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08
嗎?成國公府的前例在那里擺著呢。誰家能一點兒違法之事都沒有啊。 就當是花錢保住世襲國公的傳承了。 等京城里的勛貴都聽說了籌款之事, 知道天子要為今年的黃河籌措三百萬銀子的時候, 前面有這些勛貴已經溝通好的榜樣,他們準備了認購國債的標準:國公十萬兩、侯爵是六萬到八萬, 伯爵是一萬到五萬兩。 這個數額標準是照顧那些只剩了世襲爵位的人家。要是連這個數字都拿不出來也不勉強。反正以后是別想在京營禁軍中謀個混飯的位置了。 勛貴們同意借銀子治理黃河的消息、還有認購標準被戶部尚書汪應蛟得知以后, 他立即就去養心殿求見,敦促天子趕快把銀子收過來。 朱由校搖著腦袋說什么也不肯。 “汪卿,這屬于朝廷和私人之間的借貸, 抵押物是后年或者是大后年的秋稅。你讓朕去收銀子,到時候朕拿什么還?秋稅可是解到戶部、由戶部同意安排花用的?!?/br> 汪應蛟瞪眼,“陛下,這天下是朱家的?!?/br> 朱由校立即冷笑著反唇相譏:“朕要是昏君,這天下可能有朱家的幾分。但是你看朕有昏君的潛質和向昏君發展的趨勢嗎?” 汪應蛟雖多喜歡倚老賣老,但是天子說出來這樣的話,他還真不敢頂牛往上沖。只好放下身段,苦口婆心地請天子去與勛貴收銀子。 “陛下,只有收到了銀子了,臣才好告知工部可以繼續治理黃河的計劃。這都是為了大明能夠千秋萬代的大事情?!?/br> 汪應蛟放下身段了,可仍是一臉小皇帝不成熟、怎么不從祖宗基業考慮的痛心疾首狀態。 對著汪應蛟這樣只認銀子的戶部尚書,朱由校真有點兒老虎吃天無處下口的感覺。 “汪卿,朕出頭說服勛貴出銀子為大明朝廷做事是應該的,然后朝廷要按照借貸程序、準備好所有的文件,公事公辦比較好。不然像之前朕給三邊補了糧餉,然后朕就沒見到戶部有計劃、什么時候把銀錢還給朕的。 兩年了呢。 朕要娶媳婦的時候,你裝沒三邊墊糧餉那回事兒。那是朕的私房銀子,朕只好認了??涩F在朕不敢再出頭了。不然以后那些勛貴問朕要賬的時候,朕怎么辦?你也知道內帑金都拿去東北用了,皇莊的收入也是有數的那么些,也就勉強夠內廷使用的。戶部連著兩年沒有給內廷撥款了。唉,你讓朕以后拿什么養兒子啊?!?/br> 汪應蛟早就知道天子不會把三邊糧餉的事兒放過去的,不然也就不是太/祖的兒孫了。他嘆口氣,瞇著眼睛看著堅決不肯退讓的天子,無奈地說:“陛下,臣要是有余錢,別說三邊的墊款,就是內帑金這幾年拿出來的,臣也照數給陛下補回去。 臣知道在陛下的心里,是將朝廷放在第一位的。不然老臣怎么敢不提不念三邊的墊支啊??墒敲髂甑那锒愐€從海商那里借貸的三百萬兩,老臣哪里來銀子還三邊的墊支糧餉、給內廷撥款??! 不過請陛下放心,養太子的銀子,今年戶部一定最先留出來。但是也得陛下先生了太子,才能把那份銀子給去內廷。陛下也不小了,是該考慮皇朝承繼的事情了。不然老臣去找太醫院的院正給皇后調養調養?” 汪應蛟推心置腹地說了一大套,順著天子提起太子的話音,打蛇隨棍上地扮演起催生的老父母了。 朱由校裝傻,“朕到年底才過十八歲的生日呢,不急不急?!?/br> “神廟這個年齡可是有先帝了?!?/br> “有嗎?沒有。他們的年齡差是十九歲?!?/br> 汪應蛟又瞪眼,算數好的孩子果然不討喜,尤其是記性好還算的快的天子。 “也沒差多少了。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陛下還是應該早早生兒子才對?!?/br> “好。只要你準備好了養太子的銀子,朕就生?!?/br> 汪應蛟運氣,忽然想起來自己來養心殿的目的,暗啐自己怎么就給天子帶歪到養太子的銀子上了。 “陛下,黃河還是要投銀子治理的?!?/br> “是啊,所以朕說通了勛貴借銀子給朝廷啊。只要戶部出面簽了文書,約定好還銀子的時間,就可以了?!?/br> “那勛貴朱由校一邊說話一邊狐疑地端詳汪應蛟,“莫非老尚書就沒打算還勛貴的銀子?” 汪應蛟回避天子的視線。 朱由校瞪大眼睛,“汪卿,你可不能有這樣的想法。勛貴也是大明的子民,對海商朝廷講究有借有還,再借不難。難道對勛貴,你竟然敢打借了不還的主意?須知誰家的銀子都不是大風刮來的。勛貴須知可掌握著大明禁軍的?!?/br> “那也是陛下任命的?!?/br> “勛貴犯法了?那就抄家除爵了。做什么要朕把名聲搭進去???” “勛貴之前那家沒有違法之事,那些人早就該除爵了?!?/br> “汪卿,要是這么說,大明的文臣之前有幾個沒涉及隱田的?朕把文武群臣都黜落了,自己一個人做所有的事兒嗎? 前些日子翰林學士教導皇后,水至清無魚、人至察無徒。朕能給文官改過自新的機會,武勛也應該得到這個機會。文臣和武將就是朕的左右手,是一般輕重,那個都斷不得的?!?/br> 汪應蛟到底沒辯過天子,懨懨離開了養心殿?;厝舨繉Ξ呑試篱L吁短嘆地抱怨了一番,要畢自嚴按照與海商借貸的條款出文書,然后派戶部主事去向勛貴收銀子。 這些事務有前例可循,倒是非常好辦的。畢自嚴安排下去了以后問汪應蛟:“部堂可有與天子、周尚書提起戶部該補充侍郎的事情?” 汪應蛟點頭,“周明卿提供了十來個人選,到陛下那里最后剩了三個,景會你看著挑選兩個出來做左右侍郎。別那么看老夫,老夫七十多了,有幾個人能有周嘉謨的那個精神頭。 唉,老夫也不瞞著你的,今年的預算做完后,老夫就要致仕了。這戶部尚書的擔子以后就交給你了?!?/br> 畢自嚴立即站起來說道:“部堂,下官哪里有挑起戶部重擔的本事啊。部堂還是勉為其難再堅持幾年。部堂在這里坐著,下官心里就有底兒。往后戶部的事情,部堂發話下官會更努力,力爭讓部堂少cao心?!?/br> “唉,算啦。我學不來周明卿和黃潛夫倆人的做派。戶部也不同吏部和刑部。我老了這計相的事情做不來了,我服老,免得誤了朝廷的大事兒。 看去年的預、決算,你都參與了,也都做的挺好的。今年就以你為主。你放開手去做,老夫在一邊給你看一年?!?/br> 畢自嚴激動得眼圈發紅,唏噓不己地說:“部堂栽培下官之大恩,下官沒齒難忘。但是下官還是想請部堂再多留一年,一是看黃河徹底被降服。二是看淮河不再為禍。三也要部堂定下侍郎。下官的閱歷還是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