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5
鬧,人山人海。 賈政早就派小廝在貢院門口等著成績出來,而賈環本人卻沒有來,他此時正在應天書院上課。 過了一會兒,榜單張貼好,三百個人的名字在上面。第一個的名字最為顯目,賈環(應天書院)。 這邊成績一公布,應天書院就收到了消息。正在上課的先生,笑著恭喜賈環考中解元。 “我考中了解元?”賈環一臉懵逼,他居然考中了解元,真的假的? 賈政派去等成績公布的小廝得知賈環考中了解元,立馬趕回去了。走都寧榮街的時候,就當街大喊賈環考中了解元。 正在府里焦急等待成績的賈家眾人聽到賈環考中了解元都被狠狠地震撼到了。 王夫人得知賈環考中了解元,一股血氣直沖大腦,兩眼一翻昏了過去。在失去意識前,她嘴里說著“完了”…… 賈政也暈了過去,不過他是因為太高興太激動。 宮里的賈元春得知賈環考中了解元,也激動地失態地打翻了一個茶盞。 竟然是解元,十二歲的解元,這可是大慶朝開國以來第一個! 這意味著什么? 賈元春一顆心撲通撲通地劇烈跳動著,一張臉也因為興奮變得通紅:太好了,她這個德妃的位子能坐穩了! ☆、52.拯救林黛玉(52) 從縣試到鄉試, 連中四元的人, 歷史上有很多, 但是像賈環這樣年僅十二歲就連中四元,不管是在大慶的歷史上,還是在前朝的歷史上都屬于比少見的。 在前朝的歷史上, 曾經出現過連中四元的少年,不過要比賈環大兩歲, 這位少年后來還考中了會元, 連中五元的。 賈環這次考中解元, 連中四元, 可以說一考成名。之前,他連中小三元,并沒有得到太多的關注, 畢竟這些年連中小三元的人不少。這次他考中解元, 連中了四元, 主要是因為他年紀小,只有十二歲,所以才會引起全京城的關注。 一時間,關于賈環是神童的傳言在京城里傳遍了。 京城里的人得知賈環是榮國府的庶子,是那位銜玉而生的賈寶玉的弟弟,這讓京城里的人開始津津樂道了。要知道,這些年關于榮國府里的那位銜玉而生的傳言一直都在。 大家都說這位銜玉而生的公子天命不凡, 以后一定會成為人中龍鳳, 只是沒想到十幾年過去了, 這位銜玉而生的公子除了偶爾做幾首讓人覺得還不錯的詩詞以外,并沒有什么成就。 此時,京城里的某個茶館里,說書先生生在說榮國府里的事情。 “你們不知道這位榮國府里銜玉而生的公子參加過縣試嗎?” 臺下的觀眾異口同聲地說沒有。 見臺下沒人知道,說書先生越發的得意:“這位銜玉而生的公子考了兩次縣試都沒有考過?!?/br> 臺下的觀眾聽到這話就變得議論紛紛起來,不是說這銜玉而生的公子非常聰慧么,還是什么神仙的轉世,怎么可能連縣試都沒有考過。 就按臺下一片熱鬧,說書先生拍了下樘木,頓時讓臺下的觀眾們變得安靜下來。 “我再給你們說一件奇事,據說這位銜玉而生的公子認為女兒是珍珠,男人是渾濁之物。平時喜歡扎在女兒堆里,喜歡和女兒們玩,還喜歡吃女兒們臉上的胭脂?!?/br> 說書先生的這番話讓臺下的觀眾一片嘩然,有人說這不是色|鬼么。 “這位銜玉而生的公子非常聰慧,從小就能出口成章、吟詩作詞,但是卻非常討厭讀書考科舉?!闭f書先生搖著手里的折扇,繼續說道,“他之所以會去考縣試是被家里人所逼,他的長姐是宮里的德妃娘娘,希望他能像我們的解元老爺一樣有出息,可惜他考了兩次縣試都沒有考過?!?/br> 臺下有的觀眾讓說書先生說說他們這位只有十二歲的四元老爺。 “不急,我正要跟你們說說我們的這位四元老爺?!笔迨逑壬掌鹫凵?,雙手撐在面前的桌子上,“我們這位四元老爺,名叫賈環,今年十二歲,是榮國府的三少爺,是一位庶出的少爺?!?/br> 臺下的觀眾發出不耐煩的聲音,說這些事情他們都知道,他們想知道不知道的事情。 說書先生也不慌,依舊按照自己的想法,慢慢說來:“四元老爺的娘親是府里的姨娘,是一位家生子?!?/br> 臺下的觀眾覺得說書先生在說廢話,他們當然知道四元老爺的娘親是位姨娘。 說書先生拿著折扇輕輕敲打手心,不急不燥地說道:“四元老爺從小就不受寵,就連榮國府里的奴才們完全不把他這個三少爺放在眼里,聽說四元老爺小時候經常吃剩菜殘羹?!?/br> 臺下的觀眾被說書先生的這句話驚到了,發出不敢置信地驚呼聲。 “各位客官一定不敢相信四元老爺雖然是庶出,但是好歹是個少爺,怎么會被這么對待?” 臺下的觀眾立馬附和,怎么說四元老爺是個正兒八經的少爺,那榮國府里的奴才們怎么敢欺負一個少爺。 “如果沒有府里的主子們縱容,那些奴才哪里來的膽子欺負我們的四元老爺,你們說是不是?” 臺下的觀眾覺得說書先生說的很對,畢竟奴才就是奴才,給他們十萬個膽子,他們也不敢欺負一個少爺。 “咱們四元老爺嫡母,也就是前面說的銜玉而生的公子的母親,也是宮里的德妃娘娘的母親?!闭f書先生打開折扇輕輕地搖了搖,“對我們四元老爺并不怎么好,聽說當初四元老爺想去府外讀書,被這位嫡母阻止了?!?/br> 臺下的觀眾瞬間腦補一出豪門世家的恩怨情仇的大戲。 “這位太太為什么要阻止我們四元去府外的私塾讀書呢?” 臺下有的觀眾說:“怕我們四元老爺讀書讀得好?!?/br> “這位客官說的非常對,身為嫡母自然不想庶子比自己的親兒子有出息,還有一點就是怕庶子去府外讀書就不在她掌控內?!闭f書先生微微笑了笑,一臉高深莫測地模樣,“我還聽說一件事情,四元老爺剛讀書沒兩年,剛學會寫字,就經常被這位嫡母叫去抄佛經?!?/br> 臺下的觀眾覺得抄佛經是一件好事情,不明白說書先生特意說這個做什么。 “各位客官,你們想想,讓一個剛學會寫字的小兒去抄佛經,真的是一件好事情嗎?”說書先生放下手中的折扇,神情忽然變得嚴肅,“剛學會寫字的小兒連筆都拿不穩,你讓他去抄幾千字,甚至上萬字的佛經,這真的是一件好事情嗎?” 聽到說書先生這么說,臺下的觀眾覺得這么做的確不是一件好事情。 “最起碼我認為這不是一件好事情,相反我覺得這是一種折磨人的好辦法,還讓人挑不出任何毛病?!?/br> 說書先生這么一說,臺下的觀眾覺