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48
不停工,到三月估計也就是千門的半數。遠遠不夠??!得想個什么法子能縮短時間,朕怕熊廷弼堅持不到三月呢?!?/br> “增加工匠?擴大京營中造炮的場地?” 黃克纘壓抑自己不去反對天子御駕親征的念頭,心里決定晚上回去就找所有的顧命大臣,一起商議個能勸阻了天子的好辦法。 第799章 木匠皇帝54 朱由校當然看穿了黃克纘的想法, 開口提醒他,“黃卿,你要是現在去找那些顧命大臣商議,可就要擾亂他們商討明年的預算了,甚至會影響明年的稅賦收入呢?!?/br> 黃克纘被腦子轉的也快, 他立即回話道:“陛下, 就是沒了明年一年的稅賦, 大明還是能夠挨過去, 但是大明今年已經連喪二位天子了。當年的土木堡之事,可不能重演?!?/br> 想的還真多。 “黃卿,現在和當年不同的。當時是王振那豎閹不懂軍事,還把軍政事務抓在手里胡亂指揮, 朕這次出關只是提振大明士卒的勇氣,具體指揮作戰的還得是兵部。你與其勸阻朕不要親征,不如推薦一個好的統帥, 你說是不是?” 黃克纘要碰頭以死相諫了。 朱由校示意劉時敏拉住他, 把他按在椅子上, 自己繼續慢慢地做開導工作。 “黃卿, 從京師到山海關這一路是平安的, 對?” 黃克纘不情不愿地點頭。 “十萬大軍帶著千門火炮, 行到遼陽的時候, 朕就將中軍安置到遼陽城。聽說熊廷弼把遼陽城修的如銅墻鐵壁一般,遼陽環城還有護城河,咱們再多挖些壕溝、埋好品坑地雷, 然后再打出大明天子的旗號,你說建奴會不會傾巢而出地撲過來? 到那時候咱們的千門火炮在城外排開了一起發射三輪,你說會不會把建奴機動性能最高的騎兵打殘?這個可能性是很大的,對? 然后沈陽的經略熊廷弼和奉集的總兵柴國柱,只要在建奴回撤的路上挖出足夠的壕溝,卡住建奴大軍,斷了他們回撤的希望。建奴被阻住就只好在遼沈之間與我們這十萬大軍對決。 可咱們的樣炮是能連續發射十次而不發熱,黃卿還有什么可擔心的呢? 所以說朕能不能彪炳青史、能不能一次就全殲建奴,真的是要靠黃卿你能不能在三個月內造出千門火炮了?!?/br> “陛下,三個月內怎么可能造出千門火炮啊?!?/br> “看看,若是有千門火炮,你是不是就不擔心朕親征了!朕與你說,現在工匠做事的流程不對。就拿做火統來說,一個工匠從頭做到尾,要是他只做槍管,是不是熟能生巧,做的又快又好的?” “可是,要是一直火統拆分給不同的工匠做,最后會因大小尺寸裝不到一起的?!?/br> 黃克纘說了此話后,立即想到事情的關鍵所在。 “陛下是要令工匠都用統一的尺子嗎?” 大佬果然是大佬,立即就直擊進行工業化流水線生產的關鍵處——統一標準。 朱由校點點頭。 “這樣還有一個好處,咱們的這些造炮的工匠,不虞他們被建奴收買或是因其他原因泄密。那個關鍵的撞針部位的生產、安裝,最重要的點火裝置技術,也只有幾個信得過工匠知道,這幾人卻不知道火炮的其它部分是怎么做的?!?/br> 黃克纘隨著朱由校的話點頭,大明能造出紅夷大炮全靠福建那些在南洋討生活的百姓,通過幫洋人造炮學到了技術。不然以大明原來的技術,還造不出紅夷大炮呢。沈陽、奉集、遼陽,就是山海關都難守得住的。 黃克纘的思路已經被朱由校帶偏,開始籌劃怎么完成生產計劃。要保證出鐵的質量、要提高煉鐵高爐的產量,就要有足夠的焦炭。還有那些工匠該怎么分工?工匠的人手夠不夠用?那些部分可以用士兵替代? 一串的事情,讓黃克纘在劉時敏及時捧上的宣紙上,勾勾畫畫,沒空去想天子要御駕親征的事情了。 朱由校也沒閑著,公鼐還留了一堆課后需要思考的問題,他怎么也要先預備一番,明兒才好還堂的。君臣二人各自忙乎,劉時敏示意小宦官仔細伺候,他手里也還有一堆政務要做。司禮監秉筆寫好的票擬,他要先過一遍,揣摩出哪些是天子能同意的,哪些是天子可能會有不同意見的,分成兩類呈上去。一定要做到極細,才能真正地幫到天子。 等朱由校把劉時敏分過的折子都看過一遍了,黃克纘那里已經堆積了幾十張稿紙。朱由校輕笑,建立一個將礦石變成品的生產線,那里是一揮而就的簡單事兒。 算了別難為老人家了,這活對自己不是第一次做了,還是自己來干。 朱由校示意劉時敏把黃克纘的那疊稿紙拿過來,看了一遍后,換了朱筆在稿紙上勾畫涂抹。然后讓劉時敏抄寫一遍,送還給在苦思冥想、仔細推敲自己的方案是否完善的黃克纘。 迨黃克纘仔細看完劉時敏抄寫的流程后,大喜過望地站起來。 “陛下,按著這個做,三個月內是有望造出來千門火炮的?!?/br> 朱由校拍拍他的那疊稿紙,“黃卿,你手里拿的那些,就是從你這些草稿里整理出來。既然你認為可行,就從內庫出內帑金先做起來。等明年秋稅到了,你可要記得幫朕補回來啊?!?/br> 天子肯先出銀子做事,太出乎黃克纘的意料了。這也是要百八十萬兩銀子的。 黃克纘站起來就對朱由校躬身一揖。 “陛下是福佑大明百姓的圣明天子,老臣何幸得伺奉陛下?!?/br> 劉時敏趕緊按著朱由校的示意扶起黃克纘,耳邊是天子由衷的贊嘆。 “黃卿,大明有你這樣的老臣、重臣,才是大明百姓的福氣所在?!?/br> 劉時敏腹誹,雖然你們君臣倆做的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可這么互相捧著嘮,是不是有點過份啊。 進了臘月的第一個小朝會,六部七卿兩國公一泰寧侯,還有陸續補上來的十來位侍郎,圍坐在養心殿里討論下一年度的財政預算案。 先是戶部尚書李汝華匯報按新的賦稅法收上來的銀子、糧食。 數目聽起來真是很可觀。 但是李汝華立即就說:“每年冬月的時候,南北各地都要利用農閑修正水利,往年是由農人出徭役,今年讓地方各自留了部分賦稅,各縣府不同;還有河道那邊也留了清淤的維護銀子,治淮、治黃的銀子,但總數接近十分一的稅賦?!?/br> 李汝華說到這里停頓了一下,看向朱由校。 朱由校接著說道:“這部分銀子是屬于急需的預支。戶部隨后要將收到的各地水利計劃轉交都察院一份,由都察院發文予御史去檢驗各道是否有??顚S?、參與冬日水利修正的農工是否有足數領到工銀。不僅要choucha各地的帳本,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