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61
抖了一下,哼!圣人不長記性啊。好好地提什么“運籌帷幄”啊。就等著太孫一個名詞接一個問過去吧。但愿圣人今兒下午能不說啞了嗓子,能把運籌給小人兒講明白了,不歪去十萬八千里的。 果然如太子所料,等到晚膳的時候,太子把所有的奏折都批改完了,圣人的“運籌”已經延伸到韓信和項羽的垓下決戰了。 太子把所有批完的奏折,在御案上分門別類地擺好,留給圣人晚飯后再檢查檢查。他看圣人的嗓子已經講的半啞了,仍還興致勃勃,就上前勸道。 “父皇,先歇歇,吃了飯再講吧?!?/br> “講完這段的?!苯裉焓ト诉€不錯,給了太子一個回話。 “韓信讓人在夜色里唱楚國家鄉的歌謠,西楚霸王的士兵無心戀戰,紛紛趁夜逃走了?!?/br> “為什么唱楚國家鄉的歌謠,士兵就逃走了呢?” “士兵以為他們的家鄉都被韓信占領了?!?/br> “皇祖父,楚國的家鄉歌謠是怎樣的?” “楚國的民謠常帶有‘兮’字,如楚霸王項羽最后唱的‘力拔山兮氣蓋世’,是一種方言特征。當然里面也有幾十首詩詞帶‘兮’字,如的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還有中的‘兮’字,邶風中的‘兮’用的最多?!?/br> 太子搶在圣人繼續延伸下去前說道:“父皇,吃了飯再講,他一下子記不得這許多的?!?/br> 祖孫三人一桌同食,太子看著祖孫倆,你夾給我,我夾給你,當作沒看見。什么禮儀,什么食不言,在圣人的隔輩親跟前,統統消失不見了。 吃了飯,太子帶太孫回東宮,圣人有他自己的夜生活。 太子拉著兒子,配合兒子的小斷腿,慢悠悠往東宮走。 “父王,誰是文定侯?賜婚是什么?”太孫高高興興聽了一下午的故事,才想起來還不知道文定侯和賜婚呢。 “文定侯和榮國公一樣,是你皇祖父的伴讀。賜婚就是你皇祖父下一道旨意給文定侯的兒子和榮國公的女兒,說你們兩家訂親?!?/br> “什么是訂親?” 太子開始有些抓狂,十萬個為什么現在問到自己這兒來了。如果不立即打住,小人兒能問到睡覺。對著奏章奮斗了一下午,他現在不想再做名詞解釋了。其實他最怕的是一個名詞解釋,引出更多的問題來。 于是敷衍太孫道:“等你長大就明白了?!?/br> “兒子明兒問皇祖父?!痹谔珜O的心里,皇祖父是無所不能的。父王和母妃最愛說“等你長大就明白了?!?/br> 或許他們也不知道吧…… 殿試的時候,圣人在貢士里轉了一圈,最后要點林海做探花。這讓人怎么說呢?論文彩,林海是能在前十;要是加上在貢試上的格物、數術成績,林海這探花就太勉強了。 好在內閣諸人在圣人點探花的時候,聽賈代善嘀咕了一句“文定侯有此子,也是有人承繼衣缽,九泉之下也可瞑目了?!?/br> 得了,大家都明白了,賈代善你這是告訴大家,那林海是文定侯的兒子,背景是老爹與圣人有舊,與你有舊,同是圣人的伴讀。 那探花就探花吧! 禮部陳侍郎是這屆的主考官,他不出頭,別人才不想為個探花,去頂撞圣人呢。更重要的是,在場的眾人都悄悄地知道了、這可能是圣人最后一次主持春闈。圣人已經在前一日和六部九卿吐露要禪位,禮部齊尚書正帶著人開始準備禪位大典的禮儀呢。 點過前三甲了,剩下的貢士由太子、春闈的主考官,還有內閣閣臣去排名次。圣人在眾人加班評卷的時候,把早已經準備好的旨意,讓梁九打發人去林府、還有榮國府頒布了。 第二天內閣閣臣知曉此事,看賈代善的眼光都泛綠了。 榮國公,你還能不能更無恥一點兒? 張太傅在春闈前,曾上書要致仕,圣人挽留他。把他叫去養心殿,君臣二人閉門說了好久的話。張太傅從養心殿出來,雖閉口不提致仕之事了,但把戶部的工作,慢慢壓到陳侍郎的肩上。 內閣的事情,也慢慢壓到次輔、吏部郝尚書那里了。 閣臣們知道,張太傅的致仕會拖延一段時間,他在為致仕做政事的交接呢。 第404章 廢太子108 太后出殯的那天夜里,圣人做了一夜噩夢。乃至他醒來的時候, 冷汗浸濕了里衣, 夢中的一切,都栩栩如生、也還歷歷在目。 圣人夢見—— 太子大婚的第二日, 倆人一前一后地來拜見自己,他還以為太子是不好意思??墒歉? 太子與太子妃只共寢了三日, 就與太子妃分屋而居了。 圣人著急,不能問太子妃,也不好問太子,把服侍太子的人都叫過來,也還是什么都沒有問出來。急得圣人出火牙,痛了好幾天不敢吃飯。稍好一點兒,太子在東宮的書房里,鬧出寵幸小內侍,然后又把人打死的事兒來。 …… 一連多少天, 宮里都是陰云密布,朝臣也都是戰戰兢兢,不敢去觸圣人的霉頭。 太子看起來和大婚以前沒什么明顯的區別,仍舊是昂著頭,傲嬌地面對所有人。他唯一的能說得來的人,也就只有他的伴讀、一起長大的、榮國公的長子, 賈赦賈恩侯了。 賈赦是太子從小的伴讀。倆人都是天之驕子, 小時候也沒少吵架、打架, 吵吵鬧鬧了小半年,圣人看哪個都不是能讓份的,就要給太子換伴讀,太子還舍不得。慢慢地倆人吵的就少了,能好好地在一起讀書、習武。 在讀書上,太子略強與賈家的小子一點點兒;在習武上,賈家的小子大概是祖傳的天分吧,強了太子不止一籌。 為此太子在習武上沒少下功夫,直到十二歲以后明白為君之道,在于駑臣而不是在事事要比臣子強,才放松了和賈家小子的明爭暗斗。 太子出宮講學,圣人陪坐在一邊聽著,等太子講完了,圣人意識到自己的兒子,是完全不用在上書房里浪費光陰了。 于是圣人把太子帶在身邊觀政,每天親自給太子講授朝政、乃至自己的每個朝臣,從六部九卿的閣臣,講到新科翰林院的進士等。 太子人聰明,學得快記得扎實,對朝政也常常有自己的看法和堅持。有時候和圣人爭論起來,能把圣人氣得恨不能喊一句“拉出去砍了”。不過更多的時候,圣人還是認為太子的想法是很好的。只不過是太子年輕,尚未了解到不是想法好,就能夠去做、也不是能夠實施得了的。 太子大婚了,就由觀政改為聽政。圣人苦心孤詣地加快教導太子處理朝政。在太子能夠監理朝政以后,圣人籌備了十來年的西征,就已準備充分,圣人要御駕親征。 出發的前一夜,太子在圣人的養心殿,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