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41
小朝會和內閣上討論?!?/br> 太子點頭,隔天就給圣人遞上了一個厚厚的折子。 這折子里不僅要建立新的中人準入條例,還有前一日對買賣人口的詳細連坐,凡是欺騙良家女子的父母親,說是要賣孩子去做丫鬟,最后賣去妓院的,全家打板子流放等等不一而足。 圣人看著太子的折子嘴角抽抽,尤其是最后,太子還建議吏部把州府縣城官員的考核里,加入了所屬轄區走失人數的數量、被逼做妓/女的人口數量等等。 當著內閣所有人,圣人問太子:“明允,你這折子施行的難度太大了。你想達到什么目的呢?” “父皇,兒臣就想繳納了賦稅的百姓,他們供養了文武百官之后,能得到朝廷的庇護,父皇政令所到之處,百姓都能安居樂業。兒臣這折子上的要求雖多了一點兒、現在做起來是麻煩了一點兒、難了一點兒,可做一項就能給百姓的兒女多一點保證。父皇,您既往常教導兒臣,不以大小唯以善惡視事,不以難易唯以是否應該視事?!?/br> 圣人點頭,太子給出辦法了,現在看群臣的了。 他緩緩地對內閣諸位閣老說:“要是在座的諸位,若誰家有兒女走失了,你們是想繼續以前的做法呢,還是選擇太子現在這新方法?” 圣人這樣問,這是還用選的事兒嗎?! “把太子的折子謄寫了,發給各部及下面的州府。若官員有不同意見可以上折子補充。若有反對的,上明折在大朝會宣讀?!?/br> 閣臣們心里的千言萬語,只想匯成一句話給圣人——算你狠! 只要不是腦子進水的臣子,誰會冒著在大朝會上宣讀折子的風險上奏章,說自己對朝廷打擊拐賣人口、逼良為娼的決策有反對意見啊。 還要不要名聲、要不要做人啦。 鬧嚷嚷的妓院事件不到十天的時間,被拐賣到妓院的女子、被拐賣到南風館的男孩子,都恢復了人身自由,這些人可以選擇回家,不愿意回家的,可以在京城落籍。找不到謀生之路的人,可以選擇去皇莊學習手藝,如打鐵、織布、種田等等。 而京城這樣的變化,最不適應的就屬從江南過來參加春闈的舉子了。往年這時候,可是京城妓院生意最紅火的時候。不過現在想在京城尋花問柳,那是比登天還難的事情了。 京城所有的色情場所,全因逼良為娼的罪名關門了。 第389章 廢太子93 全國各地的舉子,在元月下旬陸續地進京了。今年的春闈, 數術和格物等內容占了約十成一的比例。去年秋闈得中的舉人還好, 心里對數術和格物要考是有了充分的準備。而往屆的舉子, 尤其是只管閉門讀書、沖刺春闈, 不曾留意科考已經發生巨大變革的那些,則在這次的春闈會試跌了大跟頭的。出了考場,捶胸頓足痛哭流涕的舉子不少, 還有個別的幾個人, 居然癲狂了。 春闈期間,太子像沒這回事兒一樣,加緊在皇莊、文武官員的培訓間跑動。圣人曾經想過的, 太子散了東宮屬臣,會不會是想著在春闈拉攏新進官場的士人, 畢竟東宮屬臣都是自己指派過去的。也有心眼靈活的士子, 打聽到了太子散了屬臣的,轉彎抹角地投書去太子妃的娘家。石家不敢擅自接投書,都婉拒了回去。石老夫人為此事特意進宮問女兒, 太子妃也不敢在這事上替太子拿主意。 等太子踏著月色回宮以后, 太子妃把事情向太子說了, 等他定了章程好做事。 太子想想說:“告訴石家, 不管是誰, 一封投書也別接。你看從太皇太后以后, 圣人對外戚從來是捧得高高的, 有才華且得用、能用的人, 絕對不會閑置??梢亲隽它c兒不應該的,那懲罰也是重的。孤連屬臣都散掉了,怎么會要這些不知道品性如何、不知水平高低的舉子呢?!?/br> 太子妃點頭,然后又為太子沒有自己的心腹人發愁。 她想了又想,低聲問太子,“明允,都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你這孤零零的一個兒,以后可怎么能成事呢?” “卿卿,不是孤不想有自己的班底、心腹,而是孤不能有。孤專心做事,不與朝臣有私下的應和,圣人才能夠放心,才能夠信孤是真的盼望他長命百歲、是真的不覬覦他那位置的?!?/br> 石氏了然,他們夫妻目前能做的、該做的,就是得到圣人的信任、更多的信任。 太子這面躲著春闈的士子,可是圣人卻想著太子該加入進士的選拔。太子看著圣人的提議,心里想的是,這人性的深處吧,就是有點說不出的賤格啊。自己越不想沾手的事情,圣人越往他手里塞。像原身的前世,就是網羅了新科士子、得到了新科士子的擁護,使得圣人被三人成虎的風,吹的疑心加重了。 “父皇,您真的要兒子出這次殿試的題目?” 圣人點頭,“你先出一個,用不用再說?!?/br> “好?!?/br> 太子一邊自己研墨一邊半閉著眼睛想著,等墨研磨好了,他提筆寫了一個坑了所有春闈貢士的殿試題目—— “論士紳免稅在土地兼并中所起的作用及對自耕農的益處?!?/br> 圣人看著太子這大氣厚重的楷書就先贊一聲好,不愧是自己的兒子,這小二十年的辛苦臨帖練字,終于能寫出這樣可以傳世的好字了。 可就是這題目?圣人牙疼,不論是士紳免稅、還是土地兼并,對自耕農有好處嗎? 圣人這樣想著,就問了出來。 “成賢,自耕農有什么好處?” “不再被捆綁在土地上了,可以去織坊等做工?!?/br> “慢著,這算什么好處?” “當然是好處了,得了人身自由了,城里居住的百姓,從事了各行各業,多數是沒有土地的,也活得好好的啊?!?/br> “可是城里的百姓,基本都有謀生的一技之長啊?!?/br> “沒有就學唄,士農工商,能學會種地,也能學會其它的?!?/br> 還不對,太子這饒圈子回答問題,勾的圣人心癢癢了。 “成賢,和父皇說實話,出這樣的殿試題目,想做什么?想達到什么目的?” “父皇,兒臣前次離城十幾里,才找到第九家有自己土地的農民。太祖立朝的時機,就是前朝的耕地經過百年兼并后,集中在少數人的手里。遇到旱災洪澇,失去土地的農人越來越多,最后滿天下都是流民的呼嘯,亂了綱常秩序。而今不過百余年,京畿周圍就這樣了,兒臣怕不用百年就會重演前朝土地兼并的舊事。旱災洪澇的發生,非人力能阻止。父皇,兒臣愿追隨您,給后世子孫創下一個太平盛世的根基,遏制土地兼并。使那些擁有千畝地的士紳,不敢再想擁有一千一百畝?!?/br> 圣人想說太子過慮、想說太子杞人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