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06
宣帶著自己的幾個隨從去做。問了幾天下來,把裴宣累得夠嗆,說話太多,嗓子都嘶啞了,也沒問出來哪個人有嫌疑。 個個好漢都有的是人證,個個軍卒也都是一伙伙的在一起。 裴宣萬分郁悶地來向晁蓋、宋江復命,無能找出兇手。 晁蓋開解裴宣說道:“這樣的事情,別說咱們梁山都是好漢,就是在縣城里發生了,也不是好查出的勾當。公明做過押司,你說是也不是?” 宋江也勸慰裴宣了裴宣幾句,就把這事兒當作無頭懸案擱置到一邊了。 除了矮腳虎王英,也沒人追問裴宣查探的結果。大家都把這事兒當成笑話在背地講,不僅說王英活該,有促狹的還說,看王英以后拿什么禍害人。 三天的時間一下子就過完了,花榮該去扈三娘的小院去背書了。崔氏讀書比較多,文采也比花榮高了不少,這幾天要是沒有崔氏幫助,花榮估計自己早就投進梁山的水泊里了。 “相公,我陪你去吧?!?/br> 花榮與崔氏感情雖好,但也不想讓崔氏看到自己在扈三娘跟前吃癟的慫樣。 “娘子早早安歇,我找妹夫一起過去。那書我已經背熟了?!?/br> 崔氏內心對扈三娘十分感興趣,不僅人才漂亮,武藝好,看起來文采功底也很不錯。他給丈夫的那幾丸藥,也都不是凡品。外敷內服三天,丈夫胸口的淤青就都消失了。她很想跟丈夫過去,借機認識扈三娘。但聽丈夫說要與秦明一同過去,也就不再堅持陪同。想著同在梁山,以后定然有機會認識、熟悉的。 她把自己做的幾樣小茶點包好,連同自己繡的兩方帕子一起,交花榮帶過去。 “相公,你和三娘子說,如今在這山上,也備辦不出來像樣的禮物。這點心和帕子,都是我親手做的,不成敬意,望她莫要嫌棄,這就是奴對她的感謝心意?!?/br> 花榮點頭收了東西,他明白妻子的心意。既往妻子也曾勸過自己多讀點兒書,可自己都不曾放過心上。如今遇到自己打不過的,不僅要讀書,立即就升級到背書,自己也得按期背好。 花榮搖頭嘆氣,喊了秦明陪著去扈三娘那兒。 第578章 扈三娘14 扈三娘耐心地聽花榮把三萬多字的算是順暢地背完了, 狀似隨意地問花榮,“你可都明白什么意思?” 花榮點頭,這一瞬間他對上比自己年輕的扈三娘,有一種對上蒙師的錯覺。扈三娘的隨意的問話, 好像比蒙師給予的壓力還大。也幸好他在小時候就背過, 先生也有講過, 這幾日妻子一邊幫他背, 還一邊給他講解, 他才敢回答明白。 “君仁莫不仁, 君義莫不義, 如何講?” 花榮老實地回答, “這話是說君主仁愛,就沒有人能不仁愛。君主能選擇最佳行為方式,就沒有人不選擇最佳行為方式?!?/br> “非禮之禮,非義之義, 大人弗為。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呢?” 花榮解釋的這兩句,也都中規中矩。 冷不防的扈三娘又問他, “你居然知道這些道理,又為何將宋公明奉到君王、君子的位置, 選擇追隨那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宋公明行事呢?” 花榮就愣住了。 許久之后花榮艱澀地開口問道:“公明哥哥那里有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了?” 扈三娘看花榮的神色不像作偽,示意秦明站去院門處,將二人帶過來的隨從趕遠一些。 “晁蓋劫去生辰綱,州衙的府尹下了公文捉拿。宋江是押司, 正該依著上司的公文逮了晁蓋歸案,怎么可以去給晁蓋等人通風報信?他拿著朝廷的俸祿,行這樣的勾當就是不忠。對吧?” 花榮艱難地點頭。 他在上了梁山之后知曉,晁蓋、吳用等人毫不掩飾宋江的救命之恩,就是昔日對他們那幾個劫去生辰綱、朝廷派人來緝捕、宋江報信之行為。 而花榮再想為義兄辯解,義兄這拿著朝廷俸祿、給晁蓋等人報信,確是不忠。 故花榮弱弱地辯解,“那生辰綱也是盤剝而來……” 扈三娘等花榮說了這一句,卻沒了下文,才慢慢開口道:“不管生辰綱是怎么來的,宋公明給劫匪報信的行為就是對朝廷的不忠。宋太公企望他能光宗耀祖,他卻因怒殺閻婆惜之事,使得宋太公心愿落空,豈是孝子該為之事?” 做父母的有盼望兒子是殺人兇犯的?沒有!所以宋江確是不孝。 “至于仁德,你看他算計秦明,逼得秦明最后不得不放下大好前程,可是君子的行為?縱容暴虐的李逵,砍殺了扈家莊所有的男女老幼,不留一個活口,你能說他有仁義嗎?” 花榮訝然,細細思考了好一會兒,才發現自己內心極為推崇的兄長,還真的是扈三娘說的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 “還是說你以后就是想做一個忠孝仁義都不顧及的人?”扈三娘追問花榮。 花榮下意識地搖頭,“我花榮也是功臣之后,青史標名才是我從小的志向、從軍的目的?!?/br> “那你現在呢,與青史留名可近了?怕是與遺臭萬年更近了一點兒?!?/br> 扈三娘挖苦花榮,花榮愕然愣住,反思自己這大半年的所為,真是與青史留名背道而馳了。 扈三娘輕撫手里的,“花將軍,這讀書可不是讀過、會背了,就可以的事情。遇事要多想書里的道理,才不會行差踏錯的?!?/br> 秦明走過來說道:“三娘子,我舅兄心思單純,被深諳人心的宋公明用‘義氣’蠱惑,幸得三娘子振聾發聵點明了他?!?/br> 秦明也說不清他為何對三娘子,會有發自內心的信任。這個年紀的小娘子,多數是連自己的家事還處理不明白的。他想了幾日都想不通,索性也不再糾結扈三娘的年齡,只憑這心里的感覺、做武將的直覺,以后要跟著三娘子行事。 扈三娘嘆息道:“宋公明心懷大志向,又刀筆精通、吏道純熟。他該是謀劃甚大,才會步步相學孟嘗君。把那天下間終日不事生產、專在市井劣頑不堪的惡徒甚至劫匪,比作‘好漢’籠絡在身邊……” 扈三娘看花榮尚有些恍惚,直問花榮道:“那王矮虎的素日行徑,該不該按yin賊砍頭?燕順和鄭天壽占山為王,打劫往來民眾、挖人心肝下酒,是不是也當死罪?” 花榮站在官軍的立場,從晁蓋往下這些山匪,都是該論罪或刺配或砍頭的,可如今自己因為公明哥哥也陷入到里面了,左思右想后斟酌著了一番,才對扈三娘說話。 “三娘子,花榮那日也是被清風寨知寨劉高逼迫,不忍看公明哥哥被劉高夫婦誣陷喪命,否則何至于舍棄了官誥……到如今淪為山匪?!?/br> 扈三娘嘆息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