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97
被捉到金國的漢民,他們在金國日久,如今都是金國的輔軍,實際就是軍奴。這些輔兵在上司的驅趕下,亂糟糟地背著這些日子搜羅來的金銀珠寶,涌出北城門。 武松得到的指令是等本城門無軍卒再出來、就立即兜著尾部殺過去,有林沖和花榮的馬軍在前面擋著,全殲是扈三娘對河間府一戰的要求。 對著這些倉惶逃命的、不成陣列的步軍,武松實在是提不起精神去追擊??伸枞锵铝嗣?,他只好聽令行事。自己撿了穿戴齊整、武器光鮮、看起來像是軍官一般的人物動手。前有馬軍攔路,后有步軍追擊,出得城來的這幾萬人,很快被屠戮干凈。 首戰告捷,順利全殲了東路軍,收復了河間府,扈三娘命令大軍打掃戰場、焚燒敵軍尸首,整修了一日后,留了韓滔帶幾員副將和一萬步軍守城。她對韓滔講清與金國的形式,千叮嚀萬囑咐,不管金軍再派多少人挑戰,一定要拒城不出。守住河間府就是勝利。元軍明年會派軍北上征伐。 安頓好河間府,扈三娘帶著大軍從河間府往燕山府去。她要先收回燕山府,再拿下大同府,截斷金國西線入侵軍隊的糧道,截斷他們返回金國的可能,與增援太原的、孫立率領的那五萬步軍合圍,全殲金國西線的這一支有生力量。 再說孫立按著扈三娘的部署,帶著黃信、歐鵬等將領,率領五萬步軍三萬輔軍,一路向太原而去。他牢記扈三娘的提醒,小心金軍的圍點打援,只要能牽制住完顏宗翰不能全力進攻太原就可以。 因此在臨近太原后,他在距離太原城約十里的地方安營扎寨,面對金軍的挑釁,孫立用高掛免戰牌拒絕出戰。但是金軍攻打太原城的時候,他就率領步軍出營寨,擺出一幅要在后面偷襲的架勢。 等金軍要來與他作戰了,他又擺出刺猬一般的步戰,令完顏宗翰無處下口。 太原的宣撫司都統制王稟統領太遠的駐軍,他與太原知府張孝純率全城軍民死力護城。這人也是一個心思巧妙的人,他看到援軍孫立的架勢后,知道孫立此樣作為必是有后手。他更是堅守城池也不出城應戰。無論誰來勸說他與增援的朝廷軍隊兩下夾擊金軍,他都是搖頭拒絕。 扈三娘敢派孫立領軍去增援太原,就是因為守將王稟的隨機應變,使得西線的宗翰終不能順利攻破太原城。 扈三娘帶著大軍收了燕山府,留了呼延灼帶了二萬人馬守城,仍是同叮囑韓滔一樣,堅守燕山府就可以。都安頓好了,才領軍往大同府而去。有火炮助陣,如同收復燕山府一般地順利地收復了大同府。 還在太原城外完顏宗翰得知此消息的時候,他這一支西線的金軍已經是斷糧三日了。 扈三娘揮師南下,與孫立會和,成功地剿殺了完顏宗翰的十五萬大軍。之后,扈三娘留了林沖做大軍的元帥,花榮和武松為副帥,公孫勝為軍師,二十萬大軍交給他們要一氣收復燕云十六州。 扈三娘自己帶著五千馬軍回到汴梁的時候,已經是新的一年,改元后的第一個上元節。 . 第634章 634、扈三娘70 扈三娘回到汴梁, 才發現因為燕山府、大同府等處被收回,金國入侵的兩路人馬被全殲, 京中百姓對自己表示出發自內心的極大歡迎,這是前宋建朝以來就沒有的事情。 汴梁的百姓表示他們的心意也很簡單直接, 往皇宮送他們認為小娘子該用的、該有的東西,半天的功夫,就在宮前堆成了龐大的一堆禮物。這些都是放在皇宮值守近衛面前的小廣場, 大大小小的盒子里裝有釵梳、綢緞衣料、各樣的香料、吃食美酒, 居然還有送小兒郎進宮來服侍的。 十幾個兒郎,年齡從十二三歲到十七八歲的, 各個都是相貌姣好, 插花涂粉地立在禁軍軍卒的跟前。這些小兒郎的眼里都是熱忱的渴望,急切地盼著、等著皇宮里有內宮來接他們進去。 事情報到剛回宮的扈三娘這里,送物的,收也就收了。送小兒郎的,扈三娘打發童貫去處理, 能從哪兒來、回哪兒去最好了。不想自己回去的、拒不說出來處的, 退不回去就送去軍營, 從打雜做起, 等夠年齡了,不能做戰兵就做輔軍好了。 童貫到宮門口把安排的方法一講, 不等軍營來人領他們呢,這些小兒郎就一哄而散,逃一般地立刻離開了禁宮。 童貫在心里撇嘴, 這樣的貨色還想進內宮博到管家的寵幸?也不看看管家是不是和前朝一樣呢。都是做著白日夢,想著奔著能與前朝那般,一人得寵,全家飛黃騰達。呵呵…… 童貫笑完了這些小兒郎的淺薄,不禁就為住在自己外宅的燕青發愁起來。女帝完全沒有收人的傾向啊。 可怎么辦好呢?愁人! 扈三娘這樣的干脆利落處理送上門的小兒郎一事兒,不等日落就傳遍了汴梁,成為上元節的一個新話題,多多少少地暫時遏制住了想送兒郎進宮攀富貴的勢頭。 扈三娘打發童貫去處理宮門前的事情,自己舒服地泡在浴桶里,總算可以舒服地泡泡了?;咎m從軍的事真是扯淡! 不提別的,單是行軍小憩的時候,幾萬名軍漢放水,自己在就是給別人添了麻煩。要是沒有空間可躲避,這可不是能穿紙尿褲上手術臺的時候。 扈三娘泡的愜意,柴夫人走到屏風處,忍著笑意低聲向她匯報童貫的處理結果。 “官家,那些小兒郎聽說要從軍都嚇跑了?!?/br> 扈三娘忍不住向柴夫人抱怨,“趙佶廣納后宮,真真敗壞了百姓對天子的認知?!?/br> 柴夫人明白扈三娘的想法,笑著接著說:“從唐時流傳的那話不重生男重生女,以后可要改過來了呢。生男尤得進內宮呵?!?/br> 扈三娘失笑,“就是我的女兒,也是從武將里選夫婿。唐時的上馬能領軍殺敵,下馬能提筆處理政事,才是我心目中的好兒郎?!?/br> 柴夫人瞬間領會到扈三娘的意思,“官家好打算。如此也不怕那些武將擔心了,也不怕文官盛氣凌人了?!?/br> 柴進這些日子還是很受了禮部官員的一些個閑氣。無非柴進不是科舉出身,現在卻壓在他們頭頂上。柴進又不是能使得出玲瓏手腕的人,他那樣的豪爽性子,到軍中還嫌不夠,在文官里就有些粗鄙了。 可礙于柴夫人在扈三娘跟前的位置,也沒人敢明目張膽地招惹他,只是暗搓搓地給他一點兒小別扭,鬧得柴進心里明白、嘴里卻無法發火地憋屈。 扈三娘領軍出去這兩來月,每天都有信使來回奔跑傳遞奏折。把一些非得扈三娘處理的公事呈送上來,在把批示的奏折接回來交給李綱等人。丈夫的委屈落在柴夫人的眼里、心里,她只輕巧地安慰丈夫,等管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