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61
都知道彼此心里在想什么。 “你要禪位嗎?”伏壽揪著劉協的衣襟問。 “阿壽,朕要是不禪位,等孫策打進洛陽,這宮里別說你我,就是我們的倆兒子也會葬身之地都沒有啊?!?/br> 夫妻倆哭了又哭。 劉協哭完以后,覺得心里的憋屈少了很多。 他握著拳頭說道:“我想明日派孔北海去見孫策。袁本初已辭世,封孫策為大將軍,看看能不能拖延些時日?!?/br> “好。伯和,不如讓我父親和董將軍征兵。若是孫策強攻洛陽,你無任何失德,這帝位他也不是那么好得去的?!?/br> 劉協搖頭,“不妥,我們匆忙之間征集的來的軍卒,未必能抵抗得了孫策的大軍。你看袁本初能消滅的公孫瓚,可他對上曹孟德就敗的丟盔棄甲。據說孫策把曹孟德從兗州趕走,居然不懂刀槍,是用的什么陣法。咱們不征兵,孫策或許拉不下臉直接進攻洛陽。要是征寫不頂用的軍卒,給了他借口……” 伏壽握住丈夫的手用力,劉協反手與妻子雙手緊握。倆人心里都明白,決定他們的命運、決定漢室能否繼續傳承的時候就快來了。 第738章 武烈皇后84 翌日, 天子劉協召了孔融覲見, 溫聲對孔融說話。 “孔大夫,朕知你昨日在朝堂之言是發自肺腑, 是為漢室不可多得的忠臣柱石。但如今吳侯勢大,文舉還是要謹慎些?!?/br> 孔融昨日在朝堂抨擊孫策, 是他一貫的秉承自己性格所為。但天子能這樣提醒他,把他感動的熱淚盈眶, 立即躬身再三相拜。 “臣當不得陛下的柱石之言。恨不能以己身為陛下安定九州?!?/br> 劉協從御座上起身, 扶住孔融。 “唉。也是朕無能。沖齡登基,如今也十余年,于國于民竟是無半點作為?!?/br> 孔融張嘴,一串的話不經思考立即脫口。 “于國于民無作為也怨不得陛下, 想那董卓挾持陛下去長安, 如不是陛下謀算得當,哪里能夠東歸。惜天下被諸侯割據,不復光武年間將士用心, 九州聽命四海臣服?!?/br> “是啊,要是將士用心, 何愁四海不能臣服呢?!?/br> 劉協悵然。 孔融想想建議道:“陛下, 現大將軍袁本初仙去,何不將大將軍授予吳侯孫策?也是陛下信賴他能牧萬民守疆域呢?!?/br> 劉協拍手稱贊,“文舉提議甚好。就拜吳侯為大將軍。不知孔大夫可愿意執節去吳侯軍中?” 孔融立即回答:“固所愿也不敢請耳?!?/br> 太尉楊彪得知天子欲拜孫策為大將軍,匆匆趕過來求見天子。 “陛下,拜吳侯為大將軍尚要商榷。吳侯如今兵多將廣, 再拜其為大將軍,可不是令其有名正言順之借口?” 天子看著忠心耿耿護衛自己從長安歸來的楊彪,在心里嘆息。太尉忠心可靠,慮事卻沒有長遠眼光??删脊步浤ルy,情分卻非尋常人可比。天子遂推心置腹地楊彪細說。 “文先,先吳侯已經擁有天下十州之地,長史府不提,冀州、幽州落入其囊中,可能也就是旦夕之間。朕這洛陽所在的司州能獨善乎?” 楊彪張張嘴,卻說不出來安慰天下的話。 “朕拜吳侯為大將軍也是無可奈何之舉。有君臣的名義在,想那吳侯也未必肯做篡漢的逆臣,即便想做也會多一點兒顧忌?!?/br> “陛下是說事緩則圓?以待天下有可能的萬千之機會?” 楊彪聽著天子的肺腑之言,忍不住開口去問。 “是啊,文先,這十幾年我們君臣不就是這樣過來的嘛。董卓權傾一時,被天下群英征討,也未能傷他一分??伤褪菙烂谕踝訋熀蛥畏钕鹊氖种?。董卓余黨李傕、郭汜、樊稠等橫行跋扈,李傕和郭汜相爭斗,我們才得東歸之機?,F遣孔北海替朕去拜吳侯為大將軍就是此意啊?!?/br> 楊彪被天子說得滿臉慚愧,“陛下,是臣想的不夠長遠周全??妆焙P愿駝傊辈话?,言辭激烈遇事不肯轉圓,臣恐其觸怒吳侯。犬子修聰明機變,可否遣犬子服侍孔北海同去?” 天子知道太尉楊彪的兒子楊修。那是個學問淵博、為人守禮、極聰明有智慧之人。自己的皇子就是由楊修啟蒙的。太尉評其聰明機變倒也不是夸張。同時他也知道楊彪舉薦自己的兒子楊修與孔融同行,是想讓兒子替孔融分擔孔融可能遭遇到的危險。 “文先,你這又是何必呢。德祖正是大好時候呢?!?/br> 天子的言外之意是孔融此去可能會遭遇生命危險的,楊修不到而立之年已經是郎中的高位,實在是不適合也沒必要去冒險。 楊彪對天子再拜,“昔年文舉不畏曹司空,舍命去見曹孟德使臣免于橫禍。如今陛下已經擇定文舉為天子使節,小兒只是郎中不能替換文舉行走,但侍其身周也是應有之義。公私兩便罷了?!?/br> 天子劉協見太尉楊彪堅持,也就只好點頭應允了。 那邊孔融得了天子的指派以后,因各種旌旗綬帶彰表冊印等尚須時日。他便歸府與妻子先說自己要執節去吳侯軍中代天子行拜大將軍之事。 郗氏(杜撰之姓)聞言就忍不住垂淚。她只二十出頭,家世不顯是孔融后娶之妻。 孔融曾在青州北海為相八年,自以為是,萬般人物都不入其眼??淇淦湔務叩闷淝嗖A,能任實事者無華麗文章不得其器重任用,導致北海狡民宵吏,猖獗亂市。若無黃巾軍奪去朝野的關注,其治下的北海將成為彈劾的首位。 適逢袁譚領軍攻打北海,雙方戰斗自春至夏,最后守城的將士僅余數百人,城內已經短兵相接,他仍然仍然憑幾讀書,談笑自若,不曾安排妻兒避禍。等到晚間整城陷入袁譚手里,他一人倉惶出逃,發妻和未成年的兒女都被袁譚所擄。 然后他官拜御史大夫后再次娶妻,現幼子剛蹣跚學步。郗氏肚子里還有一個呢。 這倆便是后世“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對話的一雙兒女。 孔融見她啼哭就不悅地斥道:“替天子去軍中執節,你為何啼哭?” 郗氏見孔融氣惱,便有些膽怯了。勉強收了眼淚,猶豫了片刻才囁嚅道:“大郎方學步,我這即將臨產,家里若有事,可怎么好?” “家事豈能在國事之上!” 郗氏眼淚再度奔瀉而出,孔融氣得拂袖而起,“無知蠢婦,只知一家一戶之事?!?/br> 管家見主人出來,趕緊迎上來說:“羊郎中來了有一會兒?!?/br> 孔融平時不怎么待見羊衜這個大女婿,也不準家人再以女婿相稱。原因是孔融的長女在生產后不久就去世,羊衜很快續娶了蔡邕的次女為妻。在孔融的眼里,羊衜不能為妻子守滿孝期,實在是不知禮之人。 他不屑與羊衜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