[快穿]、心懷舊夢、重生之寵愛今生、我懷了太子的孩子、病治好了,人瘋了[快穿]、818我那迷弟屬性的現室友[娛樂圈]、我家別墅能穿越、在恐怖游戲找CP、穿進求生游戲腫么破、師兄為上[重生]
是貴妃常掛在嘴邊的話沒錯了! 康熙哈哈大笑,一把撈起愛女:“瑚圖靈阿別氣啊,是皇阿瑪的不是。太心急來看咱們的乖乖小公主,忘了使人通傳。乖女看著皇阿瑪也是一片思女之心的份兒上,原諒這一遭成不?” 瑚圖靈阿笑著點頭:“成啊,額娘說知錯就改,下次不再犯,就是好孩子!” 被好孩子了的康熙笑著頂了頂她的小腦門:“好好好,不犯不犯。睡了這么久,乖女可有哪兒不舒服?頭暈么?小胳膊腿兒酸不酸?” “不不不!”瑚圖靈阿搖頭:“精精神神的,好得能,能吞下一頭牛!” 貴妃扶額,很有幾分無奈。 康熙愣,俄而大樂,簡直笑到停不下來。 父女倆好生親香了一會兒,康熙又著人傳太醫,細細給小公主診了脈。確定小公主安全無虞,再無一絲癥候后,帝王似閑聊般地問及對方可知牛痘,以及牛痘防御天花之法。 被問話的太醫一愣,繼而躬身作答:“回萬歲爺話,天花惡疾古來有之。晉葛洪在中便有記載,此病起于漢光武建武年間。永徽四年,此瘡從西流東,遍及海中。最早種痘記載,則是在宋真宗年間。明隆慶年間,寧國府太平縣,姓氏失考,得之異人丹徒之家,由此蔓延天下?!?/br> 先侃侃而談了一波兒自身對于天花惡疾的來源與了解,然后再慚愧拱手:“微臣愚鈍,只知那牛痘癥候與天花相差無幾,卻從未想過研究牛痘預防天花的可能性……” “那就試試呀!”瑚圖靈阿奶聲奶氣地答:“七哥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光聽別人說這道菜怎么好吃是不夠的,非得自己嘗嘗才知道美在哪兒。是吧,皇阿瑪?” 前一瞬還在為愛女才華驚呆,后一息就被她的貪吃絕倒什么的…… 貴妃娘娘也是很無奈。 忙上前拽住她,輕點她的小額頭:“你皇阿瑪說正事呢,小孩子家家亂插甚嘴?” 康熙笑:“福瑞雖小,但字字句句在理,怎就亂插嘴了?嗯,就按福瑞說得辦!著人成立個牛痘研究組,專門研究牛痘防治天花的辦法?!?/br> “張長寧!”下首跪著的太醫被點名:“就你吧,由你來任這個組的組長。朕給你便宜行事之權,著十名組員,百名死囚供你實驗之用?!?/br> “你且小心在意,細細研究。若敗,只排除個不可行的法子。若成……你可便是大清的功臣,天下與后世子孫們都將牢記爾等功勛!” “棒棒!”小公主海豹式鼓掌。 就帝王心血來潮一問,小公主隨隨便便一說,這……這專項研究組就成立起來了?從兒科大夫到研究組組長,去研究天花防治什么的…… 張大夫就覺得不止一般地扯。 但是圣旨已下,他又能如何?唯跪地謝恩,保證全力以赴,力爭不負萬歲爺重托耳。 當然若干年后,名滿天下張太醫再回憶起這段兒的時候,也都還忍不住慶幸:好在當日他當值,好在他欣然領命未曾有半點兒遲疑。 太醫退下后,康熙又趕緊著人給小公主上了幾道她最喜歡的菜色。 親眼看她大快朵頤,吃得忘乎所以。 這才閑話家常般地問,特別循循善誘的樣子:“福瑞哪兒聽說的種了牛痘就再也不怕天花了呀?” 正吃得歡快地瑚圖靈阿無辜眨眼,奶聲奶氣地答:“夢里啊,福福夢見的!一群頭發胡子都白白的老爺爺、老奶奶,常常來夢里找福福哦!” “叮囑福福要乖,要聽話。要幫皇阿瑪分憂,給江山社稷做貢獻??伞毙〖一飻Q眉,一臉懵懂地問:“可是皇阿瑪,到底什么是江山社稷???” 若說前頭康熙還有何疑慮,在聽到瑚圖靈阿對那些個老爺爺、老奶奶們的衣著形貌等敘述后,也是徹底沒有了。 這,這分明是列祖列宗們心憂天下,特特通過教導愛女來輔佐于他呢! 曾親自參與過夢境策劃編排等的瑚圖靈阿竊笑:就知道這招兒一出,皇阿瑪立馬疑心盡去!誰叫,他曾親身感受過,又一一應驗過呢? 等牛痘研究成功,保準他對自己是個福佑家國小仙女兒的事情深信不疑。 事實上根本就不用那么久! 瑚圖靈阿剛擦好嘴,就遭到了來自于皇阿瑪與額娘的雙重教誨。 康熙蹲下,雙手扶在小公主的肩膀上,保持視線與之齊平:“瑚圖靈阿不怕,那是列祖列宗在天有靈,福佑咱們的小公主呢!不過茲事體大,不宜對外人言,你千萬記住,再不可對任何人說起知道么?” 小公主憨憨撓頭:“連皇阿瑪跟額娘也不允許?” 康熙輕咳,就很想說皇阿瑪可以,額娘不可以。但孩子從小養在貴妃身邊,母女倆感情甚篤。只有人娘倆合著伙瞞他,又哪有他們爺倆瞞著貴妃的呢? 既無可能,他也就不說出來徒傷帝妃之情:“唔,皇阿瑪跟額娘是例外。瑚圖靈阿記得,只準對皇阿瑪跟額娘說,其余人等都不行?!?/br> 瑚圖靈阿歪頭:“烏庫mama也不可?” “哥哥跟七哥也不可?” “不可!”貴妃娘娘果斷搖頭,搶在帝王之前跟女兒勾了勾手指頭:“喏,都已經拉鉤上吊了,就誰都不能說。只把這個,當成咱們仨的秘密?!?/br> 一點都不想節外生枝,只恐太聽話了顯得不夠小孩兒的瑚圖靈阿點頭。 還真絕口不提,只當這事兒沒發生過。 乖巧得叫康熙龍心大悅的同時,又在琢磨自己前世到底在佛前上了多少爐子的高香。 宮闈之中無秘密。 更何況當日宜妃差點兒把整個太醫院的太醫都齊聚翊坤宮,動靜本來不小。她又哭啼啼不修邊幅地去了永壽宮,接著萬歲爺與貴妃抱著小公主移駕翊坤宮。 整整一夜未出。 次日,藥石無靈的十一阿哥轉危為安。倒是生下來便結結實實從無一絲病痛的小公主暈厥,四五天不見醒轉。這幾日里,宜妃每天親自洗手作羹湯,三餐不斷地往永壽宮端,卻至今都沒成功送進過去點滴。 原本與宜妃私交頗好的貴妃娘娘怒目,就差弄快牌子戳在永壽宮門口,上書:宜妃與狗,不得入內了! 宜妃那般氣性上來,連萬歲爺都不慣著的主兒卻一反常態。恨不得被貴妃打了左臉,再巴巴奉上右臉去。嘖嘖,諂媚的簡直沒眼看。 這里面要是沒點細情,那才是真真見了鬼! 可惜萬歲爺貴妃雙雙下令封口,所有知情者都緘默不言。余者自然也都諱莫如深,死死壓制住滿心八卦。 慈寧宮中,不用忍著的昭圣太皇太后正襟危坐,滿臉正色地聽康熙親口講述事情始末。 聽完后,歷經四朝、見證五個年號,輔佐培養了兩位皇帝。一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