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22
公倆也是匆匆忙忙地在大明門口跪下接駕。 “臣恭迎陛下凱旋?!?/br> 他倆這時候的心情俱是狂風暴雨一般,恨不能揪著天子的肩膀搖晃。 ——你是皇帝哎,哪有進了德勝門之后,再打出天子的儀仗的道理啊。 后面跑出來的文官心里也是怒火萬丈,張問達氣虛喘喘地到了朱由校跟前,張嘴就是質問:“陛下怎么沒有派人先送信回京師?” 朱由校咧嘴一笑,“朕在京城里繞了半圈,沒從北安門直接進皇宮,已經做的很不錯了?!?/br> 張問達氣得胡子都翹起來了。還是葉向高出面攔住了暴躁的張問達。 “臣恭迎陛下凱旋。陛下功在千秋,績在萬代,可喜可賀?!?/br> 方從哲拉住張問達,見跑出來的官員都在千步廊兩側行禮。趕緊對天子說:“陛下趕緊回宮?!?/br> 文武重臣簇擁在風塵仆仆的天子周圍,將朱由校護送回乾清宮。 等君臣再度見禮之后,英國公和定國公已經問明白天子只帶了千人禁軍回來,倆人的臉色如同結冰一般,不等張問達開口質疑天子的不和禮儀,倆人就把天子護衛不足的事兒掀開了。 第845章 木匠皇帝100 朱由??粗矍斑@些擠滿了乾清宮的朝臣,各個都顯露出了猙獰的一面, 立即趕緊自救:“六部七卿、內閣、英國公、定國公留下。朕是只用了四天就從遼陽跑到京師的呢?!?/br> 能在乾清宮擠到一個位置站的, 都得是五品官以上了, 大多年齡都在四十歲以上了??粗€是滿面塵土、硬撐著坐直的少年天子, 就是張問達也把要彈劾的念頭先壓下去,論周歲還不到十六歲呢, 唉! 等都察院的御史和朝臣都散去了,朱由校就讓內官給這些老大臣們看座。他先問年齡最大的吏部尚書周嘉謨:“周卿, 京師這兩個多月一切可都安順?” 周嘉謨撅著胡子回答:“陛下,吏部的所有事情都按部就班地進行著,沒有出任何差池?!?/br> 這老大臣的情緒, 明顯還沒從朱由校進京護衛不足一事兒上緩過勁兒呢。 朱由校掃了一圈,沒看到戶部尚書李汝華、工部尚書王佐、禮部尚書孫如游。六部尚書缺了一半,他的眉頭不由就皺了起來。 葉向高揣摩到朱由校的意思,站出來奏道:“陛下,戶部李尚書病了, 暫時由戶部左侍郎汪應蛟代理戶部事宜。工部王尚書還沒有痊愈。禮部孫尚書也病了,暫時由禮部左侍郎公鼐代理禮部的事宜?!?/br> 朱由校雙眉緊顰到一起了,“怎么都病了呢。病了多久了?是什么???” 周嘉謨的語氣含著莫名的悲傷:“老了。孫景文是著了風寒,再將養一些日子應該就好了。他倆怕是以后再不能上朝為天子理事了?!?/br> 朱由??粗矍暗倪@些老臣,與李汝華等年齡相仿的有不少人,應該是同病相憐、惜惜相惜的趨同,讓這些七十歲以上的老臣,臉上都帶出了日暮的悲涼。 他立即回頭對劉時敏吩咐道:“記得讓太醫院派太醫去給幾位尚書看診。該用什么要從太醫院走朕的名頭。另外讓太醫院安排個時間, 給在乾清宮里的這些重臣都把把脈,有什么不妥當的早早調理,那些滋補的好東西盡管取用?!?/br> 以周嘉謨為首的這些臣子,立即都站起身來,向天子表示衷心的感謝。調整了薪酬以后,在乾清宮的這些重臣,哪個都是高薪了,誰都買得起那些貴重的滋補物,但是天子這樣細心、大方的關懷,還是令臣子們感動不已。 李汝華病休,朱由校就對汪應蛟說戶部的事情。 “汪卿,大軍在外征戰,籌備糧草等辛苦戶部諸位了?!?/br> 汪應蛟起身板著臉答道:“回陛下,為大軍籌辦糧草是戶部份內之事,做好是應該的?!?/br> 朱由校在心里想說一句,這人是什么意思???憑啥給朕臉色看?會不會說話???這是要把聊天聊死了?哪想到他這念頭還沒轉完,汪應蛟就繼續說了。 “陛下此次北征大捷,臣為大明江山社稷有陛下這樣承繼了□□、成祖武功的天子驕傲。但是在遼沈之間、陛下親自率軍上陣是太不應該了。要知道刀槍無言,萬一龍體有傷,北征就停留在遼陽還是繼續?若建奴得知陛下在遼沈之間,又如何不會傾巢圍攻陛下? 還有陛下回京這一路又只帶了千名禁軍護衛,陛下是要老臣等人,以后日日夜夜為陛下安危掛懷,不得安寢嗎? 陛下須知武宗落水后,一病不起的舊事。武宗當年……” 汪應蛟也是有才,朱由校突然回京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居然能夠無底稿就條理清晰地說了快一刻鐘。 朱由校聽得都想抱頭□□了,好容易把都察院的御史都糊弄走了,連左都御史張問達都不挑頭彈劾,汪應蛟卻開始“問罪”自己了。 他抓住汪應蛟停頓的空兒,趕緊為自己辯白:“汪卿,遼沈之間的那次硬抗建奴騎兵是迫不得已的。 若是朕不擔綱領軍的角色,四萬騎兵不堪建奴一萬騎兵的一個回合的沖擊。 兵部和五軍都督府那里應該有詳細的戰報內情,汪卿有閑暇不妨過去看看。但是看過以后,朕如何領軍對付建奴騎兵的,具體內容你要保密?!?/br> 汪應蛟立即就說:“陛下這樣講,臣不去看了。但陛下以后可不能再這樣魯莽行事了?!?/br> 朱由校趕緊截斷他可能的繼續長篇大論,積極地表態:“好?!?/br> “君無戲言?”汪應蛟立即跟上了一句。 哎呦,從來沒想到汪應蛟是這樣較真的。這倔巴性子哎,讓人真是又愛又恨。 朱由校點頭。 “明年武舉的時候,兵部多選些年青有為的武進士,西征韃靼就不用朕了?!?/br> “陛下要西征?”方從哲終于記起自己是內閣首輔了。 “不是朕想西征,而是韃靼在我們關閉口市這么久了,隨時會叩關的?!?/br> 提起韃靼會叩關的事兒,兵部尚書崔景榮垂頭一言不發。有關西北韃靼的軍情,他都與內閣、英國公、定國公商議著處理了。他不想天子在西征的時候,還要分神去考慮西邊的軍情。 朱由校答了方從哲的問話,順勢看向崔景榮,卻見崔景榮回避,心里暗道不好,立即就點名問話。 “崔卿,韃靼在西邊可是有什么動靜?” 崔景榮回避不了,只好站起來說道:“陛下離京沒有幾日,肅州衛、涼州衛、寧夏衛榆林衛等就陸續有戰事。派人送了五百里加急求朝廷派援軍。 臣同內閣幾位閣老、英國公、定國公一起商議、謀劃,派了五萬禁軍攜帶了少量新式火炮、分赴各衛增援。至今每五天一次的戰報,回報來的結果都是平安?!?/br> 朱由校點頭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