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1
來了、就來了!’‘她聽到還能怎么樣?’的人, 此刻也完全沒了聲音。 背后說話誰不會?真到了當面, 可沒幾個人有膽子的。 寧夏能空降到這里, 聽說是因為校董的關系, 但到底是什么關系, 暫時也是眾說紛紜, 但不管怎么說, 大家幾乎都認定了, 寧夏和校董都姓寧。 他們也就是背后說說,對寧夏這段時間的態度, 全都是瞧不起的樣子,而另一個原因嘛……誰還沒點仇富心理? 但當了寧夏的面,他們還真不敢多說,哪次不是寧夏不在才敢七嘴八舌的? 實驗室瞬間安靜下來了, 這比和事老在那里說一百句都有用。 寧夏淡淡一笑, 邁著優雅的步伐朝著自己的位置走去:“說啊,怎么不說了?” 平淡的語氣,‘友好’的氣場,卻壓得眾人喘不過氣。 互相看看,沒有一個敢多說半個字的, 站在原地看起來像是被老師抓包的小學生,一個個垂著頭,不敢出聲。 說的倒是歡,誰想真得罪了寧夏? 要不是因為這個,也不會讓寧夏一個空降沒幾天的去整理實驗數據,還不是有買好的意思? 寧夏從門口走到自己的位置上,都沒有人敢開口,甚至沒人敢去看寧夏。 都在看陳雨欣,那眼神,似乎再說‘你可千萬別亂說’。 陳雨欣冷哼一聲,看明白了這些人的眼神,但是,她才不會管這些人的死活呢,能背后嘲諷人,怎么就不敢承認了? 寧夏看了一眼陳雨欣,沒說話,但眼神之中的意思,像是在問陳雨欣‘剛剛發生了什么事情’。 陳雨欣接收到寧夏的信號,當即就開口說道:“我說這些論文是你寫的,他們不相信!” 陳雨欣的眼神恨恨,語氣之中都帶著壓抑不下去的憤怒,說完還不忘了瞪一眼那些人。 寧夏對此倒是很意外,這兩天她實在是太忙了,根本就沒注意到,論文竟然這么快就刊登了。 陳雨欣這話一開口,就有人忍不住了:“論文這東西做不了假,冒名頂替對誰都不好看!”而且,這件事誰會信?太夸張就成了笑話。 雖然話里話外的都是不相信寧夏的意思,但看起來這人對待學術的態度倒是很嚴謹。 寧夏:“……” 稍稍有些無語,寧夏看了一眼實驗室的眾人:“各位說的是?” 聽著寧夏的問題,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但這時候倒是沒人說話了。 只不過,那些人臉上明顯的寫著‘廢話’兩個字。 要是你能寫,那我還不就攻克世界三大難題了?——此刻,這正是大部分人的心聲。 不過,這話倒是沒說出來,只敢在心里不忿的想想。 寧夏淡定的掃了一眼眾人,準備去開電腦。 “你以為電腦里面有論文,就能說明是你寫的?別搞笑了!注冊個會員,誰還不能下載了!”似乎覺得寧夏打算給他們看什么‘證據’,又有人忍不住了。 “那些論文,我電腦里還有呢,難不成就是我寫的了?”見一個人開了口,又有一個也小聲嘀咕了一句,不過寧夏聽到了。 寧夏一陣無語,她本來想看看是哪幾篇刊登了,畢竟一起發了十篇,寧夏并不確定會是哪篇刊登。 此刻,寧夏還不知道,她寫的十篇,都被刊登在了不同的周刊上,一個神人一起搞出十個含金量和理論性極強的論文,這已經不是圈子里的秘密了。 寧夏:“論文給我?!?/br> 陳雨欣連忙拿出手機,找出了收藏夾里導師之前分享在群里的論文,遞給寧夏:“這里!” 接過手機,寧夏只是看了一眼標題,就知道里面寫的是什么了,聲音淡然而平靜的開口道:“第一篇,ARZZ法在轉基因胚芽改良中的應用。其中第四段說道了在二次改良中的應用?!?/br> “背書誰不會啊……”他還知道第五段舉例了在哪些方向的應用呢。其中一個人小聲的嘀咕了一句。 寧夏只是淡淡的掃了一眼此人,繼續說道:“DARIZ法比ARZZ法晚問世6年,按理說無論是時間控制、目標性控制以及成功率都能做到提升,知道為什么文章里我推薦用了ARZZ,而非DARIZ嗎?” 聽著寧夏平穩的聲音,眾人忍不住的就跟著寧夏的思路走了。 當寧夏提出問題的時候,他們眼神一陣迷茫,下意識的在想:是啊,為什么呢? 這個問題,他們在之前看論文的時候,也完全沒想到,只顧著被論文之中提到的知識點給震驚了,膜拜學習。 “因為轉基因胚芽有個最大的問題,基因缺陷,在第一次改良中雖然能夠完善這部分缺陷,但因為植入的是雙鏈基因列,會導致胚芽的基因中增加一段附加的單列基因。采用DARIZ法做二次改良的確可以更快的穩定強化胚芽基因鏈,但也會造成那條附加基因鏈二倍化,一旦形成穩定的雙鏈基因,會產生什么樣的附加效果,很難控制,因此不推薦使用第二個方法?!睂幭纳裆蛔兊膾吡艘谎郾娙?,給出解答。 眾人在這一瞬間,陷入一種寂靜之中,看著寧夏的眼神也開始發生變化。 從一開始的嘲諷和不以為意,現在已經是被震驚到了,但現在,他們還沒覺得,論文真的就是寧夏寫的。 將一篇論文研究透了,應該……也能發現這一點吧…… 想到這里,他們忽然就不確定了。 他們忽然覺得,就算是再給他們一年時間去研究,也未必能看到這一步,因為論文里根本就沒提到這部分相關內容,他們真的會看著論文,再去翻開文獻和各種數據在分析一遍,以這種方式去學習嗎? ——那肯定不會??! 寧夏沒理會那些人徒然變化的眼神,而是繼續說道:“第二篇,Wet-213模型的廣泛應用,知道Wet-213模型是有誰建立的嗎?” 寧夏又丟出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仍然讓眾人陷入迷茫和沉思。 是啊,誰建立的呢? 眾人:“……”并不知道,書上也沒說這一塊內容。 寧夏冷笑:“是華國生物系的一名大學生,在一次數據建模過程中,因為這名學生的錄入錯誤,造成數據建模產生誤差,最后得到的模型與目標模型天差地別。 直到5年后,那位學生進入Dissetan大學實驗室做研究,才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再次找出當初那個錯誤模型的規律,因此才有了后來的Wet-213反向培養模型,213是他大學時候的實驗室編號?!?/br> 寧夏話音剛落,眾人心中就出現了同一個詞:真的假的? 同時,有人反應過來,連忙用手機去查。 本想著查出點什么,能證明寧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