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24
知道二弟在兵部不順利,找了張氏過話,要和二弟回去呂宋?!?/br> 賈代善有點舍不得,“呂宋也太遠了一點兒。何況二房那倆孩子也快到婚嫁年齡了?!?/br> “弟妹說把珠哥兒、瑗姐兒留京。珠哥兒今年秋闈失利,三年后得再考,繼續過去外祖家讀書就好了。珠哥兒、瑗姐兒的婚事,她要托給張氏的幫忙相看?!?/br> 賈代善猶豫了一會兒,“算啦,那就讓他回去呂宋去吧。你在兵部也不容易?!?/br> 賈赦起復后仍是兵部侍郎,但他手里沒有軍權,總不如以前的實權將軍來的自在。且女兒成了太子妃,他時時得注意自己的言行,再不能像以前那般毫無顧忌地行事了。 “父親,還有一事,圣人說考慮明年將妹夫調回京,應該是去戶部做侍郎?!?/br> “好?!辟Z代善來了精神。 “如此大善。你妹婿回京,也可解解你在兵部的尷尬。圣人這是要西征了?!?/br> 賈赦很佩服父親的敏銳。 “圣人是有西征的意向?!?/br> 賈代善嘆道:“為父這次陪圣人巡視南洋疆域,海疆目前還是安穩的。能不能守得住,就看咱們大景的船和炮,是不是能夠一直占上風了。西邊的韃靼,始終賊心不死,若圣人要西征,目的應該就是韃靼的王室?!?/br> 賈赦點頭。 “為父老矣,在西北與韃靼打了幾十年,可惜最后不能看到他們的王室被圣人踏平了。恩侯,你一定要跟著圣人去西征,帶著瑚兒一塊去建功立業?!?/br> 太子順利接回了太上皇,耐心也練得更上了一層樓。大婚后夫妻琴瑟和鳴,讓太上皇、圣人都放下了心。更欣慰的是太子在取得了聽政的資格后,開始沿著圣人早年學理朝政之路,飛速地向前奔跑。 慈寧宮里,太上看著帝王之威日盛的兒子,再看看那大膽的西征計劃,感到整個計劃充斥了狂妄之氣。 “明允,你這是要打到韃靼的王室嗎?” 圣人點頭。 “父皇,長泰已經能處理朝政了。京師里還有您坐鎮,兒子正不惑之年,目前是最好的親征時候?!?/br> “可你從來沒帶過兵啊?!?/br> 圣人笑,“所以兒子做了這樣的計劃。父皇,現在大景國力強盛,兒子用火炮開路,一點點向西推進。占一塊,就建一座城,就移一城百姓居住,把西北的防線也就向外移一層。這一條線,以后就是大景的陸地的邊線了。不然十年八年的,就得和韃靼打一場。還不如就利用這次,把他們再往西趕趕,趕去那邊海里?!?/br> “你要像在扶桑那樣做?” “是?!?/br> 太上看著兒子堅定的目光,想想兒子說的確實也有道理。 “十年啊,太久了一些啊。不知道父皇能不能……”圣人舍不得兒子走這么久。 “要是順利的話,應該不會這么久的。父皇,兒子想過,要打下這些地方應該不算太難,但是打下來后,如何讓這些地方變成大景的一部分,就要多花點時間了。前面儲備的官員,要是能夠跟得上移民的腳步,民政順利,兒子向西推進的速度就能加快。兒子計劃用十年的時間,鞏固了所占之地。牛家和胡家在軍中正是崛起的時候,柳家和侯家守著北邊。演武堂二十多年也培養了不少將官,若朝中的將軍久不征戰,兒子怕他們被養廢了?!?/br> “那你的那個什么鐵路,就要往西北修了?” “是,遼東就先修到目前那程度,西北需要的軍糧、軍械,用蒸汽機車運送起來更快?!?/br> “王嬪的哥哥可用嗎?” “可。兒子要把所有的將官,都在西面輪用一遍,篩選篩選,確定那些是可以留給長泰的?!?/br> “也好,你打定主意就去做吧。不過父皇還是希望等太孫降生了再西征?!?/br> 圣人同意,晚半年出征,影響不大。 第449章 鐵血帝王45番外一 鐵血帝王45 番外一 在大景的正史和野史里, 景仁帝都占據了非常多的篇幅。大景后世的史學家, 從文治武功方面,在縱橫上下幾千年的千位帝王里,給予了他極高的評價。 景仁帝在位三十三年,時間不長不短,但他改變了大景百姓官員的思想, 改變了大景的社會風氣, 在史冊上留下濃墨重彩的畫卷。 在文治上, 大景的幼童, 人人都得到了免費讀書的機會, 百姓得到免費的醫療,只要勤謹,非常容易獲得衣食富足的生活。 在開疆辟土方面,他不僅超過他的父皇武宗, 也超過了建立大景朝的太/祖,將版圖擴大了幾倍。 也有西方的歷史學家, 抨擊他是殘忍的殺人魔王。證據是比照大景武帝時期的版圖。仁帝在繼位以后, 瘋狂向外擴展的二十多年里,吞并了大景周圍多個國家的同時,也滅絕了了那些國土上生存的民眾。 這樣的言論, 除了引起史學界的各種爭論, 引發西方的殖民史是不是包含土著的血腥, 也沒有拉低了景仁帝在帝王歷史上的地位。 反而是抨擊景仁帝是殺人魔王的史學家, 受到景仁帝的狂熱粉絲, 給他們寄刀片、寄子彈頭的威脅。 景仁帝不僅自己在歷史上站了重要位置,與景仁帝并肩的還有他的皇后,承繼他的帝位的嫡長子徒亙、怡親王徒旦和輔親王徒丞、帝后所出的嫡公主金珠。 這位嫡出公主在景仁帝夫妻的嬌縱下,將大景的女子地位,提到了與唐朝差不多的位置。女孩子不僅僅可以在五歲的時候,就與男子一樣去學堂讀書。在她十七歲的時候,她居然討得了太上皇和圣人的恩旨,帶領一大幫同齡的女子,與男子同堂參加科舉。從縣試開始,到會試,最后還真的有女子,憑借自身的才學中了進士。 有熟知歷史的飽學之士,會指著正史的記載,與人分說女子與男子一同讀書,分明是在景仁帝登基以前就有的政策。 可這樣有憑有據的話,是沒什么人愿意去相信的。 那些通過科舉而得官位的女子,很少能去做下面縣郡的主官。開始的時候,多數都是在皇家科學院、皇家醫學院、皇家圖書館等處,得到一個輔助的小官職位。慢慢地,在六部的低階官員處,就常常能見到她們的身影了。乃至到了后來,參與科舉的女子越來越多,甚至憑借卷面考試成績,能在縣試勝過男子,在秋闈與男子不分軒輊。這引來了朝廷內外、上下更多的反對抵制聲浪,在朝的官員,開始排斥已經出仕的女官。 這位金珠公主在已經遜位的太上皇、景仁帝、還有她已經登基為圣人的嫡兄景瑞帝處,說話頗有份量。她在同胞兄長景瑞帝、怡親王和輔親王的幫助下,領著才華出眾的女子們,在文華殿與反對女子出仕的社會各界代表辯論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